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郁璐
茅台集团2023年战略研讨会碰撞智慧火花
夏至,茅台的战略研讨日。是一个思想的碰撞更加热烈,智慧的火花更加灿烂的日子。
6月21日,夏至时节,茅台2023年战略研讨会如约而至。除经济学家、企业家外,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微生物学家,以及工业生物技术研究、生命科学研究的顶尖人物都是茅台此次战略研讨会的座上宾,由此可窥见茅台的五线生态体系中,对产业生态的拓展布局已萌发,对标世界一流企业,茅台更进一步。
三个T
茅台迈进20万亿生物经济第二曲线
6月13日的股东大会上,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丁雄军把茅台拓宽产业服务归纳为三个T,即Technology(科技)、Bio-technology(生物科技)、Food technology(食品科技),这也是茅台在“酒主业、文旅康养、综合金融”三大主业外寻求另一个持续增长级。
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丁雄军
据现场专家透露,预计到“十四五”末,全球主要经济体(美国、欧盟、日本、中国)的生物经济规模总量合计将超过10万亿美元,我国生物经济产业规模有望超过20万亿人民币。白酒与生物经济的融合成为此次研讨会的核心主题之一。
茅台如何将白酒与生物经济融合?现场的专家与生物科技先行者为茅台建言献策。
凝聚、坚持、融合、培养、开放、包容
拥有40余年科研教育经验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分子生物物理与结构生物学家饶子和,提出了战略性基础研究多学科团队联合公关模式是新时期科技创新的必然选择。对茅台在生物经济领域拓展而言,凝聚明确目标、坚持长久的研究、融合多学科的研究团队、培养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开放国内外同行合作、包容并全力支持年轻人创新具有指导性意义。
中国科学院院士、分子生物物理与结构生物学家 饶子和
打通产学研、政策落地
从成立到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透明质酸生厂商,华熙生物只用了7年,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赵燕提出合成生物是驱动生物科技发展的颠覆性技术,可以重塑地球资源,只要打通产学研,在政策上出台可落地、可执行的实施细则方案,就能够在合成生物制造领域大有可为。
赵燕还表达了与茅台集团可以聚焦大健康消费品领域进行合作,如菌种资源库、全链条绿色节能制造、具有高科创属性功能性的食品。
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赵燕
酒业与现代生命科学技术的新机遇
中国科学院院士、微生物学家邓子新表示技术汇聚、理念提升、生命科技的融汇催生新机遇显现,他直接提出“酒业创新如何与现代生命科学技术交融”命题,认为传统酒业、文化酒业、科技酒业、智能酒业等可在酿造微生物、饮酒方式、生物信息学等方面进行融合创新。
中国科学院院士、微生物学家 邓子新
生物制造促进可持续发展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马延和认为生物科学正在向系统化、定量化、工程化的方向发展,而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等为接近健康、食品、能源、资源和环境问题提供了新机遇,且已成为众多发达国家的国家战略,要积极迎接生物经济新时代。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 马延
基于合成生物学的产业化拓展
深圳华大生命科学院研究院院长徐讯表示,白酒的酿造是人类对于微生物最古老的应用之一,而微生物与人体健康密切关联,且合成生物学已在药物、材料、食品饮料、等多领域产业得以应用。
徐讯称可以基于合成生物学的产业化拓展,将茅台的发酵工艺与合成生物学的产业平台深度结合。
深圳华大生命科学院研究院院长 徐讯
立足生物制造,发展未来食品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陈坚认为茅台拥有丰富的微生物资源,特有的生物资源,丰富的传统食品工业生物制造经验,以及优秀的产品品质保障体系,可以立足生物制造,发展未来食品,这与茅台产业拓展的3T不谋而合。陈坚认为中国的食品已从吃饱吃好到吃享受转化,更安全、更营养、更美味、更可持续。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 陈坚
除了经济效益,实现第二增长曲线,在简单、高效、经济、绿色环保的生物科技领域的深耕也将是茅台乃至更多有担当的企业造福人类,面向未来的必经之路。当医药、第一及第二产业、健康、环境、能源等等领域被惠及,茅台缔造美时代里的美生活又多了一条路径。
一流的管理,成就一流的企业
“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这是2022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指导意见》提出世界一流企业的16字标准。茅台作为白酒行业龙头,不仅有着过千亿的单品,超2万亿的市值,还在创新与管理上不断贴近世界一流。
不仅如此,除了营收、市值、利润的规模指标,销售利润率、资产回报率、市盈率的效率指标,茅台在创新的产业贡献、品牌的全球美誉度,社会责任的社会指标方面也与世界一流看齐。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宋志平重点从“核心竞争力”上分享茅台在企业管理上的优势与可行性路径。
