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内蒙古 | 剖析内蒙古老酒收藏协会成立背后的区域发展新动力

糖酒快讯 + 关注 1个月前
导读:老酒,是复兴中国白酒文化的纽带

2021年9月,内蒙古老酒收藏协会正式挂牌成立,在宝音会长以及各方推动下,首届内蒙古陈年老酒鉴定师培训于2021年11月28号~12月1号举行。

糖酒快讯内蒙古记者站主任作为首批学员参与了此次培训,作为全程见证者,我们认为内蒙古老酒收藏协会正式成立将作为内蒙古酒类产业发展历程中的大事件写入史册,它将成为推动内蒙古酒类消费健康发展的动力源泉,将成为重拾内蒙古酒类历史和发展基因的重要推手,同时将成为复兴区域酒文化的创领者。

现场直击——首届内蒙古陈年老酒鉴定师培训开启内蒙古酒圈的老酒关注

在内蒙古老酒收藏协会、曾品堂机构、江西省酒类流通协会的悉心组织下,近40位学员齐聚一堂,完成了中国酒类发展史、中国白酒文化传承史、中国白酒消费史、曾经在中国酒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明星产品的研讨、老酒市场主流产品的鉴定细节、专业白酒品评、专业老酒鉴定技巧等课程的学习。

四天的学习,所有学员热情满满,从兴趣到专研,从不懂到探究,通过分组讨论、现场鉴定,对老酒价值挖掘、老酒文化聚焦、老酒专业鉴定、老酒复刻产品打造以及老酒对中国白酒产业发展的影响等诸多泛老酒行业的专业知识有了明确认知,与会学员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白酒的发展魅力,感受到了老酒文化的博大精深,对自己从事的老酒相关工作更加自信和笃定。

此次培训汇聚各方专家,现场专家语录汇总如下。

阙英才【江西省酒类流通协会秘书长】——2020年之前,每一次中国白酒的历史转折点都推动产业进步和行业升级,自我进化和淘汰的过程推动者产业复兴和行业进步,也成就了很多明星产品。但是2020年的拐点,已经不只是拐点,或将是全新的变局。

郭圣林【中国酒业协会陈年名酒鉴定师、萍乡市酒类行业协会会长】——老酒鉴定是集中国白酒断代史、中国白酒文化史、中国白酒包装发展史以及材质工艺鉴定、白酒品评以及抽象事物判断等专业知识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常规暗记会随着时间推移和防伪升级而改变,但是特定时期的“材质和工艺”是永恒不变的。学会材质鉴定,是陈年老酒鉴定的第一步。

阚远彬【曾品堂机构联合创始人、中国陈年白酒鉴定师、国家一级品酒师】——陈年老酒是中国白酒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发现他们并传承继续。

鉴定的对立面就是造假,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找“假”需要明确三个维度,即“懂历史、明外观、通酒性”,找准三大路径,即材质和工艺,套色、暗记和包浆,痕迹和做工。

把握老酒鉴定的共性和个性,勤学苦练方得真知。

曾宇【曾品堂机构创始人、中国陈老酒收藏第一人】——所谓老酒,是历经时间历练,通过真实年份沉淀的岁月精品,老酒消费等同于文化+品味双重聚焦的高端消费。

老酒肩负中国传统酒文化的复兴大任,因此老酒产业以文化为核心,围绕真实老酒营销以及衍生产业【复古产品、品牌文化挖掘以怀旧场景打造等】挖掘,已经成为白酒细分领域的绝对增长性板块,未来产业规模预计将突破2000亿。

老酒趋势聚焦以上升性品牌、产品存世量、是否是标准酒度的产品、是否是传承有序的产品,名酒、酱酒、香型代表产品以及稀缺产品、地方名酒、有故事的产品为核心。

因此投资老酒等于投资酒业本质,前提是把握投资要素。

刘海东【内蒙古老酒收藏协会秘书长】——在一隅,谋一事,作为内蒙古地区老酒鉴定与运营入圈较早的专业鉴定师,刘海东老师为与会学员细数了内蒙古名优酒厂传承有序的老酒产品以及部分断代的稀缺老酒,游走于那些带着内蒙古酒业发展历程的产品和酒厂,大明塔、秀水陈曲、吊桥大曲、仙境大曲、河套老窖、通辽白、呼和曲酒、托王酒等记忆中熟悉或不熟悉的产品被一一点击,与会的内蒙古学员感叹着酒赋予的区域魅力。

事实上每个区域都有记忆中的那些老酒,善于发现身边的好酒和老酒,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老酒传承人。鉴酒的路上,切记猎奇和捡漏,往往陷阱较多;而带着“敬重”去面对一瓶瓶老酒,做到细打量、慢端详、看花闻香、轻拿轻放是一名合格的老酒鉴定师的基本素养。

