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酒的贵州文明

万兴贵 + 关注 1个月前
导读:万兴贵CHINA酒类营销研究院、万杰千策品牌营销顾问机构负责人;酱香白酒深度观察员和营销实践者,贵州白酒营销独立观察员和思考者。倡议并主张“以理性的视觉观察白酒业;以营销的观点思考白酒业;以品牌的思想营销白酒业”,始终潜心于白酒营销实践与思想探索中。

一、酒的背后,是贵州独特的地理优势与生态文明 

酒的背后,是贵州独特的地理优势与生态文明。 何以解读贵州好山、好水、出好酒”?自然是“山水间,琼浆玉液;生态中,液体黄金”。

——杯酒的贵州,山、水、人、文,纯粹的自然韵味,令人迷醉;纯厚的浓郁酒香,让人陶醉。  

——杯酒的贵州,上天恩赐、人类智慧,赋予一坛岁月的沉香,让“酒的符号”成为贵州名片。

从远古时代,“酒”十分 眷恋贵州的地理、山水和人文,贵州,从裸露的岩石和尘封的物件上,被敷满诗意和人文的表面,始终散发出迷人的酒香。从少数民族村寨,流传至今的“牛角敬酒习俗”,到赤水河流域分布着的大大小小酿酒作坊,始终向人们诉说着酒香四溢的历史和文明。无可非议,贵州自古被赋予酒的灵韵和文明,以至于有了“中国酒乡”的源头。其实,从市场竞争的角度看,“贵州酒”早就有了市场区隔的意识和智慧。

微信图片_20190402131253.jpg

二、国酒茅台、液体黄金

       从“贵州茅台"到“贵州习酒”,它们从独特的酿酒文明中,找到了贵州白酒扎根消费者心智的理由,即“国酒”和“液体黄金”。“国酒茅台”这一品牌定位,尽管白酒业对它有不同主张和观点,但从美国著名品牌定位之父特劳特的“定位理论”角度看,具有“第-”的占位优势。历史,赋予茅台酒一种担当精神;历史,选择茅台酒一种奉献责任。茅台,1915 年荣誉美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为中国民族工业敲开了全球认知的门;茅台,1949 年荣耀“开国大典”,由此掀开国庆用酒的担当和历炼,以非凡的品质和非凡的蕴涵,为一杯酒的“中国荣誉";茅台,2010年荣膺上海世界博览会唯白酒高级赞助商,以95年的等待,如愿以偿从巴拿马到中国上海的荣耀百年金奖之旅”,为-杯酒的"中国文化复兴"。

“国酒”,既是一个文化符号,又是一种情感元素,“茅台”从历史赋予的文化脉搏中,挖掘出“国酒”的品牌情感和文化符号,很好地切合了市场竞争的需要,也切合了茅台酒品牌价值提升的需要,理所当然是一种市场竞争的思想。白酒业,毋须质疑“国酒茅台'这样的品牌区隔。市场竞争的本质首先是差异化”。在纷繁复杂的白酒竞争中,要让消费者第一时间找出你,这需要有相当的“差异化特点”存在。从市场竞争层面去理解“国酒茅台”的文化定位,或许就能真正感触到“国酒茅台”的意义所在。                                                            

著名作家叶辛在《茅台酒秘史)一书中这样说到:“黔北高原独特红土壤里牛长的小麦高粱,经砂岩渗滤过的灵泉秀水,冬暖夏热他处难以寻觅的小温室气候,历千年传统而在当代更臻完美的酿造技艺,一代又一代醉心干茅台酒文化的酒师,还有不可言传但有意会的神秘,成就了香飘四海、五洲闻名的茅台酒。它是中国酒文化的卓越典范,它是世界酒文化的璀璨明珠。这就是我理解的茅台酒秘史。中国特有的一页酒文化史。”一段非常简短的概括,却清晰地道出了“贵州茅台酒”与贵州独有的地理和生态文明之间的“瓜葛”。土壤、水、气候、高粱、酿艺、工匠精神、传统文明等如此这些,不正是一杯酒的贵州情节吗? 

