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戏剧,在今天广东惠州举行的第二届中国白酒大师高峰论坛的会场边,有这么一列极具文化调性的国际专列火车,它以“一带一路”为主题,与今天的“中国白酒的技术与文化创新”相得益彰。
让论坛高光的是,白酒泰斗季克良、高景炎亲临现场。而论坛来的两位“董事长”:一位是较为低调的“隐形鲁酒冠军”花冠酒业的董事长刘念波,一位是直呼“我是跑火车的”金东集团董事长吴向东,更是行业的赚钱专家,都是紧握“火车头”的重要级人物。他们与来自茅台、五粮液、洋河等名酒企业的100多位中国白酒大师同台论道,让这场本是“技术控”主场的大型论坛,变成了技术与文化碰撞融合的“文化与经营艺术盛典”。
行业高增长?千万要理性!
上午九时许,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马勇宣布论坛开幕,与2016年的首届中国白酒大师高峰论坛一样,大会没有过多粉饰,直接开门见山。马勇颇有担心地提到“我们中国白酒真的是黄金期又来了么?我们的高增长又开始了么?有些浮躁!有些冲动!我个人呼吁行业要理性,不要盲目乐观。”
▲马勇
马勇随即摆出数据、讲出事实来论证。如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在减少,产能方面2016年是1358.36千升,2017年为1198.06千升,这个产能有减无增;在销售额方面2016年为6125亿,2017年是5654亿元,这个数据同样有减无增;第三从行业利润指标看,2016年实现行业利润约797亿,2017年约1028亿,利润的确增长了,可是仅茅台一家就有300亿,约占了行业总利润的三分之一。
显然,马勇认为白酒行业的市场蛋糕并没有增加,利润增加只能说明是消费结构变了,消费升级带来了规模企业的利润上涨。
马勇指出,白酒在技术方面更加成熟,但我们的消费量与市场、产能仍然不匹配,如何突破白酒的市场增长,不仅是董事长、总经理、销售老总的事情,也是各位中国白酒大师未来的重点工作方向,因此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中国白酒的技术与文化创新”。
2016年4月,首届中国白酒大师高峰论坛在山东花冠酒业举行,上届的主题为“白酒工业的供给侧改革与产品创新”,从供给侧改革到本届的文化创新,并且组织以技术出身的白酒大师来谈文化、谈消费、谈品牌,的确体现了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紧贴市场变化的敏锐洞察力与智慧决策。
同样引发大家思考的是,连续两届论坛均交由山东花冠酒业承办,但论坛“南迁”至广东惠州,似乎却暗示着会议规模与规格的同步升级。花冠酒业千万里追寻着中国白酒大师团,而中国白酒大师这个顶级技术平台又反过来赋能花冠酒业。从冠群芳到花之冠的产品、品牌连续升级,并且在首届论坛上冠群芳产品被评为了中国白酒大师十大新品第二名,过硬的品质技术助力花冠成为了山东酒业的隐形冠军,这将花冠酒业推向了鲁酒头把交椅。这也足以证明其董事长刘念波的远见卓识。
▲刘念波
呼吁冷静看待行业增长,第一个讲话的刘念波认为:面对消费升级和市场分化新形势,花冠将紧紧围绕“走在前列、由大变强、全面求强”的总体目标,为实现产品升级转化的重大战略,花冠进行组织重构、管理创新和营销创新。
从重庆秋糖上直呼“齐鲁大地需要一瓶好酒”,到刘念波被聘为振兴高端鲁酒联盟首轮主席,再到第二届中国白酒大师论坛,最后到本次论坛17位专家品评发布的花之冠新品。刘念波认为要高质量增长、结构化增长,以中国白酒大师工作站、中国白酒(齐鲁)研究院、花冠·国花酒庄组成的“一站、一院、一庄”大型综合人才孵化和创新研发平台,助推工艺和品质的提升,坚持文化营销,一如既往地坚守和传承中华储酒文化节。
