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是荒谬的隐喻。“阿尔贝·加缪在他著名的《鼠疫》之中如是写道。
值此疫情深重,人们在对疾病的焦虑和对未来的期盼之间来来回回。“疾病是荒谬的隐喻。“阿尔贝·加缪在他著名的《鼠疫》(又译作《瘟疫》)之中如是写道。
是的,荒腔走板之下,未知,这一对人类而言更甚死亡的最大的恐惧,可谓令人人自危。对于疾病本身,希望也许寄托在瑞德西韦、阿尔比多等种种称谓佶屈聱牙的药物上;而对于作为一个有机系统的人,以及他/她身处其中的整个社会来说,看似恢弘的既有范式与秩序被瞬间击碎,实则外强中干而不堪一击。
当然,面对突如其来的人祸天灾,无论是老天爷或耶稣基督,中外反应可以说不谋而合;不过,没人会当真把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神祇上。以当下而言,正如药物之于疾病,前者的研发远非一蹴而就;社会意义的重构,也在于被摧毁的联结,一点一点地重建。毫无疑问,后者的影响是更加深刻的
社会意义的重建:从“联结”开始
首先,何谓“重建”?
相信这次大家都有所耳闻、甚至亲自围观的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造的直播,上线首日便收获百万观看人数,更是在1月30日突破5000万的惊人节点。
在快讯君看来,建造它们的那些重型机械、看似重复的枯燥的工地操作,更是寄托着人们在精神上,从最先的惶恐到缓慢却不断冀望的一点一滴。“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一片又一片的希望,由此潜滋暗长。
其实,即使未在这疫情的当下,所谓“原子化社会”时代的来临,本身即为短视频的爆热提供了在宏大叙事(métarécit)当中的支持。在理解这一点之前,诸位不妨思考一个问题:作为群体性动物的人,所需要的社交究竟是什么?互联网作为20世纪以及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发明之一,意义便在于拉近了人与人以及人与信息的距离。然而越来越多的人却感到与他人的联结不断地减弱。
在西方有一个术语“information overload”(直译为信息/资讯过载),快讯君认为,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一现象:实际上,由于信息的洪流裹挟着各种碎片,早已成为了互联网的僭主,而人却在某种程度上被物化;因此,看似人与人间的联结,事实上已然异化为看起来闪闪发光碎片的链接。
人们对线上交流不再认真,各种砍价链接等简单粗暴的“沟通”倒是不绝如缕。在这种情况下,不论一段短视频的制作多么粗劣、内容多么简陋,至少“人”这一主体都得以归位,所获得的联结才引发真实的情感共鸣。
“景观社会”:从旁观到沉浸式体验
四十年前居伊·徳波在《景观社会》中即写道,“景观”这种“少数人演出,多数人默默观赏的表演”,已经成为现代人的主导生活方式。在此背景下,“视觉”作为最重要的感官的地位会进一步提升。德波还特别以媒体明星为例,将他们称之为“活生生的人类存在的景观代表”。而随着当代互联网及通信技术的更新迭代,短视频这一传播形式更是惊人地吻合了徳波的叙述。
相比于当时的“媒体明星”,而今的主播或网红在成为使人心向往之的“景观”上努力更甚。我们差不多就可以把当代生活概括为“视觉世界”,借助互联网,我们用视觉完成了对世界的感知,观察,注视,审美,窥测,每一个动作都带着“看”。你效仿的生活方式、喜欢的明星网红、追捧的审美标准,哪怕是每天都会走进的飞遍全世界都长一个样的咖啡馆/写字楼/连锁快餐店,或者聊天时常用的那几个哏或表情包,几乎都可以说是景观在生活中的体现。
因此,虽然“短视频快餐论”仍然甚嚣尘上,但快讯君认为,这一论证对应的仍然是“网红摔碗酒”的初级宣传手法。