“无茅台不成席”,他表示茅台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独特的品质、强大的品牌、忠诚的客户群、深入的文化渗透力、优异的价值创造力。如何打造核心竞争力,宋志平认为应该从核心业务、核心专长、核心市场、核心客户四个方面下手,构建起核心竞争力的底层逻辑。核心竞争力的最终目的是形成核心客户,而茅台的用户群体广、粘性强,员工、客户、投资者对茅台的信心是茅台迈向一流的底气。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 宋志平
普华永道中国副主席杨伟志表示茅台是中国最具价值的品牌,茅台要考虑如何在更广阔的国际平台上提高竞争力,核心切入点是数字化转型战略和ESG可持续发展战略。
不难看出,茅台也已通过这两点构建着国际化的竞争力,如布局巽风数字世界;虽然国内的ESG属于起步阶段,但茅台已连续发布中英文版ESG,按照国际ESG报告和ESG评级关注提升ESG信息透明度。茅台对ESG的践行既顺应国际趋势,又响应国家政策,同时为利益相关方创造价值,是向善,也是向美的力量。
普华永道中国副主席 杨伟志
管理学者、知室联合创始人陈春花从“理解世界一流企业的内涵”“我们离一流企业有多远”“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三个纬度阐释了其对一流品牌的认识,她认为一流的品牌具有产品可信赖、经营业绩卓越、企业行为富有责任感、社会贡献度高、获得社会广泛认可和尊敬的特点。
管理学者、知室联合创始人 陈春花
近年来,茅台通过现代化管理专注为顾客、股东、员工创造价值,并不断创新驱动实现自我超越,即便在三年疫情期间,也穿越周期逆势实现了稳定增长,给行业注入了极大信心。不仅如此,在酿造高品质生活的同时,保护环境,实现了与社会、人的共生融合。可以说茅台已经具备高质量发展、大踏步前进,迈向世界一流企业的实力。
茅台“生物技术与生态管理”缔造美时代里的美生活
“融合生活驱动人类进步是成为世界一流企业最核心要素。”而茅台一直坚持以酿造高品质生活为初心使命,始终以"渴望美"的奋进姿态,在"美时代"创造"美生活"。此次研讨会紧扣世界性趋势的生物经济与一流企业的管理,是茅台大国企业担当的显著表现。
丁雄军以《茅台:生物技术与生态管理》为题做了总结发言,以五幅图片高屋建瓴的分析了茅台生物技术和生态管理。丁雄军表示茅台是利用培养的微生物酿成了飘香世界的美酒,只有技术是不够的,还要有管理,用生态的方式去管理。
“全世界上再也找不到这样的地方,这是茅台一切技术一切管理的基础”。在展示茅台酒厂鸟瞰图时,丁雄军称15平方公里的茅台是茅台生物密码、空间密码所在。而且茅台的山水林土河微构建起了生命共同体,茅台一直致力于增水、保土、提气、护微。
在此前的股东大会上,丁雄军便透露茅台通过全世界最先进的方法对茅台酒的物系、菌系、酶系进行研究,得出了美酒是怎么酿造出来的,里面有什么,这都源于茅台酒厂的微生物。通过科学的分析,发现茅台酒厂的微生物与茅台镇、赤水河岸的微生物并不完全一样的,丁雄军表示进一步可以说“离开茅台酒厂酿不出茅台酒”。
从丁雄军展示的最后一幅图里可以看出,目前茅台已经建立起酿造高品质生活的美的共同体。该生命共同体包含三个部分:科学传承美的核心生态、协同创造美产业链生态、美的共同体商业圈生态。在这个美的共同体里,还包含了员工、科研机构、政府、媒体、股东、顾客、供应商、竞争对手、行业协会、公众、社区。
由此可见,茅台大格局下已做好了迎接美时代的到来。
战略研讨会由茅台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静仁主持
在战略研讨会上,茅台战略研究院对《茅台产业布局与产业升级战略研究》《茅台集团康养产业战略研究》进行了成果展示,且从国家政策、市场环境、趋势,以及茅台集团自身优势与短板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为茅台集团的产业拓展提供了参考。
茅台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总法律顾问、茅台战略研究院秘书长段建桦也代表茅台战略研究院秘书处简要汇报茅台战略研究院2022年度课题研究工作情况,据了解,在茅台集团2022年战略研讨会上,茅台向社会公开发布了涉及茅台集团产业战略、文化战略、数字化战略等多个领域的13项研究课题,最终确定立项课题12项,课题承接单位15家,截至目前,承接单位都已提交中期成果。
2023年研究课题也将围绕茅台种业、生物经济、国际化战略、茅台美学等11个课题的战略分解及实施路径进行全方位的战略研究,挖掘茅台创造美生活的更多可能。
记者手记:
7个小时,酣畅淋漓,从开始担心专业性过强,到最后意犹未尽,虽并非在短时间内追寻到生物科学的奥秘、现代企业管理的真谛,但茅台将跨学科的最前沿技术、知识体系、国际视野带到现场,让我们振奋人心,尤其在生物经济领域。
不得不说,中国生物科技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悬殊,但通过中国科学家、企业家,甚至对中国科学技术和生物产品强烈认可的消费者的努力下,中国生物科学技术已经持续不断的拉近与国际顶尖水平的距离。在白酒产业,为了找到白酒微生物、生态环境对酿酒的影响,对品质与产区的支持,各大企业早已涉足,但直接将生物经济作为企业产业拓展的重要方向,并把生态管理纳入其中,仅茅台一家,其重要性明显超过行业围绕的发酵或工艺科研工程,这是全人类面对经济环境、自然生态环境、人体发展困境的亟需解决课题,从世界各国战略布局来看,生物科学是大国竞争焦点,也正是因为它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生物经济也拥有强大的市场潜力与市场容量。
虽然这条路还存在政策落地不畅、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道阻且长,但茅台凭借自身优势与战略定力,将勇往直前。如现场嘉宾所说,企业的生命力来自于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和持续不断的经营盈利能力,茅台一定是麦肯锡眼里的大、强、基业长青的世界一流。
特别感动嘉宾的一句话:从长远角度考虑,对社会的付出终将回报于企业。茅台对产业和社会的心意,必将收获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