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Mia
上个月,澳洲葡萄酒品牌“Penfolds奔富”在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发布珍藏系列CWT521,以千元的定价,和该系列中首款中国葡萄酒的独特地位,获得行业人士“上半年行业中最大手笔的新品”的赞誉。
而在知名品牌影响力效应和中国产区葡萄酒标签的背后,还有着酿酒师团队对1000多个地块进行走访挑选、最终选中香格里拉四个村落的故事,而这也让更多目光集中到了云南这一云上秘境。
从历史中走来
云南葡萄酒因稀缺而珍贵
从葡萄的种植和酿造维度,云南可谓从历史中走来的产区,自19世纪法国传教士首次种植葡萄以来,云南的高海拔和多变气候赋予了多个种类葡萄生长的基础条件,让越来越多的葡萄园涌现,而数百年间藏区的手工葡萄酒从未停止发展。
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云南先后引进200多个葡萄品种进行实验,根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的研究报告,云南葡萄酒的工业化生产始于1980年前后兴建的“石林葡萄酒厂”,在2005年前后出现快速发展的势头。
根据中国酿酒葡萄气候区划研究与产区划分,在2010年云南省曾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四川省西部一起被划分为“西南高山产区”,而后云南产区内率先画起了独特发展的“施工图”。
除了不需要埋土防冻的天然优势外,云南四季如春的特色,也为葡萄酒产业带来了一条特殊的酒旅融合发展道路。“葡萄酒-酒庄观光”的旅游概念下,云南产区较早具备了一定的旅游产业规模,“葡萄酒+”模式以打通产业链上下游的模式,为行业树立了一个本土葡萄酒产区发展的标杆。
例如,依托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弥勒市,通过整合葡萄酒文化、葡萄园生态农业、养生文化的资源,让葡萄酒产业兼具经济效益与文旅价值,已经将“葡萄”发展成一张重要的城市名片,“可尝,可玩。”的葡萄酒文旅游路线,也为当地品牌带来了一定的品牌效应。
一位销售香格里拉霄岭葡萄酒的酒商阿普向糖酒快讯介绍道,云南峡谷河道落差很大的特点,在带来“冰葡萄”等地方特色品种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加分散的酒庄布局和采摘酿造难度,本土葡萄酒产量较为稀缺,一些当地品牌仅在当地具有较强的知名度,距离规模化铺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背靠旅游城市的优势,云南产区的葡萄酒卖酒客们也期盼更多的游客可以到访葡萄园,对高原产区的葡萄酒进行更深入的了解。
另一个冉冉升起的中国产区
在中国葡萄酒和烈酒市场的消费能力和市场前景下,有越来越多的酒企进行着深度规模化的布局。而云南作为中国葡萄酒著名产区之一,释放发展的积极信号,吸引了国外投资者的目光,在近年来被视作有潜力酿造出高品质葡萄酒的世界级产区。
其中,法国酩悦·轩尼诗-路易·威登集团最先开始了在云南北部地区种植赤霞珠和品丽珠的先例。在云南省西北角、海拔6740米的梅里雪山山麓处建成了世界海拔最高的酒庄敖云酒庄,这也成为行业一个标志性节点事件。于2012年推出高端葡萄酒品牌“敖云”,在其名称“云间翱翔或漫步云端”的美好寓意下,成为一个迅速获得知名度的精品葡萄酒品牌,被誉为中国风土孕育的高端葡萄酒的代表。
此次奔富新品布局的战略考量也同样值得深思,一方面,富邑葡萄酒集团将CWT521放置于奔富标志性的“珍藏系列”内,代表着在云南产区生长的葡萄已经足够具备在国际主流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的品牌旗舰系列的品质;另一方面,CWT521将面向全世界进行销售,在中国产区成为奔富全球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同时,也将携带香格里拉的名义和中国葡萄酒的名气飘洋过海。
这也再次扣题在奔富CWT521新品发布会上奔富大中华区销售总经理吴明峰的感言:中国产区的葡萄酒不仅在中国市场有很好的表现,在全球市场尤其是东南亚市场和免税渠道中已经拥有一定的影响力,特别对于海外华人来说,他们希望看到中国产区的葡萄酒。
而就在同一时期,中国最大的集中连片酿酒葡萄产区和酒庄酒产区宁夏贺兰山东麓,也集齐了一批包括迦南美地、银色高地、蓝赛酒庄、贺兰晴雪、留世酒庄、志辉岩石等名列前茅的知名酒庄,以大产区联盟的方式发生着“组团出海”,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葡萄酒爱好者数值,承担着国产葡萄酒崛起、与世界葡萄酒比肩的另一头重担。
在行业人士看来,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国际烈酒公司在中国产区耕作,选择用通过中国当地风土特色来的方式,实现着与中国市场的认知重塑和深入融合。在云南这片热土之上,葡萄藤正在摇曳,引发着葡萄酒行业变迁中的一个个标志性事件,也正在为未来画下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