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在“川黔名酒·情系东北—2017峰会”上,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郎酒等4家川黔名酒联合发布《沈阳宣言》,宣告川黔名酒探索区域经济合作新途径正式进入实质性阶段:四家企业达成共识,将共融共促,掘金东北市场、发力新生代酒品项目;茅台集团党委书记李保芳现场表态要将东北市场份额提升10%......川黔两省酒企联合进行产业标志着 “竞合”成为行业常态化现象,白酒行业或由此开启第二次产业大升级。
《沈阳宣言》发布,构筑川黔白酒新形象和新优势
9月19日-9月20日,川黔名酒·情系东北——2017峰会在沈阳正式召开。峰会共举行了预备会、主要领导工作会议、鸡尾酒会、酒文化展示、名酒品鉴会、全媒体互动论坛、峰会庆功宴等多场形式不一的活动,从各方面展示了川黔名酒牵头推动白酒新局面之心。
对于行业而言,最受关注的当属《沈阳宣言》的发布。
中国酒业协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宋书玉对沈阳宣言的发布和峰会的举行予以高度赞扬,他认为这是企业间团结和融合发展的一个创举。宋书玉表示,名酒企业在市场上相互尊重、共建共计市场,根据市场需求给消费者带来了更优质的服务,将促使白酒行业朝着更高速、更健康、更好的方向发展,对未来白酒行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此次峰会在名酒携手开拓增量市场和新生代方面开辟了一条新路。
▲贵州茅台酒厂(集团)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李保芳
▲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忠玉
▲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淼
▲郎酒集团董事长汪俊林
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李保芳,四川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忠玉,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淼,郎酒集团董事长汪俊林的相继表态,以及贵州省经信委党组成员、总经济师姚轶,四川省经信委酒业发展处处长杨健,宜宾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姚蔚,泸州市委常委、副市长龚玉泉,遵义市副市长鲁成军等政府领导对政策的解读,昭示着川黔名酒企业牵头推动白酒新局面、联手打造川黔白酒品牌集群已经进入到实质性层面,并已得到了政策层面的全力支持。
根据此次峰会,下一步,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郎酒还将在中国白酒区域品牌建设、两省白酒产业统筹发展、文化传承与发展、新生代酒品传承与创新、中国白酒走出去等方面开展更多的联合作业,而川黔名酒峰会还将在东北及其他区域持续开展,构筑出川黔白酒新形象和新优势。
从消费者端做市场,川黔名酒欲共战酒业蓝海
对于此次川黔名酒携手开拓东北市场,行业给予了高度关注。一方面是川黔酒企在行业中的超凡地位,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四大酒企开创的全新合作模式。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2016年我国白酒行业数据显示,四川省白酒年产量402.67万千升,位居全国第1位;贵州白酒产量增长率超过10%,利润总额263.4亿元,稳居全国第一。
地处白酒金三角核心区域的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郎酒又为川黔酒企中的佼佼者,它们的动作历来受行业关注。此次活动的四家企业,茅台、郎酒为当今酱酒板块的领头羊,五粮液和泸州老窖又为浓香板块的奠基者。“这肯定是超级豪华阵容,怎能错过?”一位专程从内蒙古自治区赶来的参会者笑言。而据组委会透露,这场峰会吸引了近600人次全国各地的嘉宾亲临,而四大主办方更是派出了超豪华阵容。
当然,对于众多参会嘉宾而言,最感兴趣的还是19日和20日举行的鸡尾酒会和名酒品鉴会。对于举办的初衷,峰会组委会透露,如何让中国白酒国际化、年轻化、时尚化,吸引更多年轻人消费,一直是整个行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自去年四川开始启动新生代酒品战略后,鸡尾酒开始成为名酒企选择的一条白酒国际化道路,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都曾在国际上举办过多次鸡尾酒会,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鉴于东北名酒消费基础薄弱,所以将第一次集齐川黔四大名酒的鸡尾酒会放在了这次,目的是培养东北年轻一代消费者。
