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喝酒无需要理由,微醺即可

糖酒快讯 + 关注 1个月前
导读:年轻人喝的不是酒,是态度。

年轻人喝的不是酒 ,是态度。

往年国庆,朋友们通过微信彼此发的最多的消息是:国庆去哪儿玩?

今年国庆,朋友们通过微信彼此发的最多的消息是:抢到茅台了没?

正和朋友喝着茶的我,瞬间陷入了沉思:说好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呢?怎么大家都开始抢酒了呢?

而且其中不乏还有我那平时喝啤酒都“一杯倒”的表弟。

而从之前腾讯新闻、益普索和暗中观察局联合发布《2021年中国白酒消费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来看,90后和80后已然成为了中国白酒消费的“主力军”。

…………

看到这儿,心中不禁一惊,80后或许随着应酬和聚会的增多,白酒的消费频次高还能理解。怎么现在连90后居然也“后来居上”,开始消费起白酒了呢?

年轻人真的“爱喝白酒”?

翻看朋友圈,特别是那些爱喝酒之人的朋友圈,莫名多了这张图瞬间就把我惊到……

(图来源朋友圈)

据说这是一张“内部规划图”,上面说的是今年中秋和国庆节茅台的抢购活动,还挺给力的。毕竟哪天,哪个时间,抢什么酒,都一一做了“规划”。只可惜我看到的时候太晚,所以只好默默地羡慕。

但从朋友圈发此图和问“今年国庆抢到茅台了没”来看,其实不乏很多和我一样的80后,甚至不少90后。难道真如《报告》所述:90后和80后已然成为了中国白酒消费的“主力军”。

而对于不同的消费场景,或许人们对白酒的钟爱度或许就没有啤酒、洋酒甚至是葡萄酒那么高了。以至于在现实中不少同龄人甚至是年轻人买白酒,特别是买高端白酒,更多的却是送长辈。

其实今年以来,“如何把白酒卖给年轻人”的话题成为业内讨论的重点。如开山酒业在品牌推出时,其创始人便公开提到,开山酒所解决的是“年轻一代白酒饮用口感变化”的问题,“中国白酒可能会在代际变化中断档,因此开山想要做中国白酒接力者,需要瞄准未来的增量人群。”

这不,就连身边不少平时不怎么喝酒的90后朋友对于白酒也不禁感叹: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回想自己初入职场,为了在遂宁拿下一份30万的单子,一上桌先打一圈,去卫生间吐掉,回来脸红脖子粗地继续跟客户谈笑;

国庆回西昌老家的朋友,每天必须陪家里的长辈“喝到位”,否则则为不敬;

朋友说每次出差,几乎每天都是“醉生梦死”,中午啤的,晚上白酒,几年下来也练就了自己“酒胆”跟“酒量”……

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着自己的“白酒故事”,有些处于“无奈”,有些则是“人情”,有些是“面子”,有些却是“应酬”,但不管什么样的“白酒故事”,几乎没人说过自己就是“爱喝”白酒。

毕竟喝酒是有原因的,而且是多元化的,特别是当下的年轻人,非常明白“什么场合喝什么酒”。而对于白酒,只不过是某些特定条件下产生的特定关系罢了。

毕竟在与朋友的闲聊中我们大致可以确定的是:白酒可以是商务谈判的工具、是升职加薪的利器、是人情社会的砝码、是获取信任最简单也是最野蛮的方法……但它唯独不是我们是我们钟爱的奶茶,更不是快乐肥宅水,甚至不是“一杯解千愁”的良药。

或许正如法国历史学家马克·阿尔贝所著《权力的餐桌》一书中所述,“菜”不仅仅是菜,“吃”也不是个人的事儿,因为在吃的“规矩”和“意义”背后,总有需要达成的目的。

所以年轻人不是不喝酒,也不是不能喝白酒,而是喝酒得有分场合,也分和谁喝、喝酒的心情。而在权与利的酒桌上的一句“我不能喝”,或许真正的含义是“在这样的场合我不想喝”,仅此而已。

