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和君咨询集团高级合伙人、和君咨询酒水行业首席战略专家 李振江
和君咨询高级咨询师 杨军
//
编者按:
酒业与电商的代差由来已久,却又在近期不断被打破。
新渠道不仅对应新的供应渠道和新的消费群,同样意味着新的运营策略和新的品牌思考。
酒类“触电”或许并非处于电商平台鼓吹的红利期,但在传统渠道受限的情况下,拓新对于亟待变化的酒业而言,未必不是一个好选择。
本文对818酒类电商的梳理和解读,在一定程度上为酒业电商指明了前路。
抖音的尽头是什么?是段子、直播、是带货、还是广告媒介?对于电商这个不断发展、变化、革命、并一次次浴火重生的“新物种”来说,酒业相对是陌生的。陌生的本质是传统的酒业与新方式之间关于新老思维的代差。其实,酒业与电商的“代差”由来已久,也客观存在,不止差了一代,且每个阶段双方关于代差表现的形式都不相同;在微博时代,大多数酒企还在贴海报、做电视广告(就是做一些举例说明)。
在门户网站和集市电商平台时代,才有酒企开始运营微博,也有少量酒企尝试开店,酒企局部"触电",但多数"不成功",更有电商平台不卖酒的言论云云……在微信时代,大多数酒企学会了广告、部分酒企或品牌在尝试“自媒体”的领域,但还是停留在广告思维环节居多。
目前京东天猫等门户电商已经成熟,涉及抖音、小红书、火山、拼多多等公域与私域电商(后期详解公域与私域)已经发展到了新的阶段。酒水企业该如何对待线上平台的产品推广模式?不管怎么评判,笔者在和君从事酒水事业部多年,对刚刚过去的818解读一下,供业界同仁参考。
2022年的818酒类电商档期史无前例的好!刚刚过去的818及818促销档期的表现要好于以往,虽然数据还没出来。但是,肯定是向好的,也有一些节点值得关注。
第一点,逻辑正确,酒业在电商领域基本算是跑对了。
首先,普遍性的高参与度,酒业头部酒企、省酒、部分特优美的区域酒企纷纷下场。你打开抖音看看,几乎你熟悉的牌子都有抖音小店,或产品;
其次,顺应了潮流。说疫情带来了观点潮流,说快递也的完善,说手机客户移动端的给力,说消费者的习惯等等,都说明时代的改变,真实的说明了适者为王;
再者,效率及合理性成为实际需求。疫情延续的如今,我们看待电商的第一要素不完全是“便宜”,更多的是适合与便利性,其实电商第一属性是效率。酒业电商的效率是厂家到消费者、是特价到消费者、是信赖的安全到消费者;还有就是无数的畅销品牌、热点产品、个性信息可以快速的获得搜集、参考、使用等等功能化的需求变得简单;
最后,线上是真实的销售和购买动机。越来越多的小C及个人消费者通过电商渠道或是随机性、或是冲动性消费酒水产品,更多的是“铁粉”多次的购买、多次的复购、忠实的复购!抖音高管在“抖音电商首届生态大会”上提出兴趣电商。如是说,兴趣电商其实有点像逛街。早期大众消费时代,大家是需要什么买什么。后来人民的生活富裕了,出现了很多商场、场景店(如胖东来、盒马鲜生)、精品店,大家去逛街,也没有什么特别明确的需求,就是看到什么喜欢就买。从喜好群体到兴趣分类再带各种理由或原因的转化购买,实现了常态化(也有电商属性产品和供应链的配合)。
第二点,消费心态、消费习惯相对成熟,酒业电商新物种获得“对方”认可。
这个对方当然是“消费者”了。无数的新事物、新理念、乃至新需求正在高热度地发生或是“被引导”下的壮大。例如,跑了很多年商业模式的歌德老酒在“线上直播的拍卖会”方面,拍卖的老酒很受欢迎;各种酒水测评Up主粉丝巨增、广受欢迎,快速成为了媒体或大咖,背后就是无限的可能;大咖探店探厂快速了体验了品牌,昨天李国庆庆子哥直播珍酒场时线上直播了珍酒厂区,还介绍了例如张朝阳这样大咖的封坛酒,以前很多不知道的、或厂家希望让消费者花高成本想让消费者知道的事情正在变的简单;
第三点,扩大了新人群、随机性消费人群、潜在用酒人群及个性化粉丝化的新需求人群。
笔者常开玩笑酒业十年是的酒业从业者、企业净流去的十年,几乎没有新鲜血液,且长期没有新鲜血液补代。就像近年来的东北地区一样,连续多年全国人口净流出区域,那经济动力何在?
