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白酒产销大省“家长”交卷了!

自1月23日以来,新冠疫情在全国范围内扩散传播,在促使人们过了一个宅家的春节之后,对经济领域的内的各行各业都造成了不同程度商的影响。对于酒业而言,春节是传统的营销旺季,过年期间的走亲访友,家庭聚会是酒水消费的重要场景。但是在疫情的影响下,这一传统消费场景的暂时失位,对于酒水行业而言,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截至目前,中国酒业的生产企业还没有实现全面复工复产,流通企业更是艰难,库存、现金压力、需求阻塞等不仅直接影响各地酒商,因为是产业链的关键一环,对上下游的影响也快速的传导开了。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酒水行业的“大家长”,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难题,又该如何扮演好协会应该具备的角色呢?
河南历来都是酒业重地,也由于地缘关系,河南成为了本次疫情的“重灾区”,根据国家卫健委披露的数据,截至日前,河南省共有1272名确诊病例,因此河南酒业受疫情影响非常大。
据河南酒业协会熊玉亮透露,整个河南酒业的现状为:生产销售基本停止,目前复工的不多,烟酒店几乎没开业,流通渠道基本停止,没有消费场景,经销商库存增加(压库),几乎没有消费,生存经营成本上升,现金流、工资、房租问题……目前整体论调十分悲观。
面对这样的现状,作为河南酒业“大家长”,河南省酒协积极筹划对策,熊玉亮也介绍了他对于此次疫情的观点,此次疫情对整个河南酒业影响巨大,大家都在期待着疫情结束后的报复性消费来临。但是在熊玉亮看来,报复性消费是不会来的,因为疫情之后,因为疫情给消费者带来的经济收入的影响以及生活健康观念的影响,这种报复性的消费不会来临,顶多是疫情之后的恢复性消费。
同时,熊玉亮也指出,这次的疫情带来的也不全是困难,其实内里依然还有机遇存在。而事在人为,机遇是留给有准备之人,有心之人,有行动之人,有思考之人的。由此他分析了疫情影响之下,带给豫酒的三大机遇:1、酒产品熟悉改变,带给豫酒的机遇(实行产品结构调整)
2、消费人群、消费心理改变,带给豫酒的机遇(主动迎合,抢占市场先机)3、出勤、起居、出行的改变,给豫酒品牌宣传推广带来的机遇(利用互联网工具、圈层建设、社群精准营销)
而为了做好这些工作,在熊玉亮会长的牵头组织下,河南省酒业协会也进行了一下几项重要工作:2、组织协会内部恢复工作、学习,布置了120项2020年工作计划4、起草了两份行业倡议书(对流通行业、对商业房租)6、积极研究豫酒走出去战略,进行局部突破,走商会渠道
近两年以来,豫酒振兴的话题在行业内被反复提及,作为河南酒业“大家长”的河南省酒协一直致力于改变豫酒目前的困局。但是两年时间过去了,豫酒振兴似乎并不容易,在疫情的影响下,豫酒的这条振兴之路似乎更加迷雾重重。虽然前路艰难,河南酒协依旧咬定青山不放松,为豫酒振兴提出了五点意见:2、商业模式方面要更多思考,转变传统的商业模式,更大发挥经销商的作用,以及向新零售方面探索,做好客情维护,体会经销商的难处,了解经销商的需求;3、培育豫酒的消费群体,改变豫商不卖豫酒、河南人不喝河南酒的现状;4、建立有归属感的企业文化,让员工有荣誉感、归属感与自豪感,提升团队的稳定性与战斗力;与此同时,熊玉亮重申了对于豫酒振兴的七个要素的需求:领袖是灵魂、团队是保障、品质是基础、流通是关键、消费是核心、模式是工具、文化是引领。
由于茅台的存在,仁怀与中国白酒版图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也由于白酒的存在,仁怀有了自己独特的使命与责任。疫情爆发以来,虽然贵州省政府在预防与控制方面做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但是由于酱香酒核心产区的存在,仁怀的疫情防控情况牵动着每一个业内人士的心。
遵义市(仁怀市)酒业协会常务秘书长杨必刚详细的介绍了仁怀酒协为疫情防控做出的努力:1、第一时间下发《仁怀酒类行业做好新冠肺炎防控工作要求》的通知2、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全面及时准确发布、传递权威信息3、号召产区内企业(除茅台集团外),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得到全市的支持与响应;24小时内收到资金100多万元,总共129家企业捐款捐物4、想方设法为仁怀市采购物资(70万只口罩,消毒液2.5吨),并将物资及时有序捐赠,同时为开工做出必要的物资储备
