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白酒企业围绕所在地的地理特色和品牌历史发展打造形态丰富的工业、文化游项目正成为一种风潮。这些项目在各地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以及文化创意园政策的驱动下形成了白酒品牌和地域资源有效结合的发展态势,而且这一领域也是区域龙头品牌和大型名酒企业共同角力的战场。
让我们把视角转向天津,这片充满历史底蕴和厚重文化传承的土地,一直都是白酒品牌争夺的焦点市场。近年来,随着酒业行业深度调整期的结束,在整体复苏趋势的拉动下,天津本土品牌也迎来了新一轮复兴期,在这一势态中,天津衛酒集团依托多年来的品牌深耕策略和企业规模的扩展,在其中扮演着领军者角色。
在先前芦台春生态园和酒客栈的基础上,衛酒集团通过加码芦台春酒博园建设,以及4A级旅游景区的配套打造,正构建起属于天津白酒的“产区后花园”——芦台春文化博览园。
“小产区”的大梦想,羽翼渐丰伴品牌高飞
天津虽然是中国白酒重要的消费市场,但本土品牌及产区建设在全国范围内还未能掀起重要声浪。即便如此,立足本土市场,并拥有“坚守品质”口碑的芦台春酒业,却在负重前行中担负起“天津白酒后花园”建设的重任。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建设,如今的芦台春酒业,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是一家集产品研发、酿造、销售和自营出口权资质为一体的综合型酒类生产企业。随着2017年衛酒集团的建立,将进一步开拓以传统酒品酿造为主体,兼营文化旅游、生态餐饮、商务酒店及老年养护产业,不断延展企业经营外延,构筑品牌优势,力求持续发展。
近年来,围绕如何发扬天津白酒文化,并让“津门老字号”的招牌更加响亮,衛酒集团投资建设了芦台春文化博览园,通过大量的消费者体验和互动活动,逐步完成新时期下品牌力的积聚和口碑塑造,这一举措正好融入了当前白酒后花园建设浪潮,从而为其构建起未来品牌持续发力的底气和活力。
在行业专家看来,酒文化旅游景区的兴起,一方面源于过去十年黄金发展期内行业的良性成长,使许多酒企赢得了产区打造实力;另一方面则是经历深度调整期后,酒企意识到产业转型和品牌长久发展的重要性。显然,衛酒集团正是意识到了产区打造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提前布局并勾勒出一幅让人期待的品牌画卷。
塑造差异化竞争思路
利用工业游建立品牌朋友圈
一般来说,为了突出品牌的差异化与个性化,工业游的规划建设必定要围绕景区游,配套开展深度体验项目与品牌主题活动,对此衛酒集团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定下长期发展目标。
在既定战略中,衛酒集团旨在通过调整发展思路,整合现有资源,以自身产业为支撑,以地域人文为依托,以弘扬优秀文化为主题,建设“工业旅游示范企业”,另外依托地域历史文化展示、酒文化游览体验、多门类艺术交流、生态美食服务等相关设施的建设与运营,展示地域人文及产业亮点,活跃地域文化交流。
而这一切,在之前的“衛酒文化节”上便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以集团全新品牌衛酒的诞生为契机,再次加码工业游内涵,将更多的消费者请进来,整个活动以弘扬中国白酒文化、彰显古镇风采,使参观者在“旅游休闲” 中感受整个衛酒集团的文化氛围,进而也和其他白酒品牌形成差异化态势,因此品牌专属“文化节”这一互动形式未来或还将继续上演。
未来,随着DIY美酒、参观“酿酒主料高粱生产基地”、恒温地下酒窖“中华第一窖”以及国家权威机构认可授权的白酒实验室(全国第六家酒类实验室,通行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等项目将进入天津乃至全国消费者的旅游攻略。我们可以设想,随着衛酒集团打造的工业游项目日趋完善,并且逐步制定流程式的参观游玩线路和品牌文化传播。这种贯穿全年的深度体验活动将企业和地域文化紧密融合在一起,产生深远的记忆联想。未来提及天津特色的旅游项目,人们会自然地联想到参观芦台春文化博览园,还会对天津本土白酒产生自我认同和骄傲感,从消费者培育角度来看,这样的心理认同将为品牌的粉丝粘性起到聚合作用。
从更大的格局来看,以衛酒集团工业旅游传递品牌文化和地域文化,是“酒旅融合,文商互动”的重要联动机制。从而丰富企业文化内涵,拓展产业运营外延,提升企业的文化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劳动就业,进而拓宽企业发展空间。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