尽管白酒工艺传统、源远流长,然而亦能溯及三千年历史的口红,也照样被李佳琦玩得风生水起。在快讯君看来,“沉浸式体验”也许就是其中的关窍:主播远非如超市引导员般念腹稿,而是多从观众的感官体验加以分析,设身处地介绍产品。超市式的“大减价“”超值套装“等音调最多令人躁动一阵,而沉浸式体验使人身临其境,心痒于产品宣传从而欲罢不能,实际上其性价比可能并不在最高。
在快讯君看来,这也是洋河找到薇娅这一级别的顶流主播的原因:极强的个人魅力能够带来极好的沉浸式体验。更何况,每个酒企都有自己独特的酿酒方式、生产工艺、生产车间、酿酒博物馆、厂区布局等等,这些都是有待开发的背景题材。
酒文化在我国文明发展史上有重要的传承,这也导致了喝酒的场景频繁出现在大部分人的生活中;但是真正见过酒企的样子,见过酿造过程的人却是凤毛麟角。而且很多酒企的位置偏远,交通不便,更增加了一分神秘感。因此,酒企自身的元素本身也可以作为稀缺的素材。
在风口上:飞得更高或摔得更快
据短视频行业媒体“短视频参谋”数据,在这次疫情之中,政务和知识资讯类的抖音账号总体涨粉最多,美食和娱乐搞笑类也是涨粉大类;相比之下,“直播带货”类因物流影响并不占有很大的优势,然而就具体内容而言,与“宅经济”相关的零食酒水饮料,包括健康养生、健身运动等产品获得大量关注,非常好卖。
在这样的热度之下,对于酒企而言,即使因疫情而无法完成直接性的“变现”,仅仅是单纯的酒类知识科普与文化展示,也会为疫情结束后复苏的购买力作下良好的铺垫;但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切忌利令智昏,“用力过猛”,否则很难不招致“发国难财”“吃人血馒头”的负面口碑。为此,各大平台也相继推出了流量和补贴措施。
2月4日,京东针对疫情期间需求旺盛的品类推出直播补贴计划,对生鲜、食品饮料、个护等品类直播进行达人补贴;而淘宝在取消天猫开工季、天猫情人节、天猫春焕新等2月活动的同时,淘宝直播的“贺新春”主题活动以及2月份的直播活动都在正常进行,平台也给予了多项站内资源和流量加持。
谈及短视频平台,尽管往往并非讨论重点,但对其选择也是企业需作考虑的一个地方。例如上线两个多月来不温不火、这次因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直播而走入大众视线的央视频APP,在疫情结束之后是否仍然能够维持这一流量,甚至成为某种程度上的“搅局者”,还很难说。毕竟,作为以用户产出内容(UGC)为重点的行业,短视频的源头所需是优质用户,而不仅仅是一次高质量内容(而且由“黑天鹅”所引发)。
正如iOS与Android、微信支付与支付宝、美团外卖与饿了么等典型“分庭抗礼”的平台-互联网-服务领域,在短视频直播行业,抖音与快手可谓牢牢占据市场的大蛋糕;而已成功蜕变全球化产品的抖音,在海外更是一时风光无两。
对于大型酒企而言,寻找合适的顶流主播无疑是首选。但对于中小体量的企业来说,即便不提投入成本的问题,若一味与大型企业“对标”寻找主播,反而容易错失受众。须知如今已成为某种生活方式的短视频,早已不是当初“土味文化”“小镇青年”的专属。毕竟,“景观”是人人都想要接近的,由此主播的受众分布或许并不能“一目了然”。比如,经过快讯君的调查,认为“口红一哥”李佳琦的受众为小镇青年的人不在少数;然而他的实际受众,以一线城市的90后-95后都市白领为主。
因此,中小酒企或可尝试在淘宝、京东等电商的短视频平台寻求推广。相较于抖音、快手,它们的用户黏度没有那么高,但凭借电商平台自身的用户数量、分布以及“一站式营销”的优势,在前期的亮点往往更加突出,非常有利于对受众画像的描绘。当然,若可借助如糖酒快讯这样极具影响力的行业媒体,则可兼顾短视频的用户粘性与传播度,应该说是性价比最高的选项之一。
来源:糖酒快讯
编辑:王娅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