同时由于酱香型白酒一年一个生产周期的特殊属性,2-3月是传统的酿酒生产节点,因此仁怀产区的复工复产工作尤为重要,而仁怀酒协所作的一系列努力都是为了复工复产做准备,因为只有复工复产,才能在最快时间内恢复与疫情战斗的信心。
杨必刚指出:在仁怀产区内,2月13日,茅台集团复工;2月14日,仁怀酒协召开复工复产专题会,推出复工指导方案:一手抓疫情,一手抓生产;2月15日开始,由吕玉华及杨必刚分别带队,两个专家组下到生产一线,逐步开始指导复工复产工作;截至2月25日,全市规模企业全部复产复工,同时专家组在生产一线收集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会在第一时间反馈至相应厂商。
虽然我们看到的只是一段简单的文字描述,全市规模企业的复工复产背后是仁怀市酒协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与付出。疫情爆发以来有很多故事感动了快讯君,他们都为了战胜在默默的努力,其中就有一张仁怀市酒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吕玉华一边吃面条一遍打电话安排疫情防控工作的照片。诚然疫情使我们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打击与影响,但是有这样的为酒业默默付出的“大家长”,对于战胜疫情我们满怀信心。
正因为有如此细致扎实的防控工作,杨必刚才有信心说:今年的酱香酒生产没有受到影响,因为酒是我们的饭碗,我们丢不起,我们也不能丢!
去年,南酱北清的合力崛起,已经成为了行业共识,作为清香型白酒核心产区的所在地,山西省在此次疫情中,也受到了不小的震动。
据山西省酒业商会会长高希柱介绍:疫情爆发以来,整个山西省都进入了一级防控戒备,这就导致所有的酒业生产停止,销售渠道停止,烟酒终端生意惨淡,春节期间的相互拜访没有了,春节以来白酒的销量出现了严重下滑。
虽然目前疫情蔓延已经出现了缓解,但是山西省目前的复工复产情况仍然不理想,在汾阳核心产区,只有酿酒环节恢复了生产;包装、物流、流通、销售等环节暂时仍未复工复产。对于这样的现状,高希柱进一步分析未来山西省酒业的发展趋势,他认为,疫情过后的报复性消费不会来临,今年的整个二季度,所有的渠道终端都会处于消化年前库存的情况,而我们所期待的增长至少要等到三季度来临。
但是值得期待的是,高希柱指出受疫情影响,山西省的婚宴市场可能会迎来一波升级的机遇,这是中高端白酒的一个消费利好。同时,疫情影响了传统的销售渠道,更多的交易会转移至线上完成,对线上渠道的构建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短期内对商超等线下渠道影响较大,厂商要抓住目前机遇布局线上渠道。
而对于此次疫情带来的冲击,高希柱认为应该辩证看待,无疑疫情会给整个酒业带来重大影响,但是也会间接催化酒业的新一轮资源整合。优胜劣汰是一直商业世界的丛林法则,疫情会加速一些现金流不好、实力不够的厂商的淘汰,也会使得一些更熟悉更适应新时期商业逻辑的公司整合扩张。
湖南与湖北相邻,因此也成为了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的地区。据湖南省酒业流通协会秘书长郑应平介绍,此次全国范围内的抗击疫情行动,湖南省也积极响应了,不仅捐款捐物,也在挑战、困难之中积极谋求蜕变、创新、新生的契机。
作为湖南酒业的“大家长”,郑应平用自己的实践结合了疫情期间的思考得出了“三调、三变、三计划”的意见:渠道变革,深度思考调整细分区域市场变得更重要利用机遇,打造企业私域流量产品变革,淘汰旧产品,挑战思路,打造更具竞争力、迎合市场变化趋势的产品思维变革,传统思维与现代思维相结合,利用互联网工具、信息化工具做营销、推广
调价格,疫情为价格调整带来了新的机遇,敢涨价才有品牌升级发展的空间酒文化回归计划,酒文化要弘扬传统文化,又要结合新时代的生活方式,不丢掉传统,不失时尚;供应链的金融计划,联系银行等金融机构,针对企业于经销商的提供适当的便利,解决资金紧张,解决供销矛盾;家庭酒柜计划,针对广大消费者建立起家庭酒柜,将本地酒深入到家庭的消费当中,培育地域酒企品牌的忠实消费人群;
最后,郑应平呼吁一定要保持对于行业的自信,酒水行业是一个为大家带来快乐,送去欢乐的行业,也是一个和大家生活密不可分的行业,要为身处酒类行业而骄傲、自豪!
