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跌落“名酒”神坛,几度易手的“酱香武陵”复兴路漫漫

糖酒快讯 + 关注 1个月前
导读:走进湖南武陵酒有限公司的陈列室,一瓶瓶或古朴或文艺或典雅的样品酒,烙上了武陵酒发展的时代印记。

1.jpg

春夏之交,草长莺飞,绿柳成行。站在武陵厂区旁的小区,向远处眺望,心相印母公司恒安集团旗下工厂高耸的烟囱和脚下武陵的“无烟酒厂”形成巨大的反差,简陋的厂区很难让人将这里同名声在外的“十七大”名酒之一联系在一起。

下午工作时间,一群身穿武陵酒工作制服的中年人在门口愉快的聊着天,他们的左边是上着锁、布满灰尘的武陵酒体验馆,右边则是一脸紧张的酒厂保安员。从侧门往里面望去,长满青苔的后院让人难以感受到酒厂的勃勃生机。

2.jpg

30年前的第五届白酒评酒会上,武陵以酱香最高分荣获金奖,与茅台、郎酒一道,成为当时的中国三大酱香名酒,“茅武郎”的称号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流传的。30年后再回首,仅600吨年生产(根据2018年衡水老白干年报披露)的武陵和茅、郎动辄上万吨的产量所形成的鲜明对比,难免让人感到唏嘘。

3.jpg

发稿前,快讯君就产能、产品、市场状况以及生产情况曾致电武陵酒业,电话另一头很礼貌的给出了“不知道、不清楚、不方便回答”……

环保“急先锋”,“无烟酒厂”年产竟有2个亿

“虽然挨着酒厂,但我们这没啥酒糟味,房价便宜环境好”,武陵酒厂旁边德山生活湾的销售人员向快讯君这样推销自己的楼盘。

漫步在武陵厂区周围,很难闻到其他酒厂普遍存在的酒香,也不见高耸入云的烟囱。当地人说:“武陵酒厂生意挺不错的,来自各地的卡车,一辆辆排在那里,装卸工用手推车一车一车地往卡车上搬酒。”

4.jpg

对于酒厂不冒烟,在附近开餐饮店的王先生说到,“武陵酒在被联想整合以后,就弃用了原来的燃煤锅炉,改用天然气锅炉,所以确实有几年时间没见到烟囱冒烟了。废气、废液都改排下水道。过去气温较低时,可以看到酒厂外的下水道井盖冒蒸汽,酒香弥漫着整条马路。”

根据武陵母公司衡水老白干2018年年报显示,武陵于2006年年底用燃气锅炉替代了燃煤锅炉,锅炉废气排放符合《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表2标准的要求,可以直接排放。

5.jpg

按照武陵此前公布的业绩显示,2018年其销售收入在2亿左右,其中仅长沙市场就实现销售收入5000万元,这种规模的销售额,按理来说产能规模应该也比较大,相应的排污量也应该会增加。

但此前公布的资料却显示,武陵的排污总量比较少,排污的主要技术指标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针对这一问题快讯君专门致电了武陵有关部门,但对方并未就此给出明确回应。

6.jpg

以长周期、低出酒率的酱香产品为主的武陵,其废弃物排放如此之少,可谓酒业“环保先锋”,让人不禁思考武陵是不是采用了什么“黑科技”,才能实现每吨酱酒如此低的废水、废气排放量?

“魔幻感”十足,酱香酒企畅销单品竟是浓香!

通过走访快讯君发现,在武陵所在的常德市,当地消费者对武陵的认知主要还是集中在中低端,据常德华润万家的工作人员介绍,他们这里武陵销量最好的两款产品分别是168元/瓶的浓香型洞庭春色和124元/瓶的酱香型武陵酒。而在商超和餐饮店中30元/瓶左右的兼香型小武陵“和”更受消费者的青睐。

7.jpg

相关资料显示,武陵酒主要生产酱香型白酒,设计产能和实际产能都是600千升。但在衡水老白干2018年年报里却显示,去年武陵生产了809.67千升白酒,超200千升的差额让人摸不着头脑。

8.jpg

而在酿酒原料上,武陵酒也存在诸多疑点。走访中有养猪专业户透露,起先他们还想去这家酒厂拉点酒糟回来喂猪,后来发现这家酒厂粮食买的少,酒糟根本不够分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相关公告显示,武陵酒近几年的毛利率在至少70%以上,如此之高的毛利率在行业中并不多见。但在如此高的毛利率背后,武陵仿佛并没有建立起足够支撑这一毛利的产品体系。

