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大众、大市场;名酒、国酒、国际汾!--暨青花汾酒闪亮登场北京国际电影节!

糖酒快讯 + 关注 1个月前

春天,来北京看世界最好的电影。4月13日晚,由国家电影局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青花汾酒冠名的“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在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开幕。

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主席慎海雄,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常务副主席杜飞,汾酒集团党委委员、董事、汾酒股份公司总经理常建伟,汾酒股份公司副总经理、汾酒销售公司总经理李俊,汾酒股份公司办公室主任闫向兵和北京杏花村汾酒销售有限责任公司相关人员亲临现场,与参会电影明星及国际友人一同出席本次大会,共同见证本次活动盛大开幕和品味“骨子里的中国,青花汾酒”。

图片1.png

天下大事,“汾”酒必“喝”,“喝”酒必“汾”。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汇溪流而成江海,垒块石而至高峰。“骨子里的中国,青花汾酒”作为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官方唯一指定白酒品牌,这是汾酒文化的精神,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传统体现。青花汾酒瓶身是由被誉为“玲珑之子”的著名国际陶艺家王宗涛设计,采用中国传统青花瓷风格,以“汾”字为主体,写满各种字体的“酒”字,从汉字发展的角度阐释了汾酒的悠久历史。该瓶由景德镇米通陶瓷负责烧制,瓷质细腻柔和,青花料色明丽,实为瓷器之精品。该瓷瓶于2004年一举夺得糖酒会最佳形象大奖,其后又于2005年荣获伦敦国际最佳视觉效果奖。

图片12.png

作为一年一度国际影视文化产业的盛事,北京国际电影节始终以“共享资源、共赢未来”为活动宗旨,坚持“大师、大众、大市场”风格特色,通过丰厚的电影资源、活跃的市场交易,广泛的大众参与,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吸引着世界电影人的目光。

3.png

汾酒作为中国白酒产业的奠基者,传承中华白酒文化的火炬手,中国白酒酿造技艺的教科书,见证白酒发展历史的活化石。被业界称为汾酒中国酒魂,是“国酒之源,清香之祖,文化之根”。汾酒的辉煌历史背后不但折射的是华夏文明、黄河文明、晋商文化,还是最有力量的品牌文化和最长远的核心竞争力。

33.png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中国电影壮大繁荣,走向世界,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本届电影节以“天坛奖”为载体,围绕“家,国”主题,带领观众回顾了新中国70年来的电影发展,带领观众穿越时空,重温了70年来激荡人心的家国情怀。

34.png

历史上,汾酒曾经历了“一封信、一首诗、一个奖、一杯酒”等四次辉煌。早在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汾酒作为宫廷御酒受到北齐武成帝的极力推崇,使汾酒一举成名,被载入廿四史;晚唐时期,大诗人杜牧一首《清明》诗吟出千古绝唱:“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汾酒的二次成名;1915年,汾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甲等金质大奖章,为国争光,成为中国酿酒行业的佼佼者;1949,杏花村汾酒摆到了开国大典前的全国第一政协政治协商会议的宴席上,成为新中国第一国宴用酒,新中国成立以后,汾酒连续五届蝉联“国家名酒”称号。

图片11.png

新时代下的汾酒,正以骨子里的中国品质、骨子里的中国气派、骨子里的中国精神,向世界展示着中华文化的悠久、精湛与卓越。

 在此次北影节上,青花汾酒将“入口绵、落后甜、饮后余香、回味悠长”的卓越清香品质,令人心悦神怡的中国味道给与会嘉宾留下一个难忘的、美好的回忆。

青花汾酒、中国汾酒,走向国际化的汾酒,再次将中国酒魂文化尽情绽放,为北京国际电影节留下一个深深的烙印。

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已有0条评论

发表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