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天十场,仰韶中秋订货会的“速度与激情”

糖酒快讯 + 关注 2025.09.20
导读:在厂商沟通中植入文化价值,在市场动销中传递情感温度。

 

9月10日-9月18日,仰韶酒业“陶醉中秋,‘月’来越好”主题订货会持续深入推进,继郑州、渑池、灵宝之后,活动于周口站顺利举行。截至今日,四地订货会已陆续开展、有序推进,覆盖豫西根据地、省会高地与豫东南潜力市场,形成区域联动之势。

 

 

在“马太效应”加剧、全国名酒下沉、消费趋于理性的当下,仰韶酒业以“文化+场景+动销”三位一体的创新模式,打出了一套教科书级的区域市场攻坚组合拳。这场看似常规的节庆订货会,实则暗藏玄机——它不仅是销售数据的冲刺,更是一场关于品牌势能构建、渠道信心重塑、消费场景重构的系统性工程。

 

从“单点突破”到“全省协同”
仰韶的渠道组织升维

 

长期以来,区域酒企的营销困局在于“一城一策、各自为战”——不同市场独立运作,主题不统一、节奏不同步、资源难协同,导致品牌声量分散、渠道效率低下。在行业深度调整期,这种粗放模式已难以为继。

 

 

仰韶酒业此次“陶醉中秋,‘月’来越好”订货会的真正突破,并非地理上的“全国联动”,而是在省级战略层面实现了营销组织方式的系统性升级:以统一主题、统一节奏、统一传播为牵引,推动省内重点市场从“单点突破”走向“协同作战”,形成品牌势能的叠加效应。

 

这一升维,体现在三个维度的精准布局:

 

在渑池、灵宝等根据地市场,仰韶通过深度融合在地文化,强化消费者的情感认同与品牌忠诚度。

 

 

在郑州这一省会高地,仰韶则以“品牌高地+资源聚合”打造标杆效应,联合商超、餐饮等多渠道力量,形成高端宴请与节日礼赠的双重势能。 

 

在周口等潜力市场,仰韶采取“精准招商+动销赋能”策略,通过订货政策、陈列支持等组合拳,快速激活终端动销。

 

这种“根据地深耕、高地立标、潜力市场破局”的三线推进模式,打破了传统区域酒企“零敲碎打”的营销惯性。更关键的是,所有动作都统一于“陶醉中秋”这一核心IP之下,实现主题统一、视觉统一、节奏统一、传播统一,形成“形散而神不散”的区域性集群作战能力。

 

 

这标志着仰韶酒业的渠道运营,正从“区域分散管理”迈向“全省统筹调度”的新阶段。其本质,是一次组织能力的升维——只有具备强大的总部统筹力、区域协同力与终端执行力,才能支撑如此高密度、多场景的联动推进。

 

从“卖酒”到“造节”
仰韶的文化与生态升维
 

如果说渠道是白酒企业的“硬实力”,那么文化与情感连接就是其“软实力”。在行业竞争日益同质化的今天,产品和价格易被模仿,唯有文化价值难以复制。

 

仰韶酒业此次“陶醉中秋,‘月’来越好”订货会,最值得关注的,并非短期销量目标,而是其试图将传统节庆转化为品牌文化节点的战略意图——这标志着企业正从“卖产品”向“做品牌”、“做生态”迈进。

 

“陶醉中秋,‘月’来越好”——这一主题本身,就是一次成功的文化嫁接。它巧妙地将“陶香型”白酒的品类基因,与“中秋团圆”的全民情感共鸣相结合,使“陶”不再只是工艺符号,更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象征;让“酒”不再只是节庆礼品,更成为情感表达的载体。这种命名策略,已超越简单的促销口号,具备了打造年度文化IP的潜质。

 

 

近年来,仰韶酒业在深化品牌建设的同时,持续加码厂商一体化建设,致力于构建“利益共享、情感共鸣、价值共创”的新型厂商关系。企业定期组织核心经销商走进渑池仰韶酒庄,参与文化溯源之旅等,且举办十万陶粉欢乐季、音乐节、漂流、登山赢酒等活动,不仅增强合作伙伴对品牌历史与酿造技艺的认知,更在沉浸式体验中建立情感连接与身份认同。

 

此次中秋订货会,正是这一文化战略在节庆场景下的自然延伸。它尝试以统一主题贯穿多城联动,在厂商沟通中植入文化价值,在市场动销中传递情感温度。

 

 

这种“以节为媒、以文赋能”的做法,本质上是在重构厂商关系与消费认知。它让经销商感受到的不仅是利润空间,更是参与一场文化传承的荣誉感;让消费者记住的不仅是酒的名字,更是那一份“月圆人团圆”的温情寄托。

 

这场“月”来越好的旅程,或许正是豫酒振兴、区域突围的一个缩影。而仰韶酒业,正以“陶香”为笔,以“文化”为墨,在中国白酒的版图上,写下属于自己的答案。

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已有0条评论

发表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