9.jpg

10.jpg

实际上,在武陵的大本营市场常德乃至长沙,不论是步步高这样的大型连锁超市,还是街边的便利店和餐饮终端,武陵的主要销售价位基本在200元以下,其高端产品武陵·上酱、中酱基本见不到身影,武陵·少酱也只有少数店铺有陈列。大润发的工作人员表示,消费者对本地高端酒的需求量并不高,同等价位往往更愿意选择泸州老窖或者酒鬼酒,武陵的高端产品在他们这里走得并不好。

11.jpg

原酒来源扑朔迷离,酱酒成本不到23元

翻看武陵2017年1-9月的销售数据,资料显示其销售单价为193155.53元/千升,折合96元/500ML,再除去76.81%的销售毛利率,可算出武陵的生产及运营平均成本约为22.26元/斤。如此低的生产+运营成本在业界十分罕见,如果全是酱香产品,这一数据则更难理解。

12.jpg

此外,在武陵生产资质的相关介绍中,武陵酒并没有注明拥有浓香型白酒的生产能力,长期以来武陵一直主打的也是酱香型,但在流通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却是武陵的浓香和兼香产品。终端商赵女士透露,“在常德,很多人都不知道武陵是酱香起家,只管喝,跟买洋河一样,只知道梦之蓝好,不知道梦之蓝还有等级之分。”

消费者刘先生说,“常德的酒水消费主流还是浓香,为了抢占市场,武陵酒进入新世纪后也生产浓香型白酒,本地销量最大的武陵浓香就是‘洞庭春色’,但是感觉不如刚上市那会儿好喝。”

13.jpg

“不生产浓香酒的武陵有很大可能在当酒水的‘搬运工’”,据知情人士透露,武陵的浓香型和兼香型酒应该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此前在丰联的安排下,曾接收了一部分文王贡、孔府家和乾隆醉调配过来的基酒;二是此前曾采购了部分来自泸州的浓香酒和茅台镇的酱酒;三是采购了部分食用酒精。但是,这样的做法主要还是集中在联想时期,进入老白干当政阶段后,有没有进行过类似的做法,还有待厂家方面的回应。

14.jpg

而相关资料也表明武陵酒近几年的采购粮食量呈逐年下降趋势,而外购原酒和酒精的占比却在稳步增加,当然因为衡水老白干2018年报中并未显示上述内容,该年度武陵是否采购了原酒和食用酒精我们不得而知。

15.jpg

(超高的产能利用率)

此外,武陵酒的制曲能力有人提出质疑。根据资料显示,仅2017年前三个季度武陵酒就采购了大曲382.54吨,如此高的采购量让人哑然之余,也不得不对其酒质的稳定性产生怀疑。

按照酱酒的酿造工艺,基酒酿好后一般会存放4到5年,即便武陵2018年后不再采购大曲,但未来三年内其所生产的酱酒依然是在用外来曲,而这又势必会影响产品的品质。白酒泰斗曾祖训曾在公开场合表示,酒企如果没有自行制曲的能力,仅靠外来采购很难确保生产出的基酒前后稳定,长期外购大曲也很容易受制于人。

命途多舛的“名酒”武陵

作为1989年“国评”评选出的“17大名酒”,武陵酒的起点并不低。

武陵人酿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先秦时,武陵已有“元月元日饮春酒”的习俗。五代时,这里以崔氏酒家所产之酒闻名,有诗为证:“武陵城里崔家酒,地上应无天上有。”1952年,常德酒厂在崔家酒坊旧址上建成,所产之酒谓之“武陵酒”。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武陵酒与茅台结下了不解之缘。因为毛主席两度返湘长住,党和国家领导人也经常到主席家乡参观,作为接待专供的茅台酒供不应求。为此,当时的湖南省革委会决定在当地酿造一款与茅台口感、品质相当的接待专用酒。

常德酒厂因与茅台酒厂接近的地理纬度、自然环境脱颖而出;不仅如此,时任常德酒厂厂长鲍沛生与茅台酒厂技术副厂长季克良还是无锡轻工学院(现江南大学)的同班同学。

发展主席家乡酒业义不容辞,鲍沛生带领的攻关小组,改造多项工艺,在传承古法的基础上推陈出新,1972年,师法茅台、个性鲜明、细腻优雅的酱香武陵酒应运而生。酱香武陵酒随即成为常德酒厂的当家产品,20世纪80年代,酒厂更名为常德市武陵酒厂。

在1979年、1984年第三届、第四届评酒会上,武陵酒均获银质奖,然而酒厂并不满足于此,第四次评酒会后,酒厂工人再接再厉,在1989年的第五届白酒评酒会上,武陵酒以酱香最高分荣获金奖,与茅台、郎酒一道成为中国三大酱香名酒。

