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上有个段子,视频展现着佟丽娅、迪丽热巴、古力娜扎几位新疆少数民族美女的婀娜身姿和倩影,调侃到“你以为古代远征西域只是为了抢夺他们的哈密瓜和葡萄干吗”,不难看出,古代君王在开疆拓土的过程中,获得了充分的物质回馈。
历史上著名的君王汉武帝,北征匈奴,东灭朝鲜,南灭南越,收复西南,实现王朝大一统的过程中,也使让当今无数男性垂涎的茅台酒的前身蒟酱酒成了岁岁进贡的宫廷贡品。如果不是王朝的统一,在汉武帝之前,无论贫富,即使是帝王,也喝不到当今茅台地区所出产的美酒。
巴蜀道路的艰难,有李白所写的《蜀道难》来描述,在更为险峻、闭塞的云贵高原上的贵州,连流放文人抱怨的古诗都没有留下。因为在古代,入黔的路更为艰难,这个地方的少数民族,世代群居,少有人出去,更少有人进入,一些非常好的物资,如酒、如茶、如药材,在被战争征服后才作为宫廷贡品,供应到了中原王朝。
茅台酒的中外驰名,已经让天下人都感受到了贵州酒的美妙。贵州古茶的珍贵,在一代代科研人的发掘中,才逐渐为世人所知。
01 茶籽化石的发现:
茶的起源在中国贵州
“多彩贵州” 主题摄影图
中国茶产业起步早,发展历史悠久,中国几大著名产区都有知名而高端的茶品牌,但贵州这个茶产区,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几乎都是榜上无名。很长一段时间,贵州因为天然条件所导致的交通闭塞,商业贸易和科研进度的发展都落后于中国东部和北部地区,少有人专门为了茶而入黔。
直到1980年7月,三枚茶籽化石在贵州省晴隆县尹家箐被发现,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鉴定,确定为第三纪至第四纪茶籽化石,距今至少已有100万年。乃至到现在,这三颗茶籽化石都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最早的茶籽化石。
经过科研人员的研究,在远古的地理时代,中国西南非常适宜于茶树类植物生长,之后经过漫长的地球板块运动和地质变迁,在地质构层中留下了茶籽化石。
在这个发现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对茶树品种资源的调查、搜集、整理工作,根据茶树在植物分类上的演化地位,结合古地理气候环境,推断出茶树有可能起源于第三纪,原产地的中心就在云贵高原。
茶籽化石的发现,不仅有力地证明了中国西南地区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还证明了贵州是中国茶树原产地的核心,奠定了贵州在世界茶叶起源地的地位。
02
贵州全省有15万株200年以上的古茶树
贵州茶籽化石的发现在历史研究中意义重大,也自此改写了中国茶史,“世界茶起源于中国、中国茶源在贵州”逐渐成为共识。
自1980年贵州发现四球茶茶籽化石以来,吸引了众多世界茶叶专家的眼光聚焦贵州古茶树群落。几十年来,专家学者们不断挖掘,贵州各地成片的古茶被发现。
到目前为止,贵州全省88个县级行政区域中有52个县都发现有古茶树,据不完全统计,贵州全省发现古茶树500万株,200年以上的古茶树15万株以上,千年以上古茶树千余株,全国年龄最长的古茶树也在贵州被发现。
贵州古茶树数量之多,体量之大、分布之广,树龄之长,在国内是极为罕见的。
03
秦汉开始古文对贵州古茶多有记载
成文于秦汉时期的《尔雅》一书中有目前为止发现的对茶最早的记载。《尔雅》中也提到贵州的茶,“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在汉代贵州茶成了可以煮成羹汤喝的药材。
公元前2世纪,西汉的司马相如在他所写的《凡将篇》中,记录了当时的20种药物,其中就包含茶。
贵州的茶在被发现后,就成了汉代知名的土特产。
晋·傅巽《七诲》中在叙述各地的名特产品时,提到“南中茶子”,南中在古代指巴蜀以南地区也就是现在的贵州,这里说当时种茶都要到贵州这一代去选茶籽,也说明了贵州就是茶树的起源地。
唐宋时期开始,汉藏之间开始以贵州茶换青海马开始了“茶马互市”,闻名中外的茶马古道由此而来。到明代,贵州的种茶业得到了空前发展,以至如今,600年树龄的古茶树在贵州古茶树中具有很高的占比。
04
世界最大的栽培型灌木中小叶种古茶树居群,在长寿之乡被发现
贵州古茶能够大量保存下来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有关。
贵州省茶科所原所长罗显扬曾分析说,贵州高原在古生时代,就屹立于劳亚古大陆。当第四纪冰川时代,全球受到大面积冰川覆盖,降温侵袭使大批生长在冰河地区的茶树遭到毁灭性打击,而贵州省内部分低陷谷底仍保持着较为温热的环境,成为若干古生植物的“避难所”。
