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川酒甲天下,精华在宜宾”,中国酒都宜宾山水交错,其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为酒的酿制提供了无与伦比的先天条件。五粮液正是在独天独厚的酒产出,作为大曲浓香型白酒,五粮液有着一定的发展历史,而且在白酒有着很高的地位和知名度。
五粮液的前身本叫“姚子雪曲”,后因其以五种粮食酿制而成,于是改名为“五粮液”。宋代大诗人黄庭坚在称赞姚子雪曲时说:“得汤郁郁,白云生谷,清而不薄,厚而不浊,甘而不哕,辛而不螫”。香气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到好处,尤以酒味全面而著称,造就了五粮液的完美品质。
五粮液的五种原料为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五粮液这五种原料配方经过千年演变,最终才形成了五种原料的科学配比。宜宾紫色土上种植的高粱,属糯高粱种,所含淀粉大多为支链淀粉,是五粮液独有的酿酒原料。五粮液筑窖和喷窖用的特殊弱酸性黄粘土,粘性强,富含磷、铁、镍、钴等多种矿物质,尤其是镍、钴这两种矿物质只有五粮液培养泥中才有微弱量。土为酒之气,水为酒之神。酿制五粮液的水是曾被黄庭坚称为“安乐泉”的千年古泉水,此水清澈透明,甘美可口,富含对人体有利的二十多种微量元素,许多指标已经达到优质矿泉水的标准。在五粮液发酵过程中,传承至今的地穴式古窖池群以及五粮液独有的“包包曲”工艺起到了“中间载体”的作用。也就是说,正是通过这两个重要微生物载体,使得五谷杂粮充分发酵成为五粮液。
五粮液注重感官上的色、香、味俱全,讲究酒的内在品质——醇和厚,注重饮用后的绵长回味,它的性情柔中有刚,淡中透浓,正是中国儒家文化“中庸和谐”在酒文化中的最好体现。纵观世界名酒,每一种名酒的背后都有其所在区域、所在民族的深厚的文化背景。而上千年的文化浸润使得五粮液真正成为中国文化、中国酒文化的代表。无论是五粮液的自然生态环境、原料配比,还是五粮液的生产工艺和酒质等等,无不生动地体现了这种深厚的民族文化。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