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平台为老字号米酒打开新舞台
近5成国家级非遗手艺、超7成(近800个)中华老字号登上淘宝,淘宝消费者人均购物非遗老字号超2件,七成以上非遗和老字号消费者为80、90后……1月22日,在新华社瞭望智库和《财经国家周刊》联合举办的“振兴中华老字号路径探索研讨会”上,一组淘宝上的传统文化消费数据引发了热议。
来自工信部、文化部、商务部、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与会专家及企业代表一致认为,以淘宝为代表的平台,为非遗和老字号的传承提供了广阔舞台,抓住移动电商和新零售的机遇进行产品和营销创新,满足消费者日益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消费需求,是非遗和老字号在新时代的新机遇。
5成非遗手艺在淘宝传承下去
淘宝非遗负责人陈银在研讨会上介绍,目前,在商务部认定的1128家中华老字号企业中,有超过7成老字号在淘宝、天猫开店。而根据文化部非遗司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近5成“非遗”手艺在淘宝上得到了实践与传承,从事“非遗”产业的淘宝商家遍布全国。
图/非遗技艺传承人、酒狐米酒的杨师傅在酿酒
来自福建龙岩的酒狐米酒就是其中一名代表。在福建古村芷溪,非遗技艺推广人、“酒狐米酒”淘宝店创始人杨天吉和当地的老师傅一起,将客家米酒酿造技艺做成了一张名片。在研讨会现场,杨天吉十分自豪地分享,“2013年刚创业的时候,我们村的米酒规模已经缩减到快要做不下去,经过5年多的发展,我们做到了4个皇冠,积累了近10万粉丝,我们酿酒的老师傅把他的大儿子、二儿子、儿媳妇都抓过来一起酿酒,因为他觉得这是可以传承的事业。”
像酒狐米酒这样的非遗老手艺在淘宝上焕发新活力的背后,是淘宝连接的对传统文化充满热情的数亿消费者。根据淘宝刚刚发布的《非遗老字号成长报告》,2018年,淘宝消费者人均购买非遗、老字号商品超过2件,5成消费者购买金额超过300元,其中80、90后消费者占比超过7成,年轻一代已成为传统文化消费的主力军。
在与会专家看来,这意味着淘宝为年轻人打开了传统文化消费的大门,也让传统文化展现出更年轻的形态,深度触达消费者群体。抓住移动电商和新零售的机遇,让传统文化和年轻人相遇,非遗、老字号有望找到传承新路径。
杨天吉对此深有感触,他认为,淘宝不仅是销售米酒的平台,更是传播米酒文化的窗口。 “比如,我们跟淘宝直播合作,把酿酒的过程直播给粉丝看,粉丝非常喜欢,我们觉得这是真正的传承。”
图/来自政府、高校的专家和企业代表一起探讨非遗老字号如何通过互联网传承和创新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