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邓波 波波圈主理人
“一毛五”,其实指的是高端白酒三大品牌,“一”指国窖1573,“毛”是茅台,“五”即五粮液。尽管如今实际行业座次是“毛五一”,但“一毛五”叫法更顺口,“国”无意间占了点小便宜。
不过今年以来,三大巨头的承压表现颇耐人寻味,不禁让人猜测:这一格局是否又将变动?
高端白酒的双子星格局
回顾近四十年,高端白酒无论是五粮液称霸还是茅台领跑,前两把交椅始终由二者牢牢占据。正如可乐界的可口与百事、手机界的苹果与三星、汽车界的奔驰与宝马,这是消费品行业一个比较典型的品牌现象,被称作双子星格局,就是品类的第一第二遥遥领先,一帮小兄弟远远在后面跟跑。
与其他行业一样,最不甘现状的,往往是“老三”。国窖1573自面世以来,便一直试图冲击行业第二。高端白酒的底层逻辑在于“高价即高品牌,高品牌支撑高价”。因此,国窖1573要想上位,就必须在零售价上超越五粮液,并长期维持这一价差,直至消费者认知形成。
高端白酒市场成型已经不少于20年了,品牌的第一要素仍然是价格。这究竟是白酒大佬们的品牌技术不行,还是这一届消费者不行,我们在这里不做讨论。我们只需要记住,高端白酒品牌的第一要素:价格!价格!还是价格!
国窖第二次超车?
国窖1573上一次试图弯道超车是在2013年。当时行业遭遇冲击,高端消费断崖下跌,国窖借机提价冲击。在苦苦支撑,熬过一年时间以后,最终因大股东承受力不足而惜败。
今年“双节”市场寒意更浓,可见的是调整深度更深,调整时间更长。据经销商反馈,与去年相比,双节的中高端白酒需求同比萎缩约八成,不仅销量下滑,均价也明显回落。
九月以来,茅台与五粮液的主力产品同行调货价格出现走低现象,甚至已经低于行业人士推测的经销商保本线。但两大巨头并未如七八月时那般严厉控价,似有意让渠道“喘口气”,毕竟大商们、平台公司们也是要吃饭的。
反观国窖1573,该价格进入九月后虽价格也有所下调,但降幅远缓于茅台和五粮液。当前其主力产品调货价已与五粮液主力产品十分接近,到了窗户纸一捅即破的程度。这背后,显然是泸州老窖有意控盘的结果。我能够感受到,与上次相比,此次老窖策略似乎更稳健、更注重多方平衡,谨慎又低调。
格局变,行业变
那么,这一次高端白酒格局是否会变动?如果变动,对白酒又有什么影响呢?我认为,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1. 茅台承压,天花板受限
茅台地位虽稳,但市场供需已极度紧绷,当下很可能是操盘者以价换量的结果。九月以来,茅台价格压力显著,品牌的腾挪空间进一步收窄了。而茅台的飞天及以上产品,框定了整个高端白酒的天花板价位段。
2. 时间是否站在国窖这边
战略机会宝贵,国窖1573此次动作合理。但弯道超车成败关键在于:泸州老窖能否在此轮调整中顶住业绩压力,坚持到消费认知重塑完成?这非一两年可见分晓。
经过调整后泸州老窖产品线,变得比较能打,但是不是那么能打,能否托住经营业绩,不至于整盘崩溃。这是真正的考验。
3. 价格定盘与次席之争
茅台为高端酒定价,而第二把交椅的争夺,不仅决定了高端白酒的格局,也会未来的白酒定盘。在我看来,眼下正是高端酒局最微妙的时刻,变革正在酝酿。
关注波波圈,让生意好做点。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