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中国白酒行业,火爆异常,风光尽显,尽管其主要在国内市场销售,国外销售可以忽略不计,但登峰问鼎,雄视天下,已经是世界蒸馏酒霸主。白酒未来向何处去,不仅会影响中国市场,还可能影响世界蒸馏酒业,而对产业影响巨大的行业领袖企业,更是责任重大,其发展不仅经关乎自己,还影响产业,从莽原中一路急行而来的中国白酒与白酒领袖企业,未来应该是什么样的范儿,值得我们的深思。
繁荣的行业与落后的形象:白酒到底怎么了?
中国白酒行业表面繁荣的背后,实际的社会形象却颇有点触目惊心的。在繁荣的行业与落后的形象之间,不禁想问一句:白酒到底怎么了?
1 一边火焰一边海水:白酒的两重形象
今年以来,白酒板块集体大涨,仅上半年市值净增就超过了A股煤炭板块的同期总市值,如今白酒板总市值达到了2.6万亿元,相比年初翻了一番,而茅台、五粮液的市值增长额也都已超过2000亿元,茅台总市值更是凭借1.5万亿笑傲全球,稳居全球酒业桂冠。股价方面,白酒板更是气势如虹,在32只百元股中独占4席,板块排名仅次于电子元件和软件服务。其中,贵州茅台一马当先,最高峰超过了1200元/股,五粮液、洋河、古井贡酒股价也在100元/股以上。
股市创新高的同时,白酒价格也开启了又一轮涨价潮。当下,53度飞天茅台酒、经典装五粮液、国窖1573、青花郎等高端白酒的零售成交价格均已大幅度超过历史最高点,甚至于老百姓戏谑“一整桌价不如一瓶酒”。而不甘寂寞的次高端白酒、乃至于小瓶酒也纷纷提价,此外还有为数不少的500元以上价位段的名酒开发品牌大张旗鼓的涌入市场。一时间,让不少人有了“酒的好日子又回来了”的错觉。
无论资本市场还是消费市场,妥妥的第一行业、第一股、第一产业、第一产品。然而,视线在拓宽一点,如虹的股市与疯涨的酒价并未让白酒从政府发布的限制性产业中解禁,屡次调整的税收政策也并未向白酒展现出亲和与友好,反倒是各地政府机关发布的“禁酒令”等时不时的会见诸报端。
“庙堂之高”对白酒的态度是灰色的,而处“江湖之远”的普通大众们也未见的给白酒增加了多少彩色。且不说酒价过高、好酒一瓶难求,单是宴饮之前母亲的叮咛、妻子的担忧、个人的“胃”惧,就可见社会对于白酒的评分,更遑论高端白酒与贪污腐败之间那层说不清、道不明的“面纱”。
2 他创还是我创:谁来提升白酒的形象?
如此两重天的形象,究竟是白酒自己毁了自己,还是别人毁了自己?是白酒身于俱来的“香艳”引来的嫉妒,还是饮者的过度豪放?还是酒企老实摆财大气粗的谱惹了众怒?白酒形象到底该谁来提升?
我倒觉得白酒得先自我检讨一下,再从一做起。
首先,一个行业的健康,需要负责任的企业。白酒普遍毛利率偏高,甚至超过了LV、古琦等一线奢侈品是不争的事实,但钱多势大的就能任性胡为?用钱让媒体弯腰,就一定能得到市场的正面回应和消费者的善待?
其次,称王称霸就一定能唯我独尊么?试看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莫不是四方来贺的一方诸侯,但其最终结局如何?白酒之间相互恶性竞争、互相诋毁,损害的将是整个行业。就像前段时间此起彼伏、络绎不绝的“国酒”“国窖”“国井”“国粹”“国坛”,抢不赢市场,就在名字上惯一个“国”字,好歹也算“国家队”吧。所以,从这个角度,我为茅台主动取消“国酒”商标注册叫好,因为从他放弃开始,事实让他已经在我心中有了真正的国酒之实了。
再次,还想批判下那些连发酵车间、酿酒基地都没有的白酒企业、葡萄酒企业。我更惊诧于还有把药业基地当做酿酒基地的企业。至于那些什么白金酒、黄金酒、蓝金酒、紫金酒的,就不再赘述了,反正哪些是为虎作伥的贴牌道具,哪些是行业的大蠹虫,我们心里都有数。
关心企业还要关心行业:领袖者高大者还需高尚
既然提升行业形象,得从企业自身做起,那对企业而言,关心自身发展的同时,还得关心一下行业的发展。既然想当行业领袖、行业的引领者,享受更多的行业红利,那势必要承担更多的行业责任。
我们知道,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要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环境、消费者、对社会的贡献。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处于发展上升期的企业,除了搞好企业自身的发展外,可向承担起对股东、对员工、对合作伙伴等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社会责任倾斜。对于优秀企业而言,除了以上这些,还要更多的承担起对行业的社会责任,关心产业发展前景、产地打造以及其他的行业规范等。而对于领袖企业,则还要担负起回馈全社会、共建美好社会、构建产业与行业的和谐共融等责任。
既然领袖企业对于行业的影响尤其大,是行业的标杆、旗帜和方向,所以,领袖企业如何将自己头上的三分责落到实地?我觉得白酒要带“劲”,不妨学学劲酒。
早已跻身百亿俱乐部的劲牌公司,且不论销售业绩出众,带动了一大批亿万富翁、千万级企业的诞生,仅就率先将快消品模式引入酒行业、带头实验对传统酿酒工艺进行机械化和自动化改造、以“合资公司+农户”的农业订单模式推进建设原料基地以及举旗保健酒联盟等就对行业发展贡献度极高。在彰显企业社会责任、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大力支持国家教育事业、响应精准扶贫等方面同样可圈可点。有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9月,劲牌公司累计共公里慈善事业总额逾21亿元,先后三次荣获中华慈善教育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我很敬佩的那位董事长更是2019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获得者。
但我以为,劲牌公司真正伟大之处还不是以上这些。因为只要有钱、有意识的优秀企业都能完成。但行业领袖必然要承担更重的任务:树立正确意识、提升行业形象。而早在多年以前一句温馨的广告语 “劲酒虽好,可不要贪杯哟!”劲牌公司就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和引领。也正是在劲牌公司多年不遗余力、坚持不懈地推动下,行业正确饮酒观开始慢慢形成了。
近年来,行业协会、名酒企业、媒体竞相呼吁奔走的“理性饮酒周”,追本溯源,未尝不是劲牌多年的大声疾呼所引发。当然,劲牌在树立正确意识、提升行业形象的举措并非此一点,再此就不一一累赘了。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