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美酒醉蓉城,走进春糖,品味贵州酱香白酒之美。3月21日,以“打造产区品牌,助推黔货出山”为主题的黔货出山?仁怀酱香酒产区品牌推广活动盛大开幕。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会长王新国致辞。
2018年,中国重启白酒行业"黄金十年"盛世。以国酒茅台为代表的酱香型白酒,经历2012年至2016年的深度"调整期",率先走出行业的"低谷期",实现强势回暖,成为全国白酒行业的一面旗帜。
作为酱香型白酒典范和酒业领跑者的茅台集团,2017年销售收入达764亿元,旗下两家公司更是挺进了白酒企业销售排名前8名,在全社会范围内掀起了"茅台酒热",成为全球蒸馏酒单品销售额最大的品牌和全球市值最高的酒企,并带动了整个中国白酒高端产品的复苏。除了茅台,贵州还有习酒、董酒、国台、金沙、珍酒、贵州醇、青酒等属于贵州白酒队伍中的传统成员,再加上新晋加入的金酱、夜郎古、钓鱼台等新星选手,愈加开放、创新的贵州白酒集团军正在成型,从"茅台一支独大"到"茅台引领,百花齐放"的格局,产业集群式发展的目标正在快速实现。但从目前来看,这还远远不够。如何让贵州白酒"走出去",培育和引导消费者对仁怀酱香酒的品鉴和消费,传播仁怀酱香酒的品牌认知度,提升仁怀酱香酒的品牌势能,让更多的人知道,贵州不仅有茅台,还有和茅台一样好喝的其他白酒,从而实现贵州白酒企业快速发展,这方面我们还需要继续加强,我们完全还可以走得更好更远。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消费多元化的格局下,"一带一路"是白酒发展的机遇。茅台应继续当好"领头羊",带领贵州白酒走向世界。其他白酒企业要理清发展思路,抓住商机勇往直前,同时吸众家之长,学习各自品牌推销的长处和优点,在营销、模式与产品创新上更上一层楼。为此,我认为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要搭好台,让企业真正走出去。酒协、酒投要积极行动,锐意创新,多方为企业搭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二要强内功,提升产品质量。除了强大的茅台,这些年仁怀规模性酒企逐渐增多,呈现出良性的发展态势,酱香型白酒在全国的氛围和势头正热,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静下心来,做好自己的产品,努力实现转型升级,以质量赢得市场和消费者。三要重宣传,塑造品牌优势。"一人划桨难开船,众人划桨开大船。"企业自身要积极行动起来,攥指成拳,通过加大宣传力度,运用消费者喜闻乐见的传播推广方式,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
仁怀市地处黔北川南,赤水河中游,地域面积1788平方公里,总人口69万。201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40亿元,财政总收入258亿元,综合实力名列贵州经济强县前茅,是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中国百强县市。
仁怀市作为中国酱香白酒发祥地和主产区,以酒立市、以酒兴市,被誉为"中国酒都"。早在2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仁怀就有了酿酒习俗。在汉代,所产枸酱酒就被汉武帝赞曰“甘美之”。历经千年磨砺,仁怀酱香酒形成了堪称“活化石”的传统酿造技艺。1915年,茅台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一掷酒瓶振国威,勇夺金奖,演绎传奇,从此与科涅克白兰地、苏格兰威士忌齐名世界三大蒸馏名酒,成就了享誉世界的国酒茅台,成就了特色鲜明的仁怀酱香。
近年来,我们致力于打造“千亿集团、千亿园区”,在国酒茅台的引领带动下,以酒为媒全链条发展,着力量质齐升,“中国白酒看贵州,贵州白酒看仁怀”逐步成为现实。目前,在仁怀85平方公里的酱香酒核心产区内,拥有涉酒企业2900余家,其中白酒生产企业346家。拥有酒类注册商标4300多件,全国驰名商标6个,贵州省著名商标116件,仁怀酱香酒品牌价值达722亿元,全国酱香白酒知名品牌示范区实力更加彰显。2017年,白酒产值达580亿元,销售额达610亿元。酒业的发展,带动了仁怀经济社会的腾飞,仁怀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环境优势进一步凸显,已经成为一块宜居、宜业、宜游的宝地。
今天的仁怀,遵赤高速、212国道贯通全境,茅台机场通航,蓉遵高速、昭黔铁路、遵泸高铁即将启动建设,茅台学院正式招生,赤水河流域区域性中心城市日趋成型,吸引更多目光聚焦仁怀。不久的将来,仁怀必将成为贵州融入长江经济带、成渝经济圈的前沿阵地。
今天的仁怀,茅台酒镇·中国酒文化城荣膺4A级景区,100英里赤水河谷旅游公路绽放精彩,酒旅融合处处是景,醉美乡村引人入胜。如果说一生一定要去一次贵州,那么到了贵州,一定要去一趟仁怀!
今天的仁怀,酱香酒绿色健康的属性和优良的品质日渐深入人心,市场潜力和成长空间正在不断释放,加之不可复制的酱香密码、不可替代的产区优势、初具规模的人才储备,和通过历年发展积淀而成的完善的基础、优待的政策和优质的服务,触及到投资者的兴奋点,投资仁怀,正当其时。有了您的参与,仁怀酱香酒产业一定能够赢得更加辉煌的未来!
汪市长最后指出,这次活动,既是一次以酒会友、以酒传情的盛会,更是一次寻求合作、互利共赢的盛会。我们坚信,仁怀酱香酒将获得更广泛的认可和喜爱,仁怀将获得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的开放合作。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