主办方的初心,也得到了东北消费者的热情回应。沈阳小伙子王力就兴奋地告诉记者,以前从没有喝过飞天茅台、五粮液、国窖1573和青花郎的他,居然一次性就品尝到这些白酒,还尝到了它们调制的鸡尾酒,他还饶有兴趣的点评每一款酒的口感。
在名酒品鉴会上,来自大连的经销商则希望名酒能在东北多举办一些品鉴会。据他透露,东北低档酒盛行,随着消费升级,东北人也极度希望能品鉴到更多优质白酒。“在此之前,普通市民对泸州老窖特曲、二曲的认知度稍高,但是这不能代表川黔名酒的精华,这次四大名酒企业携旗下高端、次高端名酒在沈阳开品鉴会,为提升市民对名酒的认知开了好头。”他还看好茅台系列酒、五粮液系列酒等在东北市场的拓展。
一位吉林白城的茅台经销商透露,过去东北人更喜欢低价位的白酒,但随着各地间交流的增多,东北人也对高价位的名优酒有了新的认知,这从近来茅台酒和茅台系列酒需求攀升就可见一般。她认为,如茅台等高价位白酒在东北市场需求增多,根源于消费升级大趋势和接触高端酒的机会增多。她对峰会期间举行的鸡尾酒会和名酒品鉴会非常认可,认为这是高端名酒走进东北普通市民的一次好契机,并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类似这种品鉴活动和传播活动。
李保芳在活动中谈到,随着川黔四大名酒齐力合耕东北市场,东北市场的份额至少有望提升10%。东北两省三市代表也在峰会现场表态,将在消费者端多做工作,尤其是在新生代酒品方面。
以此次峰会为契机,茅台保健酒将率先开启在东北市场的谋篇布局。9月21日,茅台集团(西丰)健康产业项目将正式在辽宁西丰投产,按照该项目规划,将首先布局东北,再谋划华中、华东,最后走向全国。
联手拓市场,白酒第二次行业大升级或由此开启
2016年,全国白酒酿酒总产量1358.36万千升,1949年,中国白酒产能大约在10吨左右,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目前白酒产能已经扩大100余倍。不仅如此,白酒产业从解放前的传统工艺、手工操作、产能低下、市场范围狭小、质量安全没有保障甚至靠天吃饭的作坊式时代,成长为现在销售收入超5000亿元、社会零售总额超万亿的产业,并在销售规模、税金贡献和利润创造三大层面已经全面领先其他酒种(白酒利润占比是啤酒4倍,葡萄酒10倍,黄酒的30倍)。
著名白酒专家沈怡方曾言,当白酒由一个极其落后的传统产业迈向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时期,以酒界泰斗周恒刚为代表一大批酿酒人为其成功变革和崛起注入了科技动力,而科技的背后,是全国酒界技术的大融合。
白酒专家曾祖训回忆,白酒产业第一次大升级起始于1953年全国13个省(市)酿酒技术人员和干部一百多人在山东烟台酒厂进行“烟台操作法”试点,这不仅为茅台、汾酒两大名酒在近三十年的崛起奠定了技术基础,也开启了白酒半机械化或机械化时代,更为重要的是,长达十几年的白酒企业技术学习交流工作就此开始,并以五次名酒评选为高潮。曾祖训认为,川酒之所以能在此后数十年间走在行业之巅,与川酒企业对技术的交流尤为重视密不可分。随着技术的提升,再加上先天地理优势,浓香天下的格局逐渐成形。
对于企业间交流的重要性,茅台集团名誉董事长季克良也深有感触。在2月17日川酒大佬齐访茅台时,他就曾回忆说,1999年左右茅台实现了较大增长,就曾受益于川黔间的多走动,这为茅台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进入到市场经济之后,酒企间的竞争愈发白热化,相互间的学习走访交流变得少起来了,尤其是市场层面,你死我活的比拼尤为激烈。
随着行业深度调整的进行,白酒行业间尤其是市场层面暴露出的问题愈来愈明显,而这些顽疾仅靠一两家企业是难以根治的。白酒行业要想彻底走出困境,唯有合作才能发展,唯有合作才能共赢。
从去年行业呈现出的梯次性回暖以来,高端白酒、次高端白酒就开始了对于“竞合”的探索。行业一哥茅台率先释放出“要做朋友”的信号,陆续走访了泸州老窖、汾酒、洋河、西凤、古井、郎酒、五粮液,而川酒大佬们也集体拜访茅台,行业间要交流、要协作成为了行业共识。当然,这背后除了企业间的大局观,还有中国酒业协会、四川经信委等政府、协会等第三方机构的推动。
然而,如何实现彼此间的“竞合”,从哪些方面展开协作最为有效?直到此次峰会的召开和《沈阳宣言》的发布,行业才终于找到了方向——在政府指引下,通过打造全新的酒企合作模式,联手开拓市场,真正开启酒企市场层面的深度合作,而这或许是继第一次以技术为主导的产业升级之后的第二次产业大升级的开端。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