年轻人喝的不是酒  是态度

当“茅五洋泸古”斩获2021全球烈酒品牌价值50强TOP5,白酒在中国年轻一代心中的形象却并没有得到大的改善。

“白酒真的很难喝……”

这或许是大多数年轻人的共识。面对快节奏生活和对品质的追求,少有年轻人,特别是80后,甚至是90后会去探究白酒的内涵、文化、历史,只会在意瓶子是否好看,酒是否好喝。

与父辈们因时代背景接触白酒不同的是,现在的年轻人有太多的选择——咖啡、可乐、奶茶……各式各样的饮料,应有尽有。如果实在要喝一点酒的话,一般也会是洋酒、啤酒或者预调酒、鸡尾酒中选择,味道都要比辛辣的白酒容易接受得多。

而作为普通消费者,他们的消费心理又是怎样的呢?

为此,糖酒快讯在十一期间,走访了成都部分商超和酒吧,旨在真实收集消费者对酒的真实认知,从而简单的分析消费者对酒饮的消费习惯与动机。

需要注意的是,和数据分析机构不同,我们选择直面鲜活的消费人群,来感知消费行为背后的酒水消费逻辑。

“要的是入口舒爽,不辣喉咙,而不是一杯下肚就像坐过山车一样翻江倒海,连中午吃的东西都要喷涌出来。”

“要的是小醉微醺的感觉,能解乏,而不是喝了难受,醒来还头疼,而且还被告知吐得昏天黑地。”

“买醉绝对不是我想要的,喝高兴,喝得有品味才是我选酒的标准。”

“白酒会买,但不会一个人在家没事喝,顶多是家庭聚会、朋友聚会、应酬和宴请的时候喝点。至于喝什么价位的白酒,就要看和谁喝,在什么场合喝了。”

“如果我自己买酒喝,首先是低度酒和啤酒。白酒嘛适量就好,偶尔和朋友撸个串,选择的也是歪嘴这样的小瓶白酒,一人一瓶,刚刚合适。”

“高端白酒每年肯定会买,但无非是买来送长辈,或逢年过节的时候买一两瓶请客用。”

…………

从不同的场合下走访90后、80后人群,在实际的消费语境中,年轻人的购买习惯其实更倾向于诸如啤酒、预调酒、果酒、红酒、鸡尾酒这样的低度酒。且在选择低度酒的人群中,尤以年轻女性居多。

在位于成都东门市井的bar ile市井民谣酒馆中,三三两两的年轻男女围坐在吧台,通过抽盲盒的形式玩起了“盲盒鸡尾酒”。“对于有选择困难症的朋友实在太好了,不知道喝什么就摇一摇,一金一银,一酒一饮,怎么搭配全凭运气,还挺好耍的。”

而当问及平日里会有消费白酒或喝白酒的习惯的时候,刚通过“盲盒鸡尾酒”摇到一杯Bacardi+旺仔牛奶的小姐姐说道,“偶尔会喝吧!但不常喝,毕竟白酒也分场合,就像现在在这样的酒吧里和朋友聚会,总不能桌上放一瓶白酒吧。”

确实,环顾酒吧,啤酒也好,洋酒也罢,各式的鸡尾酒出现在妹子的自拍里,吧台上的Absolut Vodka、Havana、Jack Daniel's、Chivas和Duuel、Corona、Heineken等在聚光灯下散发着暧昧的微光。

青春献给酒吧,桌上唯独不见中国传统的白酒。

白酒太烈?同样是高度数的Vodka、Whiskey、Brandy却并没有被年轻人拒之千里。它们化作酒吧夜店里的玛格丽特、激情海岸、长岛冰茶等形态在无数年轻人的胃中翻滚。

白酒太贵?宽窄巷子随便一间酒吧,点一杯Old Fashioned,90元一杯却也让不少年轻女性为之而买单。

一圈下来,感受最多的是如今低度酒或是低度潮饮市场的火爆,至于为什么火爆,大多数年轻人无不表示因工作压力、情感压力、购房压力种种因素下,适当饮酒解压的需求正是当下年轻人所追求的。

但相对于传统白酒强的“场景感”,诸如啤酒、红酒、鸡尾酒这样的低度酒更适合年轻人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场所,甚至是加班之后的解乏与放松。

“喝酒还需要什么理由?微醺即可!”