在本次省区应试的直播中,有一个省区最为特殊,因为无论是贵州、河南、山西、湖南,都是白酒的产销大省,唯独福建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不仅因为福建的地产酒品牌力较弱,也因为福建的白酒与进口酒分庭抗礼的消费结构。
据福建省名酒协会执行会长汪逸介绍,此次疫情对于福建消费市场的影响其实并不像其他产销大省那么大。尤其是对于福建本地的酒企,此次疫情影响到目前为止仍未显现出来,对于终端网点等流通渠道的影响较大,但是疫情如果尽快结束,影响依然处于可控可承受的范围。
但是,由于目前的国内疫情较为平稳,但是开始在全球其他地区蔓延,也因为福建地区与海外商业往来较为频繁,因此可能会导致福建地区整个上半年无法正常工作,对于进口酒类尤其是进口啤酒的经销商来说,影响会很大。因为啤酒的保质期限制,不少进口高端啤酒经销商已经开始了秒杀等清理库存的动作。
在疫情蔓延的时期,福建省名酒协会在积极的发挥着桥梁、助手以及服务平台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动作:1、向全省发起战疫有我,酒业不缺席的活动,积极捐款捐物,送往武汉一线2、通过微信群积极组织学习,收看网络直播课程,寻找下一步的趋势与方法3、为会员单位提供咨询与帮助,提供及时止损的意见与指导
同时,由于处于商业模式革新的前沿地区,不少经销商在疫情来临之前就已经开始布局线上渠道,因此不少终端店在疫情中反而取得了较高的营收增长。糖酒快讯就曾经撰文《1月份营收近80万、2月预计突破100万,福建一家烟酒店的逆袭!》对这家“逆袭”的烟酒终端的营销打法做出了剖析,成为此次疫情中为数不多的典型案例。
在有成功的案例作为支撑的前提下,汪逸为全国的经销商提出了五点应对疫情的意见:1、改变、调整:改变经营范围,扩大经营业务,提供无接触配送等配送服务。2、修炼内功:利用疫情的机遇,建设好线上渠道,利用好互联网营销工具。3、抱团取暖:疫情将经销商捆绑在一起,通过抱团接触消费者,联合餐饮企业,送宴席上门。4、转化时间:准备一款好的酱酒,利用间歇期储藏酱酒,利用酱酒升值,将时间转化为财富,减少损失。5、逆势而上:在危险中抓住机遇,经销商往产业上游渗透,进入实体产业,增强抗风险能力。
在直播的最后,新食品杂志社社长、糖酒快讯CEO向宁总结了他近期的观察与思考。在向宁看来,面对来势汹涌的疫情,各地的协会“家长”为酒业家庭操碎了心,也做出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动作,不仅带领行业积极应对疫情,也不停的行走在市场一线,了解厂商的需求。 作为一名资深的行业观察者、媒体人,向宁感受到了协会的变化——不再是一杯茶、一张报打发时间的工作状态,一个行业的成熟、产业的强盛与公域组织的进步是分不开的。 所以在疫情到来时,协会发挥了带头作用,组织经销商争取资源,及时止损;带领经销商抱团,找寻出路,体现凝聚,搓合的作用;协会发挥了组织作用,整合专家资源,为厂家、商家解密、解惑,为厂家与商家提供桥梁作用;协会发挥了保姆作用,要走到厂家与经销商的心里,了解他们的困难,帮助他们进行新零售的转型;协会发挥智库作用,为厂家建设msn计划,为厂商的转型,改革提供智力支持。
同时,面对目前的行业分化趋势,向宁深知区域酒企,省酒企业的不易。而疫情的来袭,使得流通变缓,对于拥有地域先天优势的省酒、区域酒企来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遇,在这个时候,协会还应该做一些事情:更多的服务于地方企业、产业链,厂商与协会要形成更紧密的命运共同体;更多的做实事,行业好不好取决于行业协会的做的好不好,公域组织多是社会进步发展的标志;更多的利用好地方企业的短平快的优势,补充弹药,尽快占领市场;
但是必须要提醒各位行业人士的一点是:过多的期待输血,不如自己思考造血;要创新但是不要创伤;盲目复工不如扎实练功;苦苦期待的报复性消费不如说是补偿性消费,千万不要抱过大的希望。 最后,向宁改变了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名篇《春晓》概括了目前的行业形势:酒水行业的发展离不开行业协会这些“大家长”的努力,但是真正的行业恢复还需要各位业内人士的努力付出与经营智慧。
来源:糖酒快讯
编辑:王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