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已经还是那个台湾,而大陆早已不是当初的那个大陆了。
五粮液火了!
此前在岛内一档节目中脱口而出“大陆人吃不起涪(pei)陵榨菜”的财经专家黄世聪,在参加8月11日另一档政论节目时,与现场嘉宾再曝出惊人言论——“大陆经济不景气,导致五粮液价格大涨”,并表示“白酒股价大涨,是内需所需,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消费者经济不景气,需要借酒浇愁”。
此语一出,被誉为宝岛专家的“逻辑天秀”,微博、今日头条等平台上,网友们借此事件挥毫泼墨,极尽调侃之能事:
@kohyemin :我想天天躺在五粮液里
@小乐哈哈哈:台湾人是要笑死我们,好继承我们的五粮液配方吗?
当然在一众笑声当中也有比较严谨评论:
@EricXM0205 :这些人真把无知当天真,说的话不觉得丢人吗?这种也算财经从业人员,太奇葩、无知、坐井观天。
表面上看,雷语频出的岛内节目越来越成为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但背后深层次则体现了当前环境媒体下,部分新闻媒体的困局以及别有用心之人对中国经济的无力唱衰。
行业道义VS流量至上
实际上,台湾媒体对大陆生活质量的“讨论”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了。在他们心目中,我们吃不起的不仅仅只是榨菜,还有茶叶蛋,冷冻水饺......
2011年台湾教授高志斌在《美食in象勇闯大陆市场发展》节目上说中过大陆百姓收入低消费不起茶叶蛋,吃不起冷冻水饺及在深圳火车站吃泡面会引来五六十人的围观。
但是湾湾媒体的公信力有多少,可能地球人都知道,真的不是口误和失误,他们在取标题和讲解方面鬼才一般的逻辑思维,仿佛将观众的智商按在地上狠狠地摩擦。
为何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抛开政治因素不谈,当前岛内新闻媒体的生存现状是重要原因之一。资料显示,目前岛内共有16家媒体,而对应的人口仅为2400万。相比之下,全美国才只有17家媒体。因为市场小,频道多,也造成了媒体恶性竞争抢眼球。
由于媒体的恶性竞争,外加网络媒体的发展,让台媒的从业者压力巨大,新闻品质越来越不堪入目。
而这也给我们带来警示,越是在这种环境下,新闻媒体就越要恪守职业操守,面对外界的纷扰,保持初心不改变努力做足内容质量才是真正的生存之道。
酿酒板块继续上扬,中国酒业仍具潜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节目火起来的第二天,A股市场酿酒板块又一次迎来了新的上扬。受到8月9日晚间,茅台集团营销方案平稳落地的影响。8月12日当天,不仅茅台上涨超过5%,一度达到1020.10元,金种子、ST椰岛等股票也纷纷涨停。
而投资市场的反应,也从侧面表明了外界对当下白酒市场的看法。
目前白酒行业量价稳健增长,格局稳定。高端酒方面,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销售额分别为2616.41万元、2283.88万元、1237.07万元,分别同比提升112.66%、136.81%、111.35%。
此外,白酒企业陆续披露2019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总体来看,均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其中,酒鬼酒2019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6亿元,同比增36%;五粮液2019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3亿元,同比增31%;贵州茅台2019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9.5亿元,同比增27%;水井坊2019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96亿元,同比增27%。
而申万宏源认为,短期波动不改板块长期趋势,对于优质的食品饮料龙头公司,核心竞争力都是来自长期品牌、品质、管理和渠道的沉淀,各主要子行业基本都已进入低速增长的挤压式竞争阶段,很多行业的格局已十分清晰,分化固化格局,龙头强者恒强。
总的来看,对于已经在份额和品牌上确立头部优势的龙头公司来讲,短期波动都不改长期的业绩增长趋势。茅台集团销售方案落地,五粮液预告中期业绩,提振板块信心,未来高端酒将继续引领行情。
对此,糖酒快讯产业研究院名誉院长、成都尚善品牌管理公司创始人铁犁表示,当下,宏观环境面临百年不遇的国际局势变化,白酒产业竞争格局也出现历史性的转变,从高歌猛进到稳步前行,从野蛮生长到精细化经营,从过去全行业、全价值链的普涨到区域结构性增长,从过去规模体量为主的硬实力比拼转向硬实力加软实力的综合较量,白酒行业已经到了下半场。
“匠人精神,产业整合,文化重构,营销创新,成为白酒企业跑赢下半场的关键。”铁犁说,格局既定,破局愈难。领先企业不可不察。
而本轮高端白酒的涨价潮,也是顺应了消费趋势的必然结果。面对目前的外部困局,内需固然是中国经济发展可以倚靠的利器,但是以勤劳为传统的中国人民,还没有沦落到“借酒浇愁”的地步。
不扯那些“天心之皓月”、“腐草之荧光”的犊子,因为善良的中国人民坚信:面对现实,那些不实的言论会不攻自破。那些唱衰中国经济、中国酒业的声音,必然会被现实的结果逐个击破,沦为“谈资”,最终被遗忘。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