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酒人生!从海尔高管到“无涩风暴”,他经历了什么?

三个小和尚 + 关注 1个月前
导读:“无涩”产品上市15天,便快速在全国16个省、直辖市与31个地级市,燃起“无涩风暴”

“无涩”产品上市15天,便快速在全国16个省、直辖市与31个地级市,燃起“无涩风暴”...

640.webp.jpg


这瓶与五粮液酿造技艺同宗的醇香美酒,如果是在浓香天下的川酒时代,可能还算不上一个新闻。


但如果说,这款叫“无涩”的酒,是在“茅台热”“酱香热”大潮下“闯”出来的,确实算得上一个白酒界新闻。


640.webp (1).jpg


无涩品牌的“创始人”,是一位身材魁梧,却浑身充满文化气息、拥有策马奔腾的草原情怀的内蒙古汉子,更是一位豪气悠扬醉满天的跨界“做酒人”。


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01

遇见“塞外茅台”,一生与酒结缘!


初见这位自称酒界“小白”的酒业新人,让人很难想象,这个离家已近20载的草原“游子”,心中念念想想仍是那片如酒一样醇厚的家乡热土。


上世纪80年代,改革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作为传统的北方“酒乡”,内蒙古白酒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王书利的家乡赤峰市宁城县生产的宁城老窖,更是扬名海内外,被业内誉为“塞外茅台”。


而从小在“酒乡”长大的王书利,所闻、所见、所感皆是博大精深的酒文化,以及成吉思汗与酒相伴,在草原弯弓射大雕的英雄故事,这份英雄气概的形象,早已在他心中撒下种子。


1998年9月,王书利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市级重点中学八里罕中学。


开学报到的第一天,校园里偶尔飘来的酒香味,让此时已能小饮两杯的王书利十分好奇。


后来,他才知道,号称“塞外茅台”的宁城老窖的生产厂,就在学校所在的镇上。


640.webp (2).jpg


而在一次“走进塞外茅台”的课外实践活动中,听着导游缓缓讲解内蒙古深厚的酒文化积淀,和“塞外茅台”征服全国市场的所向披靡,他热血沸腾,也暗暗在心里种下了一颗“做品牌,才有未来”的种子。


02

从海尔“高管”辞职下海,他在思考什么?


岁月如梭,梦想永在。

大学四年,王书利与大多数追梦的年轻人一样,有过懵懂的爱情,有过上网冲浪的执着,也有过品尝川酿美酒的陶醉。


由于豁达的性格和初露头角的管理才能,他成为了同学们中的“带头人”,曾率领院拔河队创造历史记录,也成为了学生会的活跃分子,难事、好事,都有他努力、积极的身影。


因为大学期间丰富的实践活动与带团队经验,也让他大学刚毕业,就收到了多家大中企业伸出的“橄榄枝”,唯一的缺撼是没有进入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等川酒企的机会。


错过了进入酒企的机会,但也在此时接到了海尔的面试邀约。他心想海尔是家电行业的“翘楚”,便选择了新的征程,决定全力去争取在这个大舞台上学习与成长的机会。


这就是王书利,信心满满的他,一旦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就会一直会向前奔跑,哪怕前面是高山,还是大海。


在入主海尔的笔试和面试中,王书利凭借自己的真诚和突出的带团队能力,一路过关斩将,在一百位应聘者中,脱颖而出。


好消息传来,同学纷纷为他庆贺。可他却悄悄地告诉自己:这只是第一步,未来的路更长。


确实,海尔的路也并非坦途。


来到海尔后,他从最基础的门店直销员干起,每天起得最早、干得最多,但业绩并不佳,相应的工资也很低。


对此,他苦恼过、徘徊过、迷茫过,但从未放弃。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慢慢地,他以自己的真诚、实干,赢得了越来越多客户的青睐和同事的支持,业绩也逐步越来越好,成为了公司小有名气的销售“达人”。一年后升任到海尔海口分公司,任职期间,他通过海尔“倒三角”模式的落地,于2009年8月5日,登上了第898期的《海尔人》报,获得了这份极有含金量的荣誉。


随着业务能力的不断提高,王书利的职位也不断提升,从产品总监,到市场总监,再到品牌负责人,他积累了丰富的从品牌定位、策划端到团队建设与市场销售端的全流程的经验与素养。


640.webp (3).jpg


正当鲜花、掌声向他袭来,同事和领导们对他的前程一片看好时,一纸辞职报告,又顿时让海尔的领导和同事惊呆了。


他到底图什么?


