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升级带来包括休闲食品在内的传统产业产品消费新时代,然而包括知名品牌在内的众多曾经市占率极高的食品品牌,未能抓住新形势下的消费趋势,继续保持市场竞争优势。
食品企业如何迎接新消费时代的到来?中国食品商务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在第三届中国(晋江)食品产业高峰论坛上作题为《传统企业如何迎接新消费时代》主题分享,认为食品企业应当从产业端、资本端、渠道端、消费端这“四端”重新认识、定位自己。
新生代“DNA”颠覆产业端
新消费时代是怎样的一个时代?特征是什么?包括什么?朱丹蓬认为,这是处在新消费时代下,企业应该弄清楚的首要问题。
“我们看到,年轻一代的消费者开始崛起,他们的消费习惯、消费喜好构成了这个时代新消费的图谱。”朱丹蓬认为,与此相适应的,要看到产业端、资本端、渠道端、消费端的变化,“消费者在呼唤我们用更高效率、更低时间成本的创新工具包,帮助他们完成消费。”
从消费者出发,朱丹蓬认为,新消费时代的难点和痛点最开始的地方在于消费者:“消费者是现在最值得去研究的,这些新生代的消费DNA可能让很多人不解。”
娃哈哈、旺旺为什么在整个消费升级和人口红利的情况下业绩还在下降?朱丹蓬指出,从超市等传统渠道端做的促销、特价观察看,有的传统企业做的这些无人问津,更完全比不上某些网红食品的热度:“比如,喜茶、丧茶,有的消费者可以排队两个小时去买,因为他背后就有一种新生代认同的DNA。”
朱丹蓬由此指出,从这个入口思考,消费者需要什么,作为企业如何去对接的问题:“新消费时代已经对新产业端进行颠覆。所有行业已经颠覆以往的产业端的流向。以往我们的产业是从生产者到经销商再到消费者,而现在则是消费者到设计者、生产者,再有消费流程。”
“每个产品应该当作一个解决方案,就是针对消费者的痛点、难点,那么你的议价能力就会很高的。”朱丹蓬表示,企业也可以站在投资者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产品,“我们对自己的产品、项目有投资眼光,我们就会有很多的想法。比如芭米牛轧饼这个单品,原来就是从消费者调查做起,反过来给产品设计提供方向,而创业团队2014年成立,就是以资本投资的角度切入,现在这个单品已经做到了5个多亿。”
“企业老板一定要改变以往的思维。新消费时代新资本端走向也发生变化。”朱丹蓬指出,作为消费者来说已经是两个角度去看待产品和品牌:好不好吃和这个企业值不值得投资,“我们传统企业由此必须具备产品盈利思维及资本盈利思维。”
关注渠道端和消费端是核心
在互联网、物联网及新零售等渠道的变革中,传统食品企业也在不断尝试。朱丹蓬认为,抓住新渠道变革的机遇为产业、企业、产品赋能,并注重消费端的变化,将是食品行业未来应该关注的两个关键点。
“新消费时代主流消费群的购物思维及购物行为发生颠覆性变化,这种情况下渠道巨变应该是显而易见的。”朱丹蓬表示,但是,“我们依托哪些渠道让我们自己的企业走得更快、更便捷,如何在这种渠道扁平化的情况下实现企业和经销商共赢是个平衡性的问题。”
以良品铺子为例,朱丹蓬分析道,该品牌营收已经增长迅速:“他们主要通过哪些渠道?我们看到它从最初的电商平台,及时切入到线下门店,同时继续发力整个线上,从而让线上与线下融合共生。良品铺子顺应的是几轮的渠道变革,顺势推舟。”
朱丹蓬认为,国内的大卖场已经在新生代主流消费群体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零售形态已经发生变化,而线下便利店则应该成为下一个关注的线下渠道点。“年轻人求快、求方便,企业在渠道的侧重上就要进行调整,满足这种需求。”
事实上,不管是产业端、资本端还是渠道端都围绕着“消费端”在进行。
“新时代企业如何满足消费端,应该成为企业的核心。”朱丹蓬直指要害,消费端倒逼产业端创新升级的今天,企业的竞争主体从企业向个人转变。
“行业的属性也发生根本性颠覆,从个单产品基本需求到多维增值需求的叠加。”朱丹蓬以星巴克为例,“是不是每个去星巴克的人都喝咖啡?显然不是,很多人更多的是看其环境,星巴克也带来社交功能等的属性,同时,也有其他的诉求。”
“我们在产品的设计上是否可以多给予消费者一些额外的需求,让它也能够拥有‘社交属性’,或者其他属性?这也是未来发生在消费端有趣的一些可能。”朱丹蓬认为。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