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
讲个小故事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出自西汉刘向编著的《战略策·齐策四》),讲了一个故事:“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齐王派使者去拜见赵威后(当时的赵国王后),使者递交了国书尚未打开,赵威后便问道:“你们齐国的粮食收成(古代社会的农业为一国经济基础)还好吧?老百姓日子幸福吗?你们齐王的身体还健康吗?”齐国使者一听,很不高兴的反问道:我是奉齐王之命来拜见威后您,见面后您不先问侯我们齐王,反而先问起我国的收成情况和老百姓,难道是先贱而后尊贵者吗?!赵威后正色说道:“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农业收成,哪有老百姓的好生活,老百姓都生活困难,哪还有国君呢。所以,不能舍本逐末!”
02
—
品牌传播启示
我们酒行业很多企业品牌总喜欢从品牌主的角度来讲自己的品牌故事,少有从消费者角度来诠释或传播消费者的品牌主张。有多少企业或品牌是真正站在消费者立场来传播诉求?这种厂家主权时代的传播打法思路,至今仍然盛行。这也是有历史原因的,在计划经济商品短缺时代,生产商生产什么酒消费者没有更多选择,只能被动的能喝什么酒,品牌传播等于广告,传播依靠电视、广播、报纸的传统三大件,讲自己的牌子,讲自己的身份(国营大酒厂),讲自己的悠久历史,讲自己的荣誉故事。这是其历史根源,本无可厚非。
然而,时移势异,在当今消费主权时代,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互联网技术与工具应用已广泛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特别移动互联的兴盛,上至70、80岁的老人,下至5、6岁的小孩,都知道晒微信,拍抖音,都是以自我为圆心,以偏好为半径,选择性的吸收信息,关心的才关注,感兴趣的才浏览,打动的才互动,轻松快阅读,共鸣才点赞。试问,现在还讲什么“国酒”,“国窖”,“中国的,世界的”,消费者老百姓心想与我有半毛钱关系啊!因为,你的传播没有与消费者老百姓产生链接,你是你,我还是我,没有给我买你喝的理由。我一位浸润酒业多年的朋友,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动之以情,悦之以趣,诱之以利”。
有幸,看到行业中一个“另类”——江小白,从诞生,到成长,再到辉煌,一句“我是江小白,生活很简单”让行业人眼前一亮,更让消费者触动心弦,感觉就是为我量身定制的一瓶酒。其实,江小白的成功历程,正好赶上了消费自主、传统媒体解体、自媒体崛起的大趋势,今天的模仿者,不计其数,为何江湖再无传奇?因为,模仿者很难精准表达、传递、链接起品牌和产品与消费者之间共通感。
三恙故事,认清本末,消费者就是本,一切都要以消费者用户来立意创新和传播推广,深入研究消费者,洞悉消费变化,洞悉目标群体的人性,才是品牌传播的方向。在更加碎片化的消费主权时代,在互联网新技术与新工具日新月异的时代,让无名者实现颠覆与崛起成为可能。
一切皆有可能。
声明:本文纯属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文中内容所涉及品牌,不针对任何企业或个人,绝无褒贬之义。此文旨在引起行业同仁共同为如何传播好中国白酒、企业白酒品牌,投石探路。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