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酒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俗话说:“无酒不成席”,无论是小型亲朋聚会,还是大型活动庆典,都离不开酒的身影。可以说,酒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酒不仅仅是作为一种物质而存在,更是一种文化象征。它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不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酒文化。
我国酒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我国酒之兴起,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中国拥有五千多年的酒文化,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自豪的事情。在古人眼里,酒是圣物,中国的饮酒艺术更是庄严的、神圣的,有着一整套的习俗和风格。从本质上说,酒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完整的酒文化既包括酿酒的原料、器具、酿造技艺等自然属性,当然,现在我们关注更多的是酒的社会属性,也就是酒在社会活动中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宗教、艺术、民风民俗等各个领域所产生的具体影响。
随着酿酒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酒的遍及,现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逐渐成为人们思想文化的观照。虽然中国酒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蕴涵,而“酒文化”一词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才首次被提出来。当时著名的经济学家萧家成先生在文章中提出了酒文化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萧先生认为酒文化就是围绕着酒这个中心所产生的一系列物质的、技艺的、精神的、习俗的、心理的、行为的现象总和。围绕着酒的起源、生产、流通和消费,特别是它的社会文化功能以及它的所带来的社会问题等方面所形成的—切现象,都属于酒文化及其相关的范围。
酒文化是以酒为载体,伴随着历史不断发展的。酒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了民族性。在中国除了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其余55个民族没有不饮酒的,并且因为习俗的差异,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酒文化,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文化特点。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酒的起源、酒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都伴随着中华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