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7月23日),国家标准委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征求《浓香型白酒》(报批稿)等3项食品领域国家标准意见的通知,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浓香型白酒》上一次的国标修订,已有十余年之久。伴随酿酒技术和工艺的不断进步与创新,浓香型白酒的细分品类日渐丰富,难以用十年前的标准来涵盖今天的成长与创新。所以,与原标准相比,此次报批稿在产品定义、酸酯总量、感官要求、理化要求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新的规定,提出了新的要求。
对于这次报批稿,特意请教了重庆诗仙太白诗众酒业总经理邹江鹏博士。据他述说,这次最值得关注变化在以下三个方面:
1、定义重大修改
将浓香型白酒的定义修改为“以粮谷为原料,采用浓香大曲为糖化发酵剂,经泥窖固态发酵,固态蒸馏,陈酿、勾调而成的,不直接或间接添加食用酒精及非自身发酵产生的呈色呈香呈味物质的白酒。”
新版不再强调己酸乙酯为主体复合香,将不间接添加食用酒精和非自身发酵产生的呈色呈香呈味物质也纳入浓香型白酒定义,新标准更加严格,进一步把固态法白酒和固液法、液态法白酒产品区分。
2、酸酯总量定义增加
新标准增加了酸酯总量的定义,具体表述为“单位体积白酒中总酸和总酯的总含量”,将总酸和总酯分别根据其分析方法折算成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毫摩尔数加和以表示产品中的酸酯总量。
同时将己酸和己酸乙酯的含量进行合并计算代替原标准中的己酸乙酯含量。这实际上是解决了低度浓香白酒酸酯在抽检中遇到的问题。
另一个很重要的改变是,新标准调整了浓香型白酒高度酒和低度酒的酒精度指标,将浓香型白酒的酒精度调整为高度酒:45%vol≤酒精度≤68%vol,低度酒:25%vol≤酒精度<45%vol。
3、感官理化指标修改
新标准对高度酒感官要求和低度酒感官要求在“色泽和外观、香气、口味口感、风格”的相关描述进行了修改。
主要是将2006版标准中“己酸乙酯为主体的复合香气”改为新版“窖香为主的、舒适的复合香气”,弱化了己酸乙酯的概念,强调窖香,这也是与浓香型白酒定义中取消了己酸乙酯为主体复合香相互呼应。
进入新世纪,消费者的收入得到很大的提升,消费需求旺盛且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品质需求上升。在这个阶段,白酒行业先后推出各种质量表达。但这些表达有的过于简单,很容易被不法分子钻空子虚假宣传;有的表达过于专业,导致消费者看了也不明白,干脆选择性失明;还有的表达,直接就是企业自说自话、自吹自擂,误导消费者。最终的结果,导致白酒的品质观一直没能正确的传播到消费者层面。
所以,很明显,此次征求意见的报批稿,有三个倾向性:
1、更加注重白酒在消费端的表达,是白酒在消费者“走心”的表现。比如将“己酸乙酯为主体的复合香气”改为新版“窖香为主的、舒适的复合香气”,弱化了己酸乙酯这一冷冰冰的概念,其目的就是通过建立新的品质和价值表达方式,在感官角度帮助消费者建立对酒的感觉、感知、感悟。而其背后,折射出来的,自然是白酒开始重视消费者、关注消费者。当然,这种兼顾专业性和通俗性,便于专业鉴定和引导消费的白酒表达方式,除了能方便国内消费者感知白酒的高品质,还能夯实中国白酒融入世界烈酒大家庭的基础,推进白酒的国际化。
2、更加注重白酒的健康表达,是白酒在市场层面的“走心”。比如对酒精度的调整,其目的就是就是顺应市场的低度化趋势。“42度以下的低度白酒已占市场销售50%,50度以下的降度白酒和低度白酒已经占到白酒市场90%以上的份额。”中国酒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宋书玉在去年召开的低度白酒发展高峰论坛的话,早已表明中国白酒低度化趋势不可逆转,低度化是顺应健康化、时尚化趋势的。此次报批稿,一个很重要的修订,就是解决了低度浓香在市面上放久了必然有总酯低于国标这一问题。
3、与国际接轨。之所以迟迟不能在国际市场上大展拳脚,就是因为白酒独特的工艺技术及产品质量标准,与国际上的要求有较大差异。这次报批稿中,能清楚地看到,中国白酒在研究烈酒的表达方式,而其目的自然而是能早日融入国际市场。
其实,不仅仅是《浓香型白酒》(报批稿),在周五(7月27日)的新版《清香型白酒》国标审定中,也这几方面的目的也尤为明显。
新版《清香型白酒》标准四方面亮点:
1、是定义中明确清香型白酒生产采用大曲、小曲、麸曲及酒母为糖化发酵剂以及缸、池为发酵容器,凸显大清香品类优势;
2、是取消产品分类,不再区分高度酒与低度酒;
3、是对于感官特征的表述兼顾专业性和通俗性,便于专业鉴定和引导消费;
4、是酒度范围、酒质分级、酒体成分检测等理化要求与国际接轨,凸显国际化香型优势。
据了解,此次浓香、清香先后提出国标的修订,一方面是由于消费者对白酒品质提出更高的,诸如产品风味、绿色健康等新的需求,另一方面则是白酒主动向国内外消费者的“亲近”之举,希望让消费者能享受到高质量的饮用体验。
虽然现在新的国标还在征集意见和审定阶段,但是其修订的出发点是站在消费者层面,顺应市场需求、顺应国际化趋势。
所以,我为新国标叫好,也希望更多的有识之士能够参与到新国标修订之中来。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