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罗振宇“时间的朋友”的跨年演讲,时时锤击着每一个商业的细胞。2019,我太“南”了?这句红遍网络的热词,也一夜之间成为了众多在经济寒冬中的潜行者们的贴心小“棉袄”!
其实,正如罗振宇所言,难的背后,是商业模式的快速裂变,是“长江后浪推前浪”般的迭代升级!就正如,当业内外还在纠结,江小白到底是不是只会做营销的杜蕾斯时,她的营收早已突破20亿,成为了毫无争议的新场景革命“领军者”,陶石泉也顺利成章地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攀登者”......
也正如,近期一款名不见经传的“三两匠”,凭新颖的文创设计思维和强烈的视觉冲击,竟在短短的十数天预售近千万,来势汹汹的背后,我们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范致钢。
范致钢是谁不重要,行业需要他的折腾劲
70年,放在整个历史长河,只是沧海一粟。70年,对于风起云涌的中国酒业,却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名酒还是民酒,品牌还是品质的争议中;在茅台、五粮液、汾酒的浓清酱“老大”轮流做中,步入了从2002年开启的“黄金十年”。
在这个历史的高光时刻,中国酒业各路豪杰粉墨登场,有靠华而不实的包装取胜的,有靠讲故事、赚情怀志满意得的,总之,在一片“捷径”中都赚得盆满钵满。
但有一个叫范致钢的“异类”,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前一年,即酒业“高峰期”的2007年,反潮流而行之,大声喊出了“喝酒喝品质,不喝纸盒子”的“逆言”。
虽然在当时,他的初衷是担当行业品质回归的使命,倡导去掉包装喝好酒,让被吹大的白酒“泡沫”静一静、停一停,但他“喜欢折腾”的思考,还是被当时冲昏头脑的“起哄者”嗤之以鼻。
跟风?坚守?
觉得自己没错的范致钢,有点进退失倨。因为本来2008年就会受到“报复”的酒业,硬是被国家“大水漫灌”的经济政策,整整延后了四年。
2012年底,在中央“八项规定”的诱因下,白酒集体进入“调整期”。这时,他的理论也开始慢慢发芽。
而主攻年轻人市场,倡导光瓶、品质的江小白,正是在这个年代强势崛起。不知陶石泉有没有受他的影响不得而知,但“光瓶”的品质理念,两人惊人吻合。
所以说,在回答范致钢是谁这个问题上,快讯君认为,他无疑是光瓶的“首倡者”,是品类创造的“大师”。因为,据国家权威机构统计,未来,中国光瓶酒市场达千亿,是年轻消费者饮酒的首要场景之一,这离不开范致钢不离不弃的“疾呼”。
巧妙切入!他要打造“范式”风格的酱香白酒
2019年,茅台、五粮液等名酒高歌猛进的同时,大量品牌力弱小的企业陷入困境,行业“马太效应”下的“二八原则”日益明显。中小企业的路在何方?
2019年,早已进入“风口”的光瓶酒,在市场前景越来越广阔的同时,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歪嘴郎、老村长、泸小二、小村外等光瓶之王,直接展开捉对厮杀,江小白也另辟蹊径,大走自己的品质延展路线。光瓶酒的路又在何方?
爱折腾的范致钢在哪里?
范致钢没有闲着,他认为:随着消费升级的持续深入,中国白酒即将走进品质+文创的精致饮酒新时代。在当前白酒消费领域,一斤装是经典酒类的常见规格,随着新生代消费人群的主流化,小剂量包装正在崛起,但几乎所有品牌都聚焦于二两装,并形成白热化竞争。尤为重要的是目前市面热销二两装产品,已无法满足升级后的新生代消费人群对高品质的需求。
在用户逐步趋向“重质不重量”的情况下,品质好酒是前提,精致饮酒成必须。不久的将来饮酒会更讲究健康与适量,所以“少喝酒、喝好酒”将成为一种趋势。
在这种情况下,在酒桌上“三两”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对于酒量大的人来说三两是起步线,对于酒量小的人来说三两是个封顶线;而对于更多的人来说三两刚刚好,不多也不少。无论是一人独饮,两人对饮,还是三人以上的聚饮场景,通常每人饮用三两酒是最为合适的,既能尽兴又能尽量。
原来,2007年以来的范致钢,一直在寻找,一直在探求,探求一款他心中的“光瓶王”,而这也是他破局光瓶“红海”,打造三两装精致好酒的创意初衷,更是他“二次折腾”的新起点。
酱香酒热中的“异类”,但却是未来之品!
未来消费者到底喝什么酒?一直是中国酒业长远发展的“痒点”!
茅台说,男人过了45岁,肯定会更倾向于喝高品质的高度白酒,所以茅台根本不用愁未来;江小白说,年轻人喝酒需要一个全新的场景,对酒的一见倾心,胜于酒本身的属性,所以她用做饮料的方法去做酒,甚至根本不承认自己是酒。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对于茅台这样的“老大”,一语千鼎,肯定没有错,而于江小白这样的“新新人类”,从目前看也没错,而且事实上,茅台、五粮液、洋河、泸州老窖、汾酒等全国性名酒,也正用鸡尾酒大赛、开创低度化酒种等方式,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年轻化,越来越“颜价化”。
看来,范致钢“三两匠不仅仅是一款产品,更是一个满足新消费需求应运而出的新品类,白酒文创时代的精致佳酿”的梦想,并非无本之木。
另外,众所周知,中国白酒起源于古代祭祀文明,是中国上下5000年文明传承的一个重要符号。酒为粮食精华,作为五谷精魂的酒逐渐成为人类向天地致敬的标配。随着历史的演变,年轻消费者对”酒颜”的要求,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愈加深入。
中国光瓶酒专家、卓鹏战略咨询董事长田卓鹏认为:光瓶酒的兴起,某种程度上,是因为物质产品高度发达后,选择面不断加大的消费者与厂家的地位发生了转移,此时,性价比成为了一个重要参考指标。而未来的年轻人,除了性价比,颜价比更是另一项购买产品的重要参考指标,也就是说,不仅好喝,还要好玩好看。
这一新新潮流,范致钢可能也早早地有所研究。所以,在三两匠的瓶体设计中,他采用祭祀天地等仪式中常用的一种面具造型,就是一种具体表现。
据了解,三两匠的外观创意灵感源于三星堆青铜面具,集“科学、历史、文化、艺术、美感、神秘、威严”于一体,融“酒瓶、酒器、酒杯”为一身,同时瓶身通体采用了传统的黑陶技艺,从设计之初就具备了较强的文创属性,让文化立体的呈现。这是现代造型艺术对传统图腾文明的致敬,更是创造者心与品质信仰的表达。
“三两匠的文化本质,就是构建文创+品质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酒是文化载体,酒器更是文化的体现,三两匠让文化立体的呈现了,从剂量上,三两,包容刚好的份量,感受刚好的精致,喝出刚好的状态,品味刚好的优雅,基于此才有了‘二两嫌少,三两刚好’的符号。”应该说,范致钢的梦很远,也有对消费者需求的更多思考。
那么,“三两匠”将为白酒行业,特别当前热风阵阵的酱香酒带来怎样的影响和改变?快讯君文后等您留言!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