茶树喜弱光且耐阴, 光照过强不利于茶叶的质量与产量, 强光直射茶叶容易老化, 品质较差。贵州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的气候条件,长期以来的原始耕作方式,孕育和保留了全球最集中、最丰富的贵州古茶树。贵州古茶树灌木型占80%以上,是目前国内已发现的最古老的栽培型灌木中小叶种茶树,也是目前最大的灌木型古茶树居群。
在贵州茶长得很慢,所以贵州的古茶树为小叶,小叶古茶在业界十分珍惜。贵州古茶树生长分散, 贵州古茶树主要分布于黔滇、黔渝以及黔桂的交界地方,东至黎平老山界原始森林区,西至威宁自治县云贵乡,南至兴义七舍革上村,北至道真自治县棕坪乡,生长十分分散,直到2010年,贵州著名的长寿之乡——花溪久安乡上,54000株小叶古茶树群被发现的新闻,震惊业界。
久安乡古树茶园茶王,始于西汉,有2000多年树龄
据不完全统计,在久安乡境内分布有保护价值的灌木型古茶树5.4万余株,其中处于特别保护级别的2000年以上树龄的古茶树19株;重点保护级别的1000-1500年树龄的古茶树1.4万株,古茶树平均年龄超过600年,其经济保护和开发价值约2.6亿,久安古茶群成为了如今发现的最古老最大的栽培型灌木小叶种茶树居群,也是为目前最大的灌木型古茶树居群。
因为古茶群的发现,久安乡这个长寿之乡被授予了“高原古茶树之乡”的荣誉称号。
05 曾因挡苞米被砍
现“一树千金”制茶人喝不起
在久安乡当地,很早以前就有挖茶根煮水喝治病的风俗,当地的很多民俗也跟茶息息相关。听一位曾在这里卖茶的客人说,“那时候小哥让我带了一包老乡给的古茶,以及听从老乡们的建议挖的古茶树根,说是他们这里的古茶树根熬水喝,可以治疗很多病。我们家母亲心脏不太好,老乡说天天喝一碗古茶树根煨的水,可以慢慢地治好。”但在2007年以前,这些古茶树的存在没有引起当地人民的特别关注。
古茶树在久安乡的几个村子分布广,很多人家地里就有几百株古茶树,在改革开放后,实行包产到户时,为了栽种一行玉米,村民会毫不留情地砍掉古茶树。当地苗族老人也说,在他们小时候,老人家就给他们说,以前这里满山都有茶树,大家都是上山要柴来烧,“有些老点的都砍来烧哦,那时候,这些茶树就这么大。”
2011年前后,全国各大媒体陆续报道在久安乡发现了一批古茶树的新闻,古茶园的珍惜程度和巨大的经济潜力、经济价值也引起了贵州省政府的高度关注。
时任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傅传耀用一首诗来描述久安小叶古树茶,“隐居深山被遗忘,修得秉性不张扬。待到众仙静寂后,枯杆新芽分外香”省委和茶行业相关领导层专门在久安山就久安山古茶的保护和发展进行开会研讨。
从而使久安古茶树从昔日无人问津的山间野茶变成今日“一树千金”的名茶。当地生产茶叶的茶农自身几乎也不喝茶,以前茶农只能喝挑拣出来的茶梗和黄片泡的荼,作为一种有文化隐喻的饮品,能够消费“香茗”的通常都是居住在城镇里的绅士阶级。
06 古茶的保护与推广
为保护古茶树,专家们给每株古茶树都安装了GPS,以保证其安全,近年来,花溪区先后颁发了《古茶树保护措施》、《花溪区人民政府关于在久安乡建立古茶树保护点的决定》等,加强对久安古茶树的保护。
花溪区人民政府为久安古茶树立牌进行标识和保护
因为古树生长十分缓慢,采多了伤树,古茶树每年每根枝干只能采一芽用来制茶,仅采于清明前后,高山雨露最为纯净之时,每株每年仅产一两,品质独特、汤色透亮、高香持久、茶韵醇厚古远、回味甘美隽永。
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限于古茶树保护,每年仅得大师级上品古茶500斤,堪称中国茶类“物以稀为贵”的瑰宝极品。2013年,市面上用古树茶制成的“久安千年红”每市斤售价已达3.6万元,出口欧洲市场供不应求。
2015年,为研究茶与健康之间的关系,钟南山院士曾到访久安小叶古树茶园,并在有着2000年树龄的茶王树下留影,钟南山院士当时说希望古茶能做好健康属性推广,当时还打趣说“你们要是做得好,我过10年再来看看。我明年才80岁。”
2015年,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以及多名呼吸科专家莅临贵茶集团,与贵州农委领导和茶叶专家一起,进行“贵茶与健康”的交流
2019年,几经辗转,在河南成功运作格力电器品牌、茅台酒、茅台股份铂金汉酱酒、茅台股份九和天下酒的河南弘力收购了整个古茶园成品的代理权。
新古茶产品在原料上更加严选,在工艺上精益求精,用高尔夫球形塑造古茶包装,将珍贵的高原小叶红茶供应给活跃在高尔夫球场热爱生活的企业家,以此带动久安乡当地经济的发展。
久安千年古茶树群是中国古茶树和茶产业的活化石,云贵高原地大物博,拥有着丰富而纯天然的珍贵物产。从久安千年古茶园的发现,到珍贵的久安千年红茶到贵茶高尔夫小叶古树红茶的转变,是珍贵古茶园向消费者一步步走进的过程,让珍惜而宝贵的古茶为外界所知,为当地人的心愿,也是很多参观过古茶园的人的期望,在这个茶园里,有太多让人震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