timg.jpg

“茅台酒有三千年的历史, 史称‘枸酱’, 出自‘莽莽苍苍的群山、层峦叠翠'的茅台峡谷。茅台峡谷的特殊气候使空气中充满了独特而活跃的微生物群,茅台酒独特的主体香味和这些微生物是分不来的。七千万年前形成的‘茅台砂岩'是天然的水质过滤器.使得赤水河清纯明净、香甜可口, 且赤水河编延五百多公里,千百个灵泉秀水汇于一身,茅台酒又取赤水流域中最上乘的杨柳神泉水酿制,怎不幽雅香醇?茅台酒高品质来源于‘天生条件'好以外, 还与传承悠久的经验、选取质优的原料、严格管控的酿制工艺密不可分。著名作家叶辛就《茅台酒秘史》一书接受采访时,曾这样说到茅台酒的奥秘:“香醇幽雅、回味悠长、 空杯留香”。 

自然的恩赐,不仅仅孕育了“国酒茅台”,还成就了贵州这块宝地荣誉“中国名酒城”。顺赤水河流域而上,“贵州习酒”、“国酒茅台”、“国密董酒”、“鸭溪”、“湄窖”、“金沙酒” “贵州醇”、“珍酒”等这些家喻户晓的“贵州名酒,择水而居,傍山而生,成为赤水河流域和珠江水系上游一道飘香诱人的风景线。“黄金般的稀有、黄金般的尊贵一,”“液体黄金、习酒五星”,作为“贵州习酒”的品牌诉求,很大程度上诠释了贵州优越的酿酒地理和丰厚的酿酒文明,对成就一滴“液体黄金”的稀有与无上。贵州有句俗话:“客人来了有好酒”。这句话,既是对贵州出好酒的“炫耀”,也是对贵州淳朴民风和热诚民俗的“印证”。酒,对贵州人来说,犹如上天恩赐的一道“礼”,自古以来用这道厚礼欢迎四方来客。

微信图片_20190402131301.jpg

三、贵州董酒、百草入曲

贵州董酒,在中国老八大名酒中,最具典型酿造工艺差异化特点之一。 据悉,在中国白酒12种香型中,只有董酒含有中药成分。贵州董酒“国密工艺”传承“百草入曲”的酿造原理,采用130多味生长于云贵高原的中草药(诸如虫草、波扣、广香、杜仲等名贵药材),经过严格筛选取其本草精华经过研碎后拌入稻米或小麦,再由人工踩曲。小曲配以90多味本草入小窖取酒醅,大曲配以40多味本草入大窖取香醅,采用双醅串香工艺再分级陈酿。贵州董酒作为国内出酒周期最长的白酒之一,拥有生产工艺和配方双国密殊荣,贵州董酒曾于1983年被国家轻工业部将其工艺、配方两项列为科学技术保密项目,列为机密”级。1994年、2006年,国家科技部、国家保密局又重申这一项目为“国家机密”,明确其保密期限为长期,严禁对外宣传。

贵州董酒“百草入曲”的酿造原理,成就其特有的健康保健功效。2013年,江南大学酿造微生物与应用酶学实验室与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研究发布的一份报告明确指出,白酒中的有机酸类、不饱和脂肪酸类、杂环类化合物和酚类化合物含量非常丰富,其中的一部分生物活性成分(功能成分或健康成分能够缓解酒精伤害充分显示人体防御功能、调节生理节奏,预防疾病和促进康复。“萜烯类化合物是我国白酒研究中新发现的一类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具有抗癌症、抗病毒以及抗炎症等活性功效,而中药材中含有大量的萜烯类化合物。研究指出,董酒成品酒中的萜烯类物质总量居中国白酒之首,而葡萄酒的萜烯类物质含量远低于董酒。   贵州董酒"百草入曲”的酿造原理,既是贵州地理的成就,又是贵州生态文明的造化。中国白酒最核心的悬念就在于“吸天地之精华,集日月之灵气,纳传统之鬼斧,释历史之陈香”。

“贵州董酒”的“百草入曲”,“草”之根本是关键,它出自贵州高原生态环境中,自然生长,浑然天成。智慧的古代贵州酿酒工匠就地取材,制成曲药,并总结出一套完整的董酒密级”,至今依旧内传秘酿。“董酒”的品牌差异化就在于地理和生态。“董酒的健康因子是大自然的恩赐和生态系统的贡献。将这种差异化品牌基因,进行最大化市场传播和消费教育,形成种品牌宗教信仰,是董酒的营销任务,更是董酒品牌复兴的根本。

timg (2).jpg

四、酒的背后,是贵州独有的酿酒传统与酿酒文明

2004年,我在“白酒业:人性、情感、文化与个性”一文中曾写到:“中国白酒的学问,就是地理和人文的学问;中国白酒的根本,就是传统和传承的根本;中国白酒的经典,就是文化和文明的经典”翻阅尘封数千年稀罕廖少的酒史文字,不难发现延续和承载白酒的关键在于文化的复兴和延续。