▲徐岩
江南大学副校长徐岩则提出:“年轻人为什么不喜欢喝中国白酒?是因为与威士忌相比,中国白酒没有更多可以讲出来的内涵,中国白酒应该通过科技视角来讲出中国白酒的故事。”
▲吴向东
同样,金东董事长吴向东则认为:“中国白酒就应该将技术与文化多多进行交流,我认为最科技、最严谨的酿酒大师与‘跑火车’的我们这个经营群体还是能够走到一起,并能为文化营销创造我们的价值。”同时,吴向东分析认为:“质优价高”的白酒是红海市场,“质劣价廉”的白酒同样是红海市场,“质优价宜”的白酒才是蓝海市场。
白酒要文化艺术,专家也要行动
马勇提出,解决白酒做大做强市场,我们的行业大师也要积极参与到企业经营之中。贵州习酒总经理钟方达将自己的技术专业与消费者体验相结合的案例进行了现场分享,他指出:“我们要发自内心地尊重消费者,抓好产品质量,就是对消费的最大责任。
▲钟方达
2015年,习酒推出了针对消费者的‘我是品酒师,最爱酱香酒’习酒民间品酒师活动,平均每年接待1万多人,累计接待8万多人,探秘酱香,让消费者体验到企业文化。”钟方达虽然出身于技术专家,却在技术与文化、品质与艺术的跨界思考领域走在了前面。这也让习酒去年实现了35.78亿销售业绩,同时,习酒坚持推进公司技术人员与市场进行互动,并表示2018年将向50亿目标迈进。
▲钟杰
作为源坤教育培训机构负责人、中青年专家钟杰则提出,白酒需要进行消费者科普,需要将白酒技术语言艺术化表达,要能够让消费者听10分钟后就爱上白酒,所以,专家不能以教书式的方法推广白酒,而需要有美好生活的情怀与艺术气质。
▲周新虎
洋河股份副总裁周新虎针对文化营销时提出,要针对企业来确定方案,比如洋河的绵柔工艺,强化湿地产区,强化工艺更自然,即中国自然酒的发源地,持续推进绵柔品质的体验,这也是技术专家助力文化营销的最好方式。
▲专家现场品评鲁雅香
山东花冠酒业总工卢建春提出,要针对消费升级趋势进行产品更为细致的分段摘酒,比如花冠的八段摘酒,花冠的塔尖手工班以及中华储酒文化节,将技术推向前台,技术工程师也是艺术派,酿酒本身就是技术+艺术,故花冠推出的鲁雅香,将此品类价值对接于花之冠新产品,并赢得了本届17位中国白酒大师的一致好评。
▲舍得酒业代表
另外,五粮液、舍得酒业、郎酒、衡水老白干等企业代表均提出要还原中国白酒本来的美丽,白酒不仅是喝的,更是欣赏的艺术文化。
论坛上,平常保持严肃、冷静的中国白洒大师们,这次均敞开了感性的心扉,助力白酒文化价值的提升,助推中国白酒品类的社会形象更美。
历史性主题,大师让美好生活有更好的表达
在今天全天共18位大师的精彩发言与交流中,记者分析认为,品质、文化、艺术、审美等关键词均是大家的心声,也是第二届中国白酒大师高峰论坛最终的注脚。
▲合影
技术专家们在这个小雨转晴的舒适时节齐聚广东惠州,在莱顿庄园这个美丽的地方,再现了专家们生活化的情怀,他们暂别冰冷的实验室,暂别一丝不苟的车间,在这里纷纷活力再现,感性思考,畅谈酒文化,纵论消费与体验。他们以中国白酒大师们共同点赞的鲁雅香来向季克良、高景炎两位大师八十寿喜献上自己的祝福。诚然,这才是大师们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最亲、最美的生活方式,也是他们的工作方式。
专家们的论道将白酒的高质量增长,与新时代的可持续发展推向了更高、更科学的理论范畴与实用体会中,让年轻人更加喜爱中国白酒,让中国白酒走向世界,成为美好生活最好的表达方式,山东花冠酒业董事长刘念波表示将继续致力于中国白酒大师各项活动,让中国白酒大师成为美好白酒的最好代言。
刚才文章开篇提到跑火车,如果说他们是跑火车的,他们驾驶的也是财富列车、财富高铁。中国白酒大师,正是中国白酒文化自信、品质自信的火车头,带领行业新征程。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