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鲁豫皖都是酿酒大省又是消费大省,在全国白酒版图上占居重要位置。近年来,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和消费升级的双重影响下,酒业要更好的赢得市场,关键在于拿出风格特色更鲜明、内在品质更优越的产品。近年来,国井集团立足产区优势,坚持健康、风味“双导向”,在推进香型融合、提升风味品质方面做了一些大胆的探索。
万里黄河,成就一瓶国井好酒
从全国白酒发展的总体状况看,每一个名酒的孕育和发展,都与其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密切相关。美酒必依托大江大河而生。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造就了国井的自然特性。
国井集团地处九曲黄河最后一道弯 “安澜湾”湿地,有着优质的水、土壤以及丰富的酿酒微生物资源,生态优越、温湿度适中,适合超长低温缓慢发酵。立足于当地特殊的生态环境,国井集团不断调整优化酿造工艺,大力发展黄河内滩有机绿色酿酒专用粮基地,把环境特点转化为产品特色。
作为中国最为古老的行业,中国酿酒工艺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国井集团所在地高青,是中国社科院认定的酿酒业重要文化起源地之一;境内陈庄西周遗址是齐国早期都城,出土了大量青铜酒器。北魏时期,齐地人贾思勰在其编著的《齐民要术》中,系统而详尽地记载了多种制曲、酿酒的操作方法和工艺规范;唐代诗人杜甫曾游于齐赵之间,纵横游猎,开怀畅饮。国井扳倒井品牌,则源自于宋太祖赵匡胤征战立国的故事。1915年,国井扳倒井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2015年,国井扳倒井参展米兰世博会,获得“世博百年品牌企业”荣誉称号。
以院士工作站为核心,构建科研平台,夯实科研基础
基础研究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科技创新的源头。白酒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加强基础研究、瞄准应用研究、推进工艺创新。
多年来,国井集团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和科研创新,先后建立了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技能大师工作室、白酒微生物菌种库等,与北京工商大学、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江南大学、齐鲁工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开展紧密合作,跟踪行业前沿、破解机制机理,围绕白酒的香型创新、工艺创新、工艺融合展开合作,共同承担了国家“十三五”食品酿造研发项目、两个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项目,不断夯实科研根基;重点推进白酒风味物质、酿造功能微生物、白酒健康因子分析与应用等科研课题,着眼于对香型融合的推进,创立了具有全面知识产权的“国酝香”标准体系;在加强产学研合作的同时,注重自身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了一批中青年技术专家,形成了科学合理的人才梯队。
坚持健康和风味双导向,推进高端产品研发,着力提升产品品质
当前“喝少一点、喝好一点”成为主流消费理念。为适应消费者变化,白酒产业正在从传统的风味导向转为“健康风味双导向”。国井集团坚持健康因子研究和风味因子研究并重,在芝麻香、浓香等鲁酒优势香型的基础上,积极推进香型融合和香型创新;通过对芝麻香菌种群落的成香机理、典型风味物质等进行深入研究,结合自身工艺和酱香工艺进行创新融合,创立了“芝风酱韵”风格的“国酝香型”白酒品类,推出了国香国井国20高端产品。该产品具有“幽雅馥郁、诸香谐调,饮后舒适自然,空杯留香持久”等特点,为集团进军高端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品质基础。
酒业的新一轮发力,将从高质量发展开始;酒企的新一轮增长,将由企业的高质量转型起步。国井集团将坚守匠心、砥砺前行,为推动黄淮流域酒业的高质量发展、为鲁酒振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