当机器工业文明席卷一空时,一些物件上再也无法找到“手工的味道”。这样的进步,除了是工业化进步驱动商业效应几何倍增长外,“手工的精神”和“传统的文明”正随机器取代手工而变得稀有,甚至是逐渐缺失。 白酒,假如失去“手工的技艺”和“传统的文明”不知道未来会怎样?这样的忧虑并非危言耸听。消费者的理性和日益增长的消费价值鉴别能力,早已暗示着从符号消费”到“价值消费”过渡和转型的趋势客观存在。或许在未来,没有手工和传统的白酒依然存在,但潜藏在白酒表现的传统文明会消失。这样的白酒,也就不会再有中国文化的味道。酒,依旧是酒,但白酒的说法会不复存在,或许都只能惯用全球统一的词汇,即“烈酒”罢啦

白酒,从字根上面,就掩饰不住对中国传统文明的吝啬。“白”在甲古文字形上,“象日光上下射之形、太阳之明为白”;“白”字多与光亮、白色有关,自古被称为“非黑即白”。其本意为“空无一物、 纯净无它”,引申义为“纯洁”、“纯净”、“澄宇”、“澄一”、“澄净”“清澄”等意;在古老中国文化的字典里,“白”也被泛指“酒杯”。从“屡读屡叫绝、辄拍案浮-大白”见《虞初新志》到里巷饮、飞觞举白”见左思《吴都赋》注释为:“行觞疾如飞地。大白,杯名,有犯令者举而罚之。” 可见“白”与“酒”的源远流长。于是,一种起源于中国农耕文明,以五谷、 杂粮经传统发酵工艺酿造的酒精饮料被称之为“白酒”,一、与“酒”的纯洁、清澄、透明本身有关,即一种纯净无它的酒精液体,二、与酒杯有关,即一种盛满杯的饮酒习俗和行觞酒令。“白酒”,是中国人独创“精神语言”,被专家学者誉为“四大发明”之外的“中国第五大发明”。酒,中国文明集大成者之一。一部中国酒的历史,近乎于一部中国古文化史。据考古资料证明,人类酿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六千年前。酒,从最古老的殷墟甲骨文开始,就如同人的血液一般,渗透在中国文化的脉络里和中国文化的血统中,被深深地烙上“中国文明”的字符。无论是从《诗经》到《楚辞》的字里行间,还是从先秦诸子散文到唐诗宋词的语言文字里,在纸香与墨香的融合之上,始终飘散着酒的芬芳,令人微醺陶醉。关乎于酒的起源和掌故,见诸报端,不为鲜见。

微信图片_20190402131308.jpg

     如果要问什么是“酒文化”?概言之,不外乎是与酒相关的生活元素而已,即“酒史”、 “酒论”、“酒文”、“酒艺”、“酒具”、“酒饮”、“酒俗”、“酒礼”、“酒德”、“酒道”等,如此这些与酒相关的时间、故事与人物交相辉映的智慧结晶。浩瀚的酿酒文明、饮酒传统和行酒习俗,早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姑且不论“酒的起源”,也不说“酒的文化”,白酒文化的客观存在,为中国白酒业的承续和发展奠定了文化渗透力和影响力。酒文化,不完全是一个依附在酒表面的文化因子,更是深藏在酒内涵的品牌基因。这个基因,是区别于其他蒸馏酒的根本,是中国白酒想象未来全球市场竞争的关键要素。

     如果要问什么是“酒文化”?概言之,不外乎是与酒相关的生活元素而已,即“酒史”、 “酒论”、“酒文”、“酒艺”、“酒具”、“酒饮”、“酒俗”、“酒礼”、“酒德”、“酒道”等,如此这些与酒相关的时间、故事与人物交相辉映的智慧结晶。浩瀚的酿酒文明、饮酒传统和行酒习俗,早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姑且不论“酒的起源”,也不说“酒的文化”,白酒文化的客观存在,为中国白酒业的承续和发展奠定了文化渗透力和影响力。酒文化,不完全是一个依附在酒表面的文化因子,更是深藏在酒内涵的品牌基因。这个基因,是区别于其他蒸馏酒的根本,是中国白酒想象未来全球市场竞争的关键要素。

微信图片_20190402131340.jpg

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已有0条评论

发表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