尚礼村—中国互联网第一酒村

糖酒快讯 + 关注 2017.08.16

在古城西安,有一个村子,却又不是地缘意义上的村子。在这个村子,有文豪、有书画家也有个体经营者,更有无数的互联网爱好者;在这个村子,联络情感与价值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微信群,更有一壶茶、一瓶酒和一个共同追求的生活美学价值观。她,就是“尚礼村”,早先的行业媒体、门户网站早有报道,两年过去了,在社群经济的征途上,今日的“尚礼村”又是怎番景象?

2015年3月开始,流传起关于一个村子、一瓶酒的故事。

这是一家没有“绝对主人”的社群组织,这是一群爱好茶酒的中产阶级、知识分子联合起来的社群组织。2015年3月开始,在古城西安,从一个名字到一群人,到越来越多的人。尚礼村已然成为一个互联网时代的“社群标签”。


当传统商业遭遇发展瓶颈时,你是否尝试创新变革?中产阶级的崛起,是未来商业的核心动力。他们是理性消费者,崇尚质感,呈现圈层化。如何去找他们?移动互联与新媒体进化,打破时间、空间。依托社群联结消费者,打造社群为载体的新商业模式,将大行其道。你了解社群吗?

而这些工作,尚礼村都在有板有眼地稳步实践。即使不谈社群,就以尚礼村通过社群联结运作白酒而言,其开创性实践价值亦能引起整个行业的关注。

对于白酒业内人士而言,政治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带来的是消费形态的变化。所有行业人士都意识到,不要梦想着领导带头给你喝酒,这就是真正的回归,回到白酒的本质,没有任何功利。

曾几何时,“情怀酒”越来越少,“身份酒”、“阶层酒”、“标签酒”却越来越多。中国白酒产业在过去,最肥沃的利润来自于“权贵化、奢侈化”,对准的人群狭窄,但因其“身份之尊贵”、“话语权之大”,白酒的消费文化离“庙堂之高”、“纸醉金迷”越来越近,离“江湖之远”、“百姓心声”越来越远。终于,“风清气正”带来的行业的转型,行业才开始幡然醒悟,而中国白酒文化已经偏离太远。而尚礼村作为社群品牌,关注人、说人话,将最大的精力用于产品的选择、价值的挖掘和致力于人类情感的输出,无疑是当今白酒行业的一股清流。


“你是如何选择产品的?”我曾经不止一次问过老吴(吴作鹏,尚礼村社群发起人)这个问题。数年前,他叱咤酒圈是因为曾操盘一家县级酒厂征战省会市场,掀起“陕酒黑马”行业话题;今天的他,告别了传统白酒营销,却没有脱离酒行业,当起了“总书记”,管理成百上千个村落,拥有数十万村民,创造了一个社群白酒品牌——尚礼村,同样为行业所侧目。老吴告诉我,尚礼村其实很简单,也很有内涵,其实就是一瓶有情怀、温度的老酒和一群朋友的故事。尚礼村首先有的是情怀,也就是我们社群的理念,认同理念的一群人聚集到一起,成为了朋友。而他只是作为社群发起人,代表大家去寻找一款酒,符合这个圈层的特质和偏好,大家喜欢了才会饮用。因而,尚礼村模式的本质,是首先成为朋友,其次才是酒友,酒喝好了,大家关系更铁了。


事实上,这些朋友不仅是消费者,更是一群致力于美好事物推广的大使。

“前段时间,我看您朋友圈里发的信息,带了一群书画名家去贵州呢,也是因为酒?”,我问道。“是的。这两年,其实尚礼村一直在做浓香酒,也就是大家熟悉的为人民服务酒,后来又有了本朴酒,这些都是最好的川酒;去年开始,社群里的一些老师、朋友都问我能不能共同考察去做一款酱香白酒,于是就有了这次出行······”。他补充道,不止是酒,春天我们还组织去蒙顶茶山,秋天我们去七彩云南考察普洱茶。

“无论是酒也好,茶也好,社群的价值在于信息透明、消费参与、口碑决策,这是传统品牌很难做到的。”确实如此!

尚礼村有着质朴的“村落”的感觉,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一种回归田园、传统、乡土的感觉。过于市场化和过渡营销,让人际关系变得能够温存的并不多,酒作为载体也不够有温度。“人间有情酒,往来尚礼村”,倡导的消费体验只是开端,更为核心的是社交价值、圈层价值的回归初心,呈现出的是“把酒言欢、简单快乐”的蓬勃景象。

尚礼村无疑会成为社群品牌,

而这个品牌属于大家。

尚礼村是社群,尚礼村能否成为一种商业模式?

