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七夕配醇香五粮液,让浪漫与和美碰杯

路过人间 + 关注 2020.08.25
导读: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宋·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微信图片_20200825154456.jpg

七夕,这个最早由星宿崇拜而衍生出的节日,因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被赋予了“中国情人节”的浪漫意义。诗酒年华,抒意人生,千年流传的爱情故事被无数诗人藏在了古诗词里,随着岁月的流转,绵绵情意更显深厚。

七夕节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宋代。古代女子穿针以祈愿得巧,如今被赋予了浪漫色彩,成为人们表达爱意的重要节日。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在千年的流传中历久弥新,七夕也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

爱情也好,美酒也罢,人们最终追求的也不过是甘甜的味道。五粮液作为浓香型白酒典型代表,入口甘美,为人们的生活滋养甜味。650余年的老窖里五种粮食连续发酵,从未间断,经过层层工艺萃取、酿造,才能得到这一杯浓香。

和七夕一样,中国白酒酿造工艺,同样蕴含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传统文化。两者同源,经过千百年时间浸染,方成经典,延绵至今。五粮液诞生于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城”美称的宜宾,这里在古时就以“酒都”而闻名于世。长达4500多年的酿酒历史,造就了五粮液浓厚的历史底蕴。从唐代的重碧酒、宋代的姚子雪曲、明清的杂粮酒,到如今“香气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到好处”的第八代经典五粮液,在岁月的历练中,积淀出独特的厚重内涵与香醇口感。

微信图片_20200825164539.jpg

文化通脉,口口相传,虽然不复当年模样,但传承中有变革,变革中有创新。七夕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星宿崇拜与乞巧节,更是人们表达自我、追求爱情的重要载体。五粮液也在传承与创新中,摇曳着中华文化之风采,香飘世界。

七夕传承至今,五粮液匠心沿袭,都来源于千百年来人们对美好和谐生活的向往。爱情与美酒随时间的积淀而越发醇美。爱情如同陈年老酒,辅以时间的酝酿,才会香甜醇厚,悠然绵长。爱情中,两人不同性格的碰撞与磨合,经过时间的淬炼,方能相扶相依,于不同之处达到平衡共处,和谐共生,地久天长。这正如酿酒过程中各种粮食、不同元素之间的包容与糅合,经过发酵、升华,才能获得韵味悠长的美酒佳酿。

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不仅适用于诸如亲情、友情与爱情,同样适用于酿酒技艺。五粮液早就深谙此道,采用高粱36%、大米22%、糯米18%、小麦16%、玉米8%的精心配比,将不同品类、不同形态的谷物与水进行糅杂。在传承逾千载的酿造技艺上,五粮液不断创新,探索出不同粮食、不同元素间相生相融的五行平衡,融天地精华于一身,汇极致匠心为一体,彰显出“天人合一”的儒家文化,体现出五粮液追求“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和美理念。

和谐美满是中华文化的深沉底蕴,浪漫甜蜜则是爱情的不二向往。七夕佳节,烛光晚餐时小酌一杯五粮液,让浪漫与和美碰杯。


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已有0条评论

发表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