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结果公告的出炉,标志着汾酒集团国改以来集团资产注入、引入战投华润、实施股权激励的“三重奏”已顺利唱响。而从独家担纲山西省国资国企改革排头兵,到集团整体上市奏响序曲,汾酒给整个行业打造了一个老名酒复兴的样本。
在签下令行业震惊的“军令状”之前,汾酒身处的境地是这样的:2016年营业收入仅44亿元,在白酒行业排行老七;渠道层面与同等名列五届“中国名酒”的茅台、泸州老窖相去甚远;此外,彼时与复苏、调整论调相依为命的白酒行业,也很难给酒企许下一个确定的美好愿景。
偏偏就是在这样几乎不占天时地利的形势下,汾酒子弟们签下“军令状”,让行业分明看到与此前两条血量相差甚远的体能槽,而最终的结果,则是在挤压式市场中硬生生杀出一条血路。从发展势头颓唐到如今的如日中天,汾酒的确值得行业点赞,而国改“三重奏”的顺利奏响,汾酒给了行业更多的期待。
“军令状”提前兑现
汾酒在两年内挑战了行业人士的想象力极限。
“军令状”的最终结果需要至2019年年底才能水落石出,但想不到头顶“汾老大”光环的汾酒竟然会提前并超额完成净利润指标。此外,承载着品类复兴的希望,汾酒已将这段光辉岁月载入清香型白酒的发展史册。
从经营目标考核目标来看,汾酒集团三年酒类营业收入增长目标分别为30%、30%、20%即增长202.8%;利润增长目标分别为25%、25%、25%即增长195%。而事实上,从签下军令状到现在,作为酒类营收主力军的汾酒股份公司两年实现净利润增长240%,远超目标值;营业收入两年增长超过202.13%,与目标值毫厘之间,再加上一季度增长超过20%,业绩层面的汾酒可以宣告圆满兑现“军令状”。
此外,依据公司政策倾斜,汾酒2019年加速拓展省外市场并提出“过长江、破华东、占上海”的战略目标,直接将“行走的汾酒”进行全面升级。从消息人士反馈的信息来看,汾酒目前省外市场营收占比已经超过省内市场,而随着2019年年底整体上市这个关键时点的迫近,外埠市场对汾酒集团关注热度不断攀高,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渠道对汾酒的更多认同。
从产品层面来看,“骨子里的中国”青花汾不仅是汾酒阵营中功率最高的加速器,还能以此策动塔基产品玻汾,来共同推动中间产品老白汾等的水涨船高。而得益于品牌价值的提升,汾酒产品溢价能力得到保证;此外,营销战略中对价格的“小步快跑”策略,直接使得汾酒在品牌价值端获得了领先不可逆的优势支撑。
集团上市进行曲
军令状除了对业绩的考核,还明确提出三年内推进集团整体上市及员工持股试点,汾酒集团此前也承诺于今年六月底前制定管理层股权激励计划。5月10日晚间,山西汾酒关于2018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结果公告出炉,汾酒再次超预期提前完成规划。
国改“三重奏”的有序展开为集团整体上市铺好了路,汾酒集团也由此奏响上市序曲。
一年多以来,汾酒股份公司先后收购山西杏花村国际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酒业发展区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山西杏花村义泉涌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等集团公司资产;与此同时,汾酒集团陆续剥离文化商务中心和体育产业。显然,与关联方集团公司发生的交易行为,在进一步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扩大和扩展销售渠道之外,汾酒还能减少公司的同业竞争,优化内部产销链条。
而汾酒集团与华润达成的“三台三共”共识,双方将创建平台、搭建舞台、构建站台;并实现资源共享、市场共建、未来共赢。汾酒借助华润进行渠道触角的延伸,也于近期在渠道端得到证实。
据消息人士透露,华润在此间扮演着“平台商”的角色,主要在加大汾酒空白市场的运作发挥积极作用,而由于华润的战投,也使得汾酒在市场薄弱区域与华润进行渠道和资源的积极协同。尤其是在华东、华南市场,汾酒产品已逐步导入华润超市等现有渠道,这一点在上海、江苏、浙江、香港市场业绩的超预期增长已经得到好的印证。
时间进入4月以来,无论是山西省委书记骆惠宁在山西全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大会上,对汾酒集团整体上市提出“不把补考的任务留给后来人”的高要求;还是近期山西省国资委、山西省金融办联合全省金融机构负责人赴汾酒集团调研考察并强调汾酒要以整体上市为契机,进一步优化股权和资产结构,提高公司整体集中度和竞争力的“后置期望”;再加上汾酒集团董事长李秋喜也在多个公开场合,纲举目张地对整体上市进行了自信地表达。综合一切现象来看,年底实现整体上市的预期,按照汾酒一贯的行事风格,可能还会提前实现。
名酒复兴的“汾酒样本”
军令状完全兑现的背后,是汾酒品牌复兴瞄准的后百亿时代。
伴随商务消费崛起、民间消费崛起以及消费分级加剧,品牌知名度高、产品品质过硬、营销内容丰富、资源配置良好的名优白酒企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时期。与此同时,马太效应凸显,名酒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发展优势也得以逐渐突显。
在此背景下,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汾酒、西凤等“符号”已经并不仅仅只代表着一个产品品牌。因此,在一开年以茅台为首的名优酒掀起的品牌瘦身运动中,行业见证了以资产、产品、技术为纽带串联起来的名酒品牌集群颜值的重新打造。
汾酒集团的整体上市不仅仅是山西省国改的一个样本,也为整个白酒行业集团与股份公司的协同发展提供了一份可执行方案。而有关汾酒品牌复兴近几年的模范作用,不妨来听听同行给汾酒送上的赞誉,在那洋溢着惊叹的字里行间,或许潜藏着关于“汾酒样本”的打造之道。
4月中旬的第八届中国白酒6+2峰会上,茅台集团董事长李保芳盛赞汾酒锐意改革的意识、大刀阔斧的改革力度以及领跑行业的发展速度。有趣的是,当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关键词“李保芳 汾酒”时,发现李保芳在近几年与汾酒的交集中,除了因国酒商标风波产生的飞鸽传书,几乎全都是诸如此类的漂亮话。
而事实上,以复兴为目标,自从汾酒集团国改以来,自上而下国改深化激发经营活力,自下而上内外兼修推动产品结构升级、渠道扩张以及营销模式改善,李秋喜掌舵下的汾酒都在助力集团化集群的颜值重构。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在集团贴牌产品与假冒伪劣产品大行其道时,汾酒坚决出手删芜就简、激浊扬清,保证了市场产品品牌血统上的同根同源与强烈的辨识度。此外,在“大国梦”时代,汾酒将“中国酒魂”这一品牌标签持续强化。并打出了“青花汾酒,骨子里的中国”的旗号,将中国品质、中国气派、中国精神融会贯通,并在众多国内外热点事件和重大活动中不停宣贯传播。
显然,弥散着雄浑品牌气息的杏花村陌,正成为这一老品牌展翅的梦想之地。也基于此,李秋喜在今年的公开场合多次表态,“在行业内敢于以复兴作为战略的只有汾酒,现在的汾酒,比任何时候都有能力和信心也更接近汾酒伟大复兴的目标”。
“‘军令状’的完全兑现是大概率事件,汾酒当下的动作已经瞄准了‘后三年’。”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资深观察人士对快讯君说到。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