吴作鹏的回答是:我做尚礼村,初心是我喜欢新生事物;我做白酒,因为我喜好白酒。更深层次原因是我想为身边人做点有趣、有价值的事。刚开始就是熟悉的人,慢慢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越来越有趣,也就越来越有价值。至于是不是成为商业模式,能不能成为更大的商业?对我而言,并不关心,我追求过程的快乐。当然,如果有商界的朋友愿意和我交流,我也毫无保留地分享尚礼村的故事。因为除了酒,还有米,还有更多美好事物需要我们共同去推动商业实践,让商品不再是冷冰冰的商品,而消费者参与进去无疑是未来商业价值链条里不可或缺的环节。


一个模式或者产品,最核心的不是现在你看到的景象或者表现,而是背后的故事,这是气质的来源,是根深蒂固的灵魂来源。他反复说,尚礼村的诞生,是文化与市场的结合,是产品与文化的结合。如果说后面的社群运作,那就是产品与人的结合,人与人的再结合。因此,产品背后有关人的故事。尚礼村的消费者是有着标签的,喜好文化、追求品质。对他们说“不喝品牌酒,要喝品质酒”,他们愿意接受;对他们说“和有趣的人喝有情怀的酒”,他们感同身受;对他们说“产品是我的,也是你们的”,他们也纷纷加入到我们的事业中。他对于目标消费者的理解,就是用一种价值观去链接,初期是肤浅的,后期一定是深刻的,这种粘性是他看重的。在纷繁复杂的时代环境下,有意愿追求本真、原生态的事物,从而增强存在感、找回昔日为实现梦想所持有的肝胆和情怀。这是尚礼村所倡导和坚持的。

因而尚礼村一定能成为一个品牌,亦或是大家口碑传递和心灵牵挂的一个符号,并不属于某一个人,属于所有参与者、见证者、陪伴者。

让社群的价值回归社交,让产品的价值回归产品。

尚礼村是社群实践者,他们拥有上游的茶酒供应链,为会员粉丝提供茶酒产品服务。从会员到粉丝,从粉丝到社群,尚礼村模式的核心在于自建消费群。尚礼村是商业联结者,各行各业加入我们的社群,大家实现资源整合、平台共享。尚礼村是口碑营销倡导者,人因共同兴趣,相聚相识,而产生情感。这种黏性,传统商业无法企及。信任产生体验,体验创造口碑,口碑支撑持续销售。

而老吴最关注的是“场景搭建和口碑输出”。他始终提及,让社群的价值回归社交,让产品的价值回归产品,各自归位再去连接,就会呈现“开心的场子喝开心的酒”。基于这个基础,才会实现文化认同、产品鉴评、圈层认知、消费引领,才会有社群理念和价值观,才会有传播圈的真诚互动、亲友圈的持续推动、大众圈的价值认同和商业圈的交流认同。场景的的构建无疑是第一位的,场景就是体验,体验了产品好不好就会有结论。体验认同以后自然会分享到下一个场景,这种转化率是非常有推动力的。而这个过程,无疑是自由、自主、自发的。


另外,尚礼村的包装可以将酿造技艺、场景融入,塑造极致简约的原生态老酒形象。同时简约的基础,有利于后期的定制,由书画名家题字/作画,将华夏酒文化与书画文化加以巧妙融合。目前,尚礼村已经实现书画植入定制、节点定制、功能场合定制和私人定制(托物言志)。这在整个西安或者陕西市场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尚礼村的第一个三年之后,不忘初心,大家一起走。


和老吴的交谈里,我反复听到“初心”这个词。老吴说,我曾经是职业经理人,工作的本质就是为企业追逐商业价值和利润,当初做社群,初心是什么?如果是为了单纯逐利,可能半年、一年我实践了以下发现没有“爆点”,可能我就走了。然而初心并不在此。明年3越,也就是尚礼村的第一个三周年。盘点与回顾,抒情与展望,是满满的感动也是沉甸甸的责任,更是激情澎湃跃跃欲试拨开未来的迷雾。我依然是当初那个踌躇满志的发起人!

李宗盛在新百伦的宣传片《致匠心》里有一段话,老吴很喜欢,于是稍作修改,朗读给我听,这里面有他对于产品、对于社群有关初心、匠心的最好注解。

和做产品一样,做社群也需要“匠人情怀”。

人有情怀,有信念,有态度。

所以,没有理所当然。

就是要在各种变量可能之中,仍然做到最好。

世界再吵杂,匠人的内心绝对必须是安静安定的。

产品如此,社群也如此。

面对大自然赠与的素材、人文传递的价值,

我得先成就它,它才有可能成就我。

为什么我们要保留我们最珍贵的,最引以为傲的初心。

因为,一辈子,总是还得让一些善意执念推着往前。

我们因此能愿意去听从内心的安排,专注做点东西,

至少对得起光阴岁月,其他的就留给时间去说吧。

“等明年3月,如果我们要搞个三周年庆典,记得一定要来捧场!”老吴爽朗的笑声中,结束了我们的谈话。

和去年一样,等我走下楼,看到的依旧是那个宣传牌:“我在礼邦挺好的@西安人民”。莫名的温度,顿时感觉炎炎夏日阳光炙烤的大地扑面而来一丝丝凉意,沁人心脾。

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已有0条评论

发表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