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方便面市场过得很艰难。外卖的兴起和消费者对健康越来越重视,让方便面的销量收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统一在这样的情况下,推出新品——自热火锅,是为了重拾热度,还是打造下一个“老坛酸菜”?
方便面辉煌已去
来自世界方便面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之前,方便面销量在中国连续1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13年的年销量更是创下462亿包的辉煌战绩;但2013年以来,方便面销量却连续3年下跌,只剩380亿包。
过去,中国人吃掉了全世界总销量一半的方便面;而现在,这个数字在不断缩小。
当外卖来临之际,方便面逐步被各种外卖代替,曾经的辉煌战绩也不再,方便面的兴起潮落,其实就是互联网时代发展下的缩影。
8月初,统一发布了半年报,今年上半年,统一营收108.86亿元,同比下降7.1%;毛利36.59亿元,同比减少15.38%;净利5.7亿元,同比减少26.52%。饮料业务仍未能改变下滑态势,同比下滑11.4%。在方便面业务方面,统一收益录得39.54亿元,较去年同期小幅下滑1.4%。
原材料价格、运输成本及人工成本持续增长,也是长期以来制约统一盈利水平成长的“拦路虎”。回看统一2017年中期财报,由于成本高企,统一在2017年中期仅实现5.23%的净利率,不及上年同期的6.62%。
如今方便面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加上消费升级以及外卖的兴起,消费者对方便面已经越来越不“感冒”。整体来看,统一全面上调旗下现有产品价格的可能性并不高,上调部分畅销产品的价格以应对税收和成本的压力才是良策。
新品自热火锅能否成为爆款?
不过,统一应对成本压力的办法并不只是提价产品价格而已,还有新产品。2018年伊始,统一就推出一款名为“煮时光”的自热火锅。
有人分析统一将自热火锅打造成爆款的机会很大,理由如下:
第一,火锅类餐饮市场空间巨大。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人外出就餐消费金额达到3.5万亿元人民币(约合5070亿美元)。
其中,火锅占据了22%的市场份额,消费金额超过1000亿美元。根据这份数据,足见中国消费者对火锅类食品的喜爱程度,这给了自热火锅非常好的成长土壤。
第二,自热火锅三大卖点。从自热火锅产品本身的特点来看,自热火锅卖点主要是便捷、高端和场景多元化。使用自热火锅的步骤通常是5步,等待时间约15分钟。等待时间上大大低于等外卖的时间(通常为30分钟)。
从销售价格来看,统一自热火锅价格定位于45元,主打中高端市场。由此可以把自热火锅看做是比泡面高端又比外卖便捷的方便食品。
此外,自热火锅的消费场景也非常丰富,包括单人食用、家庭或朋友聚餐、旅游景点消费,甚至近期海底捞给自热火锅打上了“春运伴侣”的标签。
第三,市场远远没有饱和。统一此时推出自热火锅,显然已经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但却是最容易享受市场红利的企业。因为其他企业已经证明过,自热火锅能够获得消费者的喜爱。
海底捞一款售价39.9元的自热火锅产品在天猫官方旗舰店的销量已经达到49.7万盒,而另一个自热火锅品牌小龙坎,最热销的产品累计销售量也达到77.9万盒。
即使如此,我国自热火锅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有研究表明,我国未来5到7年自热火锅的市场规模将达到50-150亿元。相较于2017年不到6个亿的市场规模来说,还有相当大的成长空间,这给了统一后发制人的机会。
第四,统一渠道优势望得到发挥。统一在国内是全国布局,产品无论是在大型商超还是街边夫妻店均有铺货,而公司旗下的生产基地也覆盖了全国各个细分市场,再加上线上和各大电商平台合作。
统一完全有能力利用自身的渠道优势完成产品迅速铺货,将自热火锅打造成爆款产品。
业内观点
曾在统一任职多年的望天树营销众包平台联合创始人谭迅认为,统一推出方便网红火锅,是与时俱进的表现。印证了统一不再固步自封,主动迎合关心消费者,消费者也需要更加营养健康美味的方便食品。后期统一可能会有小调整,但幅度不会太大,毕竟有品牌效应,企业的宣传及推广会有大动作。
从发力高端方便面到推出自热火锅,统一的每一步都显示着想要突破现有格局。此前裁员和关闭工厂,统一是为了未来轻装上阵。同时,统一还在寻找合适的大单品来试图突破以及提升高端产品的占比,这也是提升总营收的手段之一。
业内人士指出,由于国内方便面市场整体疲软,国内方便面品牌一直以3-5元的平民路线在中低端市场竞争,消费者对方便面不健康、没营养的印象进一步固化,导致需求连续六年下降。
统一转向高端方便面的战略不无缘由,也亟待在市场上有所突破。发力自热小火锅,除面临的竞争激烈外,统一也有自身的优势,较高的知名度以及强力的渠道铺货能力,未来统一能否将“煮时光”打造成一款爆品,尚未有定论。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