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学起,我们就被科普:
《关雎》是一首相思不成眠的爱情诗。
但到底是谁的爱情,
竟然可以放在诗经首篇,
镇得住这泱泱华夏文明史诗之源?
《关雎》:君子之情,有礼有节!
其实主人公的身份就藏在诗里:
《国风·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宨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宨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宨淑女,钟鼓乐之。
诗经·关雎音乐:婷婷姐姐 - 诗经·关雎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中的“君子”究竟是谁呢?在先秦的典籍之中,“君子”就是君王之子,《尚书》里面也有写“君子在野,小人在位”。后世汉代儒者指出,这里的“君子”就是过去优秀的君王之子!
而诗词中君子追求淑女的方式,也暗藏着他的身份。“琴瑟友之”“钟鼓乐之”钟鼓、琴瑟,在当时可是妥妥的奢侈品,还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那种,使用者都有制度规定的明明白白,比如钟鼓就是诸侯天子才可以用的,诗中主人公的身份之高自然不言而喻。
孔子说《关雎》是“以色喻于礼”,表面上只是在讲爱情故事,
但过去的这些优秀的君王之子,追求淑女也是遵循礼制的,追求女孩子不能空手而去,琴瑟、钟鼓是对淑女的礼仪,他们是把“礼”放在了首位。
汉代儒者编撰《诗经》的时候,认为《诗经》编撰出来之后,要用诗来教化百姓,让大家明“礼”。君王之子的爱情都遵循礼制,不是妥妥的“好学生”代表吗?
就这样,《关雎》镇守《诗经》首篇得以流传千古。《诗经》也始终以君子“思无邪”的风雅泽润着后世,塑造着华夏儿女的乐观豁达与铮铮风骨,演绎着中华大地最生动的文明史诗,馥郁着赊店老酒跨越千年的文化脉搏。 一部《诗经》,颂尽风雅;一杯浓香,馥郁千年。谨以赊店老酒风雅颂,敬泱泱华夏不朽篇章!
(周新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