第一类是潜在消费人群。818的酒水直播间里,出现最多的一句就是"马上中秋节送礼不用担心了"。这个也是对存量市场的收割吧!这个时候更多的是“互联网、大数据、算力、AI”的功劳,确实有点催生、催熟的味道,也有点残酷,但是在新规则、新电商的赛道里是正确的革命。
第二类是随机性新人群。不管现在的电商用何种方式特价(1元特价、9.9米、1499补贴等等)、偷换概念的套路(非主线产品、尾货、库存产品、及其他擦边球等)、或是引流手段,确实挖掘了很多新的随机性酒水消费人群。
第三类是新需求人群。随便看看那些大主播的粉丝就可以知道他们的喜好分类、用户年龄、经济收入等等信息,这也是兴趣电商的魅力吧。一个百万级粉丝的主播就相当于一个中型酒厂、甚至更强更大更有权威。试想,他们的粉丝、共同喜好的观众吧?无论是基于何种原因吧!我们看到向好一面的确实是“酒水的消费者变多了”。
第四点,酒类电商的生态在向好,酒企需重新评估电商赛道。
一者是对于电商赛道的新评估,需从自己发展战略出发。酒水目前跟随大时代即可,想创造新的赛道、专属赛道短期内还是有难度的。再造一个罗马很难,没有罗马也不行。
二者是消费者、卖家、平台三方面实现了和谐下的向好。十年前我们说电商不懂酒,酒厂不懂电商。五年前我们说电商都酒不懂技术,酒厂懂电商渠道不懂技术,新技术说我也不想懂你们。目前基础无论是成本、应用、个性定制都相对合理。我们更发现无论是京东、天猫等门户电商、还是主播兴趣的抖音、小红书、火山等。在驱动大数据收割的商业模式大背景下,都推导了、引导了消费和消费习惯。所以我们说,消费者、卖家、平台达到了和谐的向好。
三者头部酒企正在"无意识的管制"。818的名酒红线价守住了,也守得很好。无论是虎茅、飞天,还是习酒、郎酒都有相应的底线在。相同的是实现了品牌货、品牌管的好局面,不同的是每家的粉丝在自己关起门来“低调收割”。
四者主力下场,都在战略布局。前文我们说到目前的酒水电商具有高度的参与度,酒业头部酒企、省酒、部分特优美的区域酒企纷纷下场。不管各家战略、目的、或结果是什么,至少这个主体是在的。就像股市一样,只有力主下场才能翻盘。
酒类电商是否迎来红利期还不确定,也不用研判,但是积极参与是没错的。宏观看抖音等兴趣电商也如同京东、天猫等门户电商一样,进入了专业化运营、高成本运营、寡头运营的第二阶段。新赛道初期的流量红利、蓝海红利、时机窗口期红利、高增长红利已经过去!但是,对于有代差的酒企来说,仍然是可以参与的。
思考一,行业壁垒或源头资源等信息不对称机会。
去年一夜之间爆火的明星酒水带货让人至今都没有回过味来。为什么明星、大咖都选择了酒行业?可能是高毛利、可能是没有货源、可能是没有合适的品牌、也可能是没有更好的选择吧?至少有一点是真实的,必定有利可图(我们身在酒水行业之中,弱化了隔行如隔山的特点,酒类电商领域目前仍然还属于优质领域)。
思考二,代差的跳跃式发展机会。
传统的酒业渠道层级、供应链优势、营销优势、团队和执行优势,是无数代无数年积累下来的核心资产,对已知存在的超越是很难的。但是新电商领域适合做短渠道(厂家直接到消费者)、适合做兴趣(个性品牌或小酒种)、适合特优美酒企(流量产品、颜值产品或差异化领域)、适合知名酒企的文创产品(个性产品、文化产品、尝试性新品)、还适合没有渠道需要重新定义渠道的酒企等等。
思考三,机会与问题并存是真实且正常的。
818各家量级酒企、经销商、个人或团队的酒业从业者同台竞技,就有了对比,就有了伤害;
一缺专业。我们发现很多主播不懂酒、不懂自己厂(可能是新进或外包的原因)。我们发现,很多官方主动放价格、低价。我们发现很多直播间、客服语言低俗、操作粗暴;专业让对方舒服,不能说你的服装不对、不能说你的清晰度不高、不能说你的改价不技术、不能说你的低级或者low,因为同行都差不多吧!但是,做出属于自己的、更专业的操作就更可以让对方喜欢。
二缺内容。酒类直播或酒类电商的传播内容是什么?特价、口嗨、个性?大部分是特价、一半是低级的随意,极少的个性(例如东方甄选),专业性还需要加强,否则就是品牌新的照妖镜(就不是机遇了)。东方甄选是一个不可复制的个性案例,至少有强大的知识积累,有多年的讲台台风,有真心的建议和属于非催单的心态。如果有内容、有个性、有真心的态度应该可以让对方更喜欢。
三缺更好的好货。不管到底是不是兴趣电商,至少留下了的都是一个圈层。酒企电商是新领域,完全可以重新定义自己。从818我们发现了一个核心,那就是“真多次老粉参与、真好货连连”,以前的电商多数一次购买,所以我们说逻辑没跑赢。无论是最近火的预制菜、还是抖音教学,都体现了有好货、一直有好货的本质。
不是对电商渠道的吹捧,也不是说酒类电商一定可以干,非常赚钱,下一个风口云云。至少就目前观察电商的新成熟期优势是明显的、兴趣与电商融合需求端的、隐性逻辑是贯通、圈子壁垒强大的。
客观的说酒业传统逻辑中是不考虑消费者的,例如打广告建品牌,之后就没有了(如果有,那就是经销商打款、终端收款、团购收款),招商完毕、上市完毕就没了。新电商的尽头是什么?不应该是机器人、也不可能是结束。线上对应的是对应的新消费人群,更应该对应的是用户,也是润物细无声的品牌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