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酒快讯网记者宜宾发回报道
12月18日。由中国酒业协会主办,宜宾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五粮液集团公司承办的“一带一路”中国名酒文化高峰论坛在宜宾举行。
本次论坛特邀请四川宜宾、安徽亳州、山西吕梁、贵州遵义等国内名优白酒产区和法国波尔多等国外产区代表进行主题演讲,并邀请国内外酒类行业重量级嘉宾就中国白酒“一带一路”国际化进行对话、交流。通过跨界、跨国的多方探讨,一路寻觅中国白酒产业国际化发展之道,共同探索产业全球化推进之路。
在论坛上,关于“‘一带一路’与中国酒文化国际化”的对话中,各位大咖都为中国白酒国际建言献策。
参与对话的嘉宾有: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副院长黄宇彤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化文化交流学院副院长周卫中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信用研究所所长韩家平
格鲁吉亚农业部国家葡萄酒局主席乔治萨玛尼什维利
主持人:中华酒文化为何追求国际化?
黄宇彤:首先对酒行业取得骄人业绩,白酒企业文化的担当情深和抱团“走出去”精神表示致敬。从微观上,中国酒出口额微不足道,但是是必要的,主要表现在酒是文化产品,不仅仅是商品,是文明的产物 ,中国酒国际化,不仅表现在出口劣势,更是一种文化劣势;消费群体代际传承问题,年龄偏大,让新一代消费者传承,喜爱传统文化才是未来的挑战和机遇。通过国际化对传统文化提炼和加工可以实现这一难题解决。
主持人:白酒的酿造历史悠久,“一带一路”倡议对白酒国际化有哪些积极影响?
周卫中:主要有三点影响。
第一点,两个1::3的故事。酒类进出口比是1:3;中国游客到海外消费与海外消费者在中国消费也是1:3,而“一带一路”是一个很好的合作机遇,能扭转这个比例。
第二点,走出去与走进去的关系。一方面借住华侨的帮助走出去,另一方面请来中国旅游的外国人和留学生带出去,这个效果更好。
第三点、讲好白酒文化故事。酒是文化交流的很好载体,承载了中华几千年的文化。中国白酒文化谁来讲?让外国朋友来讲效果最好。讲什么?酒喝的不是酒,而是一种情怀和和谐。怎么讲?中国白酒企业在关联产业上可拓展,如日本清酒的酒具,以及与影视文化等合作,倡议在国际组织建立酒文化研究中心等进行推广。
主持人:如何在国际市场建立中国白酒品牌形象?
韩家平:我从信用体系和品牌谈谈如何实现国际化。
1.如何建立国家认同。文化认同非常重要,不了解中国白酒文化内涵和价值,就不可能接受 ,我们要向消费者讲清楚中国白酒工艺、历史、文化,让消费者了解,中国白酒是文化代表。上午参观五粮液博物馆,展示中国唐诗宋词很多都关于酒。就是文化载体。
2. 要开展适应性创新。我们的白酒应该以需求为导向,做一些适应性调整,例如,度数调整、消费方式调整等。
3. 中国白酒国际化应担当社会责任,跟当地行业、政府建立情感联系,雇佣当地员工,承担社会责任。波尔多就聘请国内推广师,这是不是可以参考一下。
4. 坚守诚信为本,生命力旺盛的品牌都是以诚信为本,做好质量、风险管理,尤其数字时代做好诚信体系建设,做好酒类标准化制定。
主持人:“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酒文化交流带来了哪些机遇?
乔治?萨玛尼什维利:非常荣幸介绍格鲁吉亚在葡萄酒推广上的成功经验,格鲁吉亚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文化,尤其葡萄酒酿酒文化非常悠久,与中国白酒历史文化非常相似。格鲁吉亚葡萄酒在本国及周边非常出名,现在正选择中国等市场进行国际推广。在推广过程中发现在中国推广较为容易,我想是因为葡萄酒与中国白酒文化非常相似,消费者的接受度较高。
格鲁吉亚人口较少,葡萄酒产量有限,这是我们面临的限制,需要在国际市场配置资源。因此,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非常及时,我们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这为我们葡萄酒文化的推广带来的巨大机遇。我对中国白酒的推广建议,希望能保留原滋原味的传统白酒文化,每个中国人都是白酒的文化推广大使。
主持人:您喝过白酒吗?能说出一两个白酒品牌吗?
乔治?萨玛尼什维利:我在很多场合喝过中国白酒,感觉中国白酒的口感非常有意思和非常吸引人,尤其是中国酒文化的餐桌消费礼仪非常有吸引力。我在格鲁吉亚的办公室有两瓶中国的五粮液酒和一瓶茅台酒,我还知道中国的白酒泸州老窖,我会成为中国白酒的推广使者。
主持人:中国白酒如何在文化差异中求同存异、有机融合?
周卫中:挖掘白酒文化,多听听外国朋友对白酒的感受和建议,在电视台开展外国留学生品中国白酒等节目来增强互动性和趣味性。
韩家平:数字化时代,要做好酒文化推广,采用数字化技术实现精准化营销。白酒走向国际化,外国朋友在使用微信、支付宝,有没有可能建立一个白酒的线上线下营销模式,也许通过这样的尝试可以为中国白酒国际化打开一扇门。
乔治·萨玛尼什维利:世界上所有著名的烈酒都有深厚的文化历史,在推广中国白酒方面应该从文化方面入手,尤其是针对年轻人进行推广。如果中国年轻人能够爱好中国白酒,那么全世界的年轻人都会爱上中国白酒。
主持人:如何推广中国白酒?
黄宇彤:一、白酒文化是一个社会传播,国际传播要从国际社会结构分析需要几个维度的专业学者加入分析,包括社会、经济、人类史等,才能给我们启发;二,注重消费者教育,白酒价值推广;三,实际是专业渠道,例如,酒评价和记者性,国外相对独立,这些人形成粉丝的力量。纽约时报记者写了格鲁吉亚传统酒的文章,当晚商店卖出了所有酒。专业酒专栏形成专业的渠道;专业商人。波兰酒只有三个渠道;超市、连锁酒店外卖、专业渠道,每个渠道非常规范。一个400万城市很快就做出决定,可见国外是成熟市场,有专业供货渠道,我们外交机构传播渠道,他们由于工作性质原因,天生在交流前沿: 1.驻外使馆,外交大使可以传播酒文化 2.驻外的企业有援建项目,项目可能经历20年,有长期驻外国人的思乡情,酒就是环节思乡情的工具,这些企业可以和酒气合作3.驻华外交官,大师、参赞、家人,将酒植入生活4.来华大学生,政府、行业代表、来华留学生,这些渠道值得关注。
新闻热线:13708223356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