卢其亮【酒缘居名酒收藏馆创始人·玩转茅台的85后经销商】——挖产品本源,做品质老酒,聚酒结缘,实现“奇”货可居。作为茅台鉴定专场导师,卢其亮认为茅台之所以是老酒市场的宠儿,同它作为中国白酒标杆密不可分,更重要的是茅台的确是中国白酒产品中从包装到酒体,从品牌到品质,从市场到消费,在有序传承方面做的最好的一只产品。

茅台的代系清晰可见,历史上比较认同的代系有三大革命、地方国营、铁盖、压盖五星、飞天以及不断升级的防伪红帽茅台,不同阶段的茅台其特征均清晰可见,断代史有据可查。

目前茅台的鉴真技术对于中初级造假并不难掌握,但是高级造假如割头、拔头、针孔等造假方式的确防不胜防,所以行业自律以及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是所有老酒经营领域的从业者需要共同维护的。

行业观察——老酒是一扇通往产业健康发展的“窗”

2012年,对于中国白酒行业是噩梦般地开始,行业下行,价格倒挂,历经数年调整,各品牌才陆续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但是2020年的疫情对行业的全面影响,所有人深有感触地是整个白酒产业从消费到营销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

作为流通环节的重要角色,经销商如何选品,如何和消费者进行有效地价值沟通以及如何在产业链条中重塑自我价值,这些都是新的环境给与行业的考验。

过去两年,部分经销商通过模式创新、通过有限的资源整合、抱团以及一些所谓畅销品的选择缓冲了部分生存难题,但是本质问题并没有解决,也就无法实现真正地转型和突破。

内蒙古老酒收藏协会会长宝音认为行业转型升级的本质问题是要重新建立“酒”和消费者的价值沟通。

宝音会长认为老酒是一扇窗,一扇让我们能看到产业未来,打开供应通路,实现转型升级的一扇窗。

首先,“老酒”概念切切实实地解决了白酒消费端的品质疑虑。一句“酒是老的香”,无论是真正的陈年老酒,还是通过老酒添加进行品质提升的新酒,总之有老酒的酒,无论从消费认知还是实实在在地品质提升,都解决了白酒的品质疑虑,一致被认为是好喝的酒,有品质的酒。

其次,老酒概念实现了品牌的文化传承。老酒,是时间延续,是岁月积淀,是文化传承;中国白酒的品牌聚焦告诉行业,“老牌”和“老酒”是无可替代的文化遗产。我们也看到诸如舍得、全兴、董酒、酒鬼以及老窖等多个老牌名酒都在老酒上下注,通过老酒概念的强化实现品牌回归和文化聚焦。

再次,老酒概念可实现产品的高度回归和认同、实现高溢价。2015年之后的数据告诉行业,有老酒概念的产品无论从溢价能力、品质认同以及文化认同都优于没有老酒概念的产品。

在消费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有消费记忆的老酒以及老酒复刻酒。大家熟知的李渡高线光瓶、红盖汾、西风老绿瓶等等都是老酒基因产品畅销市场的案例佐证。

重塑内蒙古酒文化——内蒙古老酒收藏协会多措并举推进老酒生态圈打造

基于以上的行业研究和产业认知,内蒙古老酒收藏协会在宝音会长的带领下,完成了内蒙古老酒收藏协会的注册,通过平台有组织地推动,通过同全国老酒板块绝对权威的机构——曾品堂的合作,通过对内蒙古地区老酒产品的回收和价值挖掘,通过同有老酒基因的企业进行深度互动和文化梳理,实现老酒概念的深入,实现本土带有老酒基因产品的逐步落地。

目前含宁城老窖、赤峰陈曲、河套酒、蒙古王、草原王、老托王、鄂尔多斯酒业等本土品牌都已经将老酒价值挖掘提上日程。

陆续开展的老酒鉴定培训通过专业知识输出和圈层打造,将建立一批有专业技术、有酒业情怀的老酒营销队伍,在内蒙古地区实现从产品导入、经营圈层打造以及老酒消费培育的全面落地,将情怀转化为梦想,将专业转化为价值,让全国酒类行业认识到内蒙古酒文化的底蕴和实力。

未来在内蒙古地区,老酒收藏协会将深入推动“品质好酒”同核心消费者的价值沟通,打造一个在内蒙古地区有足够话语权、有足够专业度、有足够服务力的老酒生态圈。

糖酒快讯寄语:

行业转型升级已经到了关键阶段,优胜略汰的产业升级已经毋容置疑。“价值”是生存的关键词,厂家、经销商、终端门店以及服务商都需要重塑价值。

对于产业未来,无论是产品打造还是消费沟通,中国白酒需要唤醒记忆,需要回归消费本质。而老酒,是复兴中国白酒文化的纽带,不可忽视!

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已有0条评论

发表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