确实,无论是朋友聚会还是派对、KTV、酒吧、独处,喝酒都不需要任何的理由,没有目的,而“微醺即可”便是当下年轻人对酒的态度,并逐渐成为主流。

年轻人究竟喝不喝白酒?

记得还是在很多年前,白酒行业陷入了连续数年的寒冬期,而正是在那时,一款青春小酒横空出世并逆势增长,成为红遍全国的白酒黑马,俘获并牢牢抓住了不少80后甚至是90后年轻人的心。

没错,这就是红极一时的青春小酒——江小白。

打破传统销售渠道体系,自带流量,电商表现抢眼,入驻京东超市后成绩突出,曾仅在京东年货节期间销售额就突破1000万元,入驻不到1年便荣获京东“年度合作伙伴奖”并斩获2017年IWSC4项大奖。

随后,不甘示弱的传统白酒企业纷至沓来,打造出无数“青春小酒”。

五粮液的歪嘴、洋河的洋小二、西凤的问剑、郎酒的小郎酒、老窖的刘关张三国锦襄小酒、杜康的JustDo2……就连国酒茅台,也在2017年放下身段,为年轻人打造出一款梦想小酒——酱小二。

而它们,无一例外不拥有着或简单或靓丽的瓶身,充满着青春的插画与热血文案。其核心价值观也无不围绕着年轻人的饮酒趋势和兴趣,并与年轻消费群体产生互动与交流。

稿子写到一半,死党打电话让我过去帮他处理一下Excel,弄完已是晚饭时间。

年轻人比较懒,不想自己动手就只好楼下来顿火锅来得实在。

“喝点啥?啤的还是白的?”

“白的嘛!”

“老板儿,拿两瓶歪嘴儿……”

借着火锅的辛辣,白酒的香馥、醇厚、甘冽、爽净早已不见,若非了解一些品鉴之道,相信就连对面坐着的死党也喝不出来。

“年轻人究竟喝不喝白酒?”

这样的问题始终萦绕在脑中,而且似乎是一个很矛盾的话题。

因为一方面我们在朋友圈经常可见晒奶茶、晒咖啡、晒在酒吧一桌的啤酒,另一方面我们却也看到了高端白酒,特别是茅台的“一瓶难求”。

但对于问题的答案,肯定“要的”,只不过我们需要去充分地了解“喝酒”的内在逻辑。

因为在营销体系中有这么一个理念:所有人类社会都存在不同的社会阶层,消费习惯经常会以社会阶层的形式体现,每个阶层成员都具有类似的价值观,兴趣爱好和行为方式,同时,各个社会阶层成员显示出不同的产品品类和品牌爱好。

打个最直接的比方,德国汽车制造公司梅赛德斯旗下除了我们最为熟悉的奔驰外,针对不同的社会阶层,还拥有迈巴赫、SMART、AMG等品牌。而针对每个阶层的的消费习惯,每个品牌之下也会推出不同价位的车型与之匹配。

汽车市场如是,白酒市场亦如是,简单来说就是每个阶层的用户都有着属于自己不同的喜好,而针对不同的消费者,营销和品牌逻辑上就必须做到层层细分。

就好比一个人从幼年到老年,每个阶段都有着完全不同的社会环境与阶层,这也就决定了每个年龄阶层下的不同偏好。

但我们也不能忽略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无论什么年龄阶层的人喝酒,特别是白酒,喝的是场合、环境、态度、氛围,而非一味的买醉。

当然,无论我们怎样去细分,商务宴请、家庭聚会、朋友喜宴等场合终还是白酒的天下。至于应酬,想都不用想,必定是高端白酒的天下,而至于“青春小酒”,那或许连上桌的可能性都没有。

反之,就像节前在办公室和同事开玩笑说的,晚上下班我们去撸个串,即便要喝酒,那桌上放的肯定不会是茅台。

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已有0条评论

发表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