“闯‘自己的一片天’,难道能胜过海尔这片蒸蒸日上的蓝天吗?天下没见过这么‘傻’的人?”


在领导的挽留和同事的叹息中,王书利最终还是选择辞去海尔高管的职位,再次回到了四川。


这到底发生了什么?


03

笃定前行,美好生活的创造者!


其实,辞去令人羡慕的岗位,王书利不是没有思考过,毕竟创业的“风险”,不是任何人可以左右的。


但是,少年时的梦想以及海尔给他的开拓的视野,时常让他魂牵梦萦,他知道,而立之年的他,最需要的是什么。


尤其是每次回到妻子的老家——四川邛崃,看到拥有曾经甲天下的邛酒,由于品牌的缺失,导致大量优质好酒,却囤积难卖、举步维艰,或者只能卖个“白菜价”的“窘境”,以及在海尔任职,与天南地北的朋友饮酒助兴时,总有人在酒后向他直言,川酒名扬天下,而你经常回四川,却不能给大家带来一瓶好喝不贵的酒,是一种巨大的缺撼,等等。


640.webp (4).jpg


所有的这些,都深深触动着这位对美好生活与酒、食拥有别样情怀的内蒙古汉子,以致于在一次朋友聚餐中,他无意中大声说出:我一定要做一瓶属于朋友们的好酒,这是我的一个必须达成的梦想。


说者有意,听者无心。


这句被当成酒话的誓言,朋友们早就忘得一干二净,也无人提及。


一年半后,当“闪电辞职”的王书利邀请朋友们,去参观他的“无涩品牌”和未来规划时,大家都吓了一跳,“这不可能,一个自视‘小白’的酒业新人,真的把这事做成了!”


可让朋友们更没有想到的是,接下来“上市15天,便快速在全国16个省、直辖市与31个地级市”的成绩,才是无涩品牌真正的神奇之处。


无涩的密码到底在哪里?


王书利认为,这其实很简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民对物质的追求已经由原来的“温饱”提升到了“美好”的层次,而社会未能对“美好”有效的满足,造成了新的社会矛盾,这个新的矛盾也是习主席提出来和非常关心的。


640.webp (5).jpg


王书利意识到,人们缺的不是酒,而是一款具备“美好灵魂”的酒,于是在酒的命名、文化内涵、设计、品质、价格、体验与服务等维度,做全新的梳理和提炼。


无涩,是一种生活方式。


“无常、一切皆苦、无相”,被称之为佛家三法印。自古至今的古圣先贤告诉我们,修“无相心”方可渡“苦涩生”。


王书利对这份理解的坚信,便是“无涩”品牌的由来。


无涩,是一种心境,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枚开启幸福与美好人生的钥匙。


在完成了文化内涵塑造的基础上,无涩要回归到酒体品质的把控与服务商。王书利认为“纯粮、不上头”,只是一款好酒的最基本的要求,他坚信理想中的好酒是“入口感和醉感,都特别舒服,你不自觉地想多喝一口的那种酒。”。


随着“无涩”风暴的蔓延,王书利逐步得到了部分川酒业内人士的关注与评论,更是得到了白酒行业知名策划人白玉峰老师的面授和指导。


白老师肯定了王书利的“为朋友找好酒”的理念与初心,叮嘱其要“求正知、立正念、行正道、得正果”,也期待有新鲜的血液和正知的力量,能一起助力川酒产业乃至中国白酒产业的升级与发展壮大。


640.webp (6).jpg


他告诉笔者:无涩的味道固然很美,但我相信岁月的味道才是最美的。前路无常,在这条美好生活与酒的大道上,我会不断向前。因为“成就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我的梦,我的人生与热爱。


这就是王书利的追求,一个为“美好生活”放弃优渥成长平台的“痴酒人”。

(文章来源:藏獒说酒)

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已有0条评论

发表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