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个有故事的美丽村庄
最近,“学习强国”上的一篇文章《山西汾阳贾家庄:一个满是奋斗故事的乡村》,在酒圈朋友圈中热传开来。为什么一个在山西之外不曾听说过的小村庄,却受到这么多行业朋友的关注和转发?,难道是触动了大家内心深处对乡村宁静生活的那份向往?“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的确,乡村是记忆,乡村是内心深处的那湾质朴的安宁,是割不断的血脉,情脉,文脉……不禁想起了余光中先生的《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
这里充满文学的气息和灵气,被誉为“人民文学家”的马峰在这里创作了《我们村里的年青人》,著名词作家乔羽的《人说山西好风光》就是歌唱的这里。难怪,莫言、余华、苏童、阿来、格非、韩少功、李敬泽、欧阳江河等一批文学大家3月会聚首贾家庄,回望乡土,重寻文化乡土之根。
有幸,去年到过贾家庄,确是一个能够让人记住乡愁的地方。除了泥土气息,蝉鸣蛙声,良田庄稼,曲径林荫……她还以自己的方式讲述着发生在这块土地上的感人的奋斗故事。从“有女不嫁贾家”的贫穷落后小村庄,成为今天的响当当的亿元村,成为乡村振兴的一面旗帜,新农村建设的先进典型,书写了贾家庄三代人的艰苦奋斗史。那份待人的质朴、对村民的担当和对事业的执着,是贾家庄人给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
村广播正放着《在希望的田野上》,嘹亮歌声,在村里久久回荡。
02
在希望的田野上
第一次听说贾家庄这个名字,缘自两年前在一次春糖期间的酒缘。三月的成都,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也是酒行业最大盛会的打卡地。记得,那天有点小雨,中午参加一个行业知名专家T老师组织的一个饭局,高朋满座,大咖云集。席间一位黑黑的中年汉子引起了我的注意,心里嘀咕他好象不是酒圈人?
后来,酒过三巡,大家都称赞酒质很好喝,都没怎么听说过这个品牌。这时,那位中年汉子介绍到,他是贾家庄酒厂的负责人,这酒就是贾家庄生产的,村里有个多年的酒厂,酒好,但没有卖好。这是我第一次听说贾家庄,也是第一次喝贾家庄酒。后来,手机上百度了一下,好家伙,“建国以来农业战线的一面旗帜”、“全国4A级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中国最美生态旅游村”“全国文明村”等一大堆荣誉称号,贾家庄原来是这么牛X的一个村子!
贾家庄生态园
“酒好,没有卖好”,多么实在的一句话。什么逻辑?难道酒好也怕巷子深?在酒行业中很多新创品牌往往“术”有余而“道”不足,各种炫目的营销手法与促销玩法,可谓一天一个,绝不重复,但是大多昙花一现,好景不长。难道坚守品质就错了?后来细想,白酒经营本质上是品牌经营,白酒消费更多是品牌消费,这需要除了优质的品质背书外,还需要赋予品质外化的品牌文化,触及消费者心智的品牌文化与品牌故事,同时还要找到契合企业自己特色的一套营销模式和实现路径。
山西,中国清香型白酒的主要产区,汾酒是龙头。山西市场,清香天下,汾酒绝对强势,既是有效阻击外来品牌的一座屏障,同时也是众多地产品牌无法超越的一座大山。正如一位行业专家所言:在山西,不做清香没有未来。在这样的品牌竞争格局下,同处汾阳清香名酒带的贾家庄酒正在探索一条自己的成功之路——“中国庄园白酒”。
的确,近两年,酒庄概念在白酒行业中掀起了一股热潮。四川郎酒,广东石湾,湖北石花等企业在打造酒庄方面是行业中做得比较有名的。郎酒汪老板提出要用十年时间,打造郎酒庄园,以时间换空间,其核心是坚守品质战略。
英雄所见略同!千里之外的山西贾家庄,更具庄园白酒的气质,五平方公里满眼苍翠,十里路外杏花飘香,绿色生态,传统工艺,匠心酿造,正如贾家庄酒厂的王厂长的一句自嘲话:“即使我想省点,可是老百姓不答应啊!”多么纯朴的一句话,体现出了从每粒原粮到每滴酒,那份对品质的坚守和执着,农村人总是这么实诚,这只是千百个贾家庄人中的一个的真实写照。
庄园白酒,除了是品质的象征之外,会否成为下轮白酒品牌竞争的新赛道?互联网巨头企业阿里、腾讯能够一直强大领先,关键就是善于布局赛道,抢占赛道,只有提前布局赛道,才有希望赢战未来。白酒行业也不例外。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十多年前,也是在山西这片土地上,当时也有一个白酒品牌,默默无闻,它就是汾阳王,但是有一个叫郝鸿峰的小酒商却愿意在汾阳王上拼搏一把,后来的结果大家都知道,汾阳王如日中天,成为山西白酒第大二品牌,创造了酒业的一个奇迹,郝鸿峰也从山西酒界的一个小酒商成长为大酒商,后来还创建了酒仙网,成为中国酒类电商的领军人物,实现华丽转身。
也许,下一个传奇,就在你我中间,就在不远的将来。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
“人说山西好风光,杏花村外贾家庄,朋友来了喝美酒,喝完美酒写文章”。
生活本求一种惬意,人生就要活个痛快!
文︱潘泉
作者简介:潘泉,历史学硕士,成都尚善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白酒行业观察者,长期关注与研究白酒品牌文化与传播。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