虽获名酒称号,但并没有壮大武陵酒品牌,第五届评酒会荣获金奖,似乎成了武陵酒的巅峰,之后的武陵酒,经过了多轮易手和改制。

在联想收购武陵后,因为管理混乱,亏损严重的武陵不仅没有给联想带来收入,反而接近崩盘。直到2014年后“IT大佬”浦文立带领20多人的团队入驻,采用休克疗法砍掉所有经销商,用短链直销模式改造武陵,武陵才逐渐扭亏为盈。

但大刀阔斧式的改革也触及到了不少人的利益,在短链营销启动之初,外乡人浦文立就收到了当地一些人的人身安全威胁,感受到了湖南人的“霸蛮”气势。

虽然这两年武陵在新的管理团队的带领下有所起色,但想要实现复兴依然任重而道远,毕竟武陵酒已经被大众“遗忘”了较长一段时间,一朝一夕之功很难彻底改变这个老名酒品牌衰微的命运。

16.jpg

此外,虽然目前白酒行业处于名酒品牌崛起的时代,但同时也是白酒品牌固化的时代,武陵错失了“黄金十年”的发展机会,又在行业调整期遭受重创,导致现在仍局限在常德和长沙部分地区。

调整磨合期已过半,老白干整合丰联成效几何?

对于武陵及丰联旗下其他几兄弟而言,能够成为“河北王”老白干的一份子纯属意外。自2002年首发上市后,老白干鲜少进行资本运作,仅在2015年末通过增发募集8亿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

一直以来,老白干采取的都是高广告投入、低利润的模式,维护自己“河北酒王”的地位,主要销售区域也集中在河北。而丰联在此前寻求买主时,优先接触的也是古井等净利润较高徽酒企业。

实际上,丰联在收购武陵等四家企业后,整合效果一直不理想,2014年和2015年合计亏损超过9个亿,一直到2016年才实现了1455万净利。因此当老白干收购丰联的消息爆出时,不少行业人士也为老白干捏了一把汗。

因此,当初在收购过程中老白干还专门与丰联酒业签署了《业绩承诺及补偿框架协议》,要求丰联酒业2017年度的承诺净利润需达6676.6万元;2018年除承德乾隆醉外,丰联酒业的承诺净利润需达4687.12万元;2019年除承德乾隆醉外,丰联酒业的承诺净利润需达7024万元。如果丰联酒业在任一会计年度年末累计实现的净利润数低于承诺标准,原来的大股东需就净利润差额用并购交易中所取得股份对老白干进行补偿。

白酒营销专家蔡学飞对曾此表示,酒业宏观环境利好的背景下,业绩增长对于老白干而言属于一个好的开头。但老白干和丰联酒企旗下4家酒企仍在调整期和磨合期,老白干在整合的过程中仍然面临潜在风险。目前4家酒企属于地方弱势酒企,业绩正处于止滑阶段,产品及品牌均偏向低端化。而丰联酒业扣非后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仅为5000万元左右,整体业绩表现一般,发展前景仍需要谨慎观察。

“从企业内部而言,老白干需要妥善解决酒企间快速整合、原有高层权责分配等问题;从外部环境而言,行业消费升级推动品牌化发展步伐,但老白干自身的中高端品牌十八酒坊还不够强势,当下想要带动4家酒企实现快速增长会比较吃力。”蔡学飞讲到。

幸运的是,从目前情况来看,老白干对丰联的整合初步见到了成效。根据今年4月26日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发布的《关于丰联酒业业绩承诺完成情况的专项审核报告》来看,2017年和2018年丰联均超额完成了业绩承诺,也让原来几个大股东的松了一口气。

而从老白干的整体业绩来看,收购丰联也是一笔划算的买卖。老白干收购丰联并表在2018年的第二季度,从2018年老白干的财报来看,丰联酒业帮助老白干实现整体营收上涨。2018年,老白干板块实现白酒营收23亿元,同比增约3%,但丰联酒业第二、三、四季度贡献营收9.88亿元,并表后推动老白干整体营收增长约41%。

不过相比之下老白干自身的业绩增速却有点尴尬。2018年老白干自身营仅增长3.3个百分点。2014年到2017年,老白干营收从21.09亿到25.35亿,年均复合增长率仅为6%,远远落后于同列白酒企业增速。按照这种增速,老白干的百亿营收目标实现起来并不会很快。

综合来看,老白干通过并购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业绩的增长,但是考虑到其并购对象实力较弱,想要实现全国化和高端化最终还是要靠老白干自身产品。

同时,虽然丰联旗下几家酒企近年来有所增长,特别是武陵还喊出了在2020年—2025年内,企业将达到10亿元以上销售规模,冲击湖南白酒行业第一的位置,但在行业竞争加剧,马太效应加强的情况下,这样的目标能否实现,还有待考量。

关于老白干和武陵酒业的现状,您有什么样的观点?快讯君文末等您留言……

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已有0条评论

发表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