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世界名酒 共享荣誉”2017上海国际酒交会世界名酒价值论坛在上海举办,来自世界各地的名酒企业代表近千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茅台名誉董事长季克良以《从工匠精神看中国白酒的世界化推广》为题做了致辞,他称中国白酒在世界范围的消费认同上,还有待进一步的增强。然而无论是从国家发展态势来看,还是从产业本身的成熟度来看,中国白酒都到了真正走出国门,拥抱世界的时候了。
如何提高中国白酒的世界份额?
季克良表示,从国际化的结果上客观来看,白酒在国际市场的销量和份额还比较小,他从三个方面讲述了破解之道:
一是习惯问题,虽然中国白酒品质好,但喝惯了其他烈酒的国外消费者,适应还有一个过程;
二是针对国际市场的宣传还不够,还没把中国白酒的品质优势转化为世界品牌优势;
三是经销商的选择,需要对白酒文化和中外文化有很深的了解。
什么是工匠精神?
现场季克良分享了自己对工匠精神的看法:
第一是要保持敬畏感。敬畏感就是对一种传承的尊重,这也是中国白酒的酿酒工匠最应该讲究的一点。要一直坚守“崇本守道、正本清源”的酿酒精神;
第二是要讲究奉献精神。工匠精神首先要敢于奉献,而大无畏的奉献就需要我们对人生及事业有追求、有坚守。
第三是要认清自己,坚持传统工艺。这一点也就是由“产区”的各自特点所决定的,不同的产区,有着不同的风土气候条件、粮食作物、工艺特征、人文环境的区隔,也因此有着数千年来一代代酿酒匠人流传、总结、沉淀下来的特殊传统工艺。认清自己的实际情况,并坚持传统工艺酿造,做好优秀酿酒工艺的传承工作,是老匠人的使命与职责。
最后季克良表示中国酒企要做很多工作,如解决体制问题、网络建设、中外白酒文化的有机结合等等,他称未来十年之内,中国白酒一定可以实现国际化。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