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Mia
2022年下半年以来,新一轮调整趋势席卷白酒行业,面对存量竞争新周期,一些区域强势酒水品牌选择放弃“内卷”转而“抱团”,谋求新发展。
或以地域、或以品类,白酒品牌的“竞合”状态走向白热化。在这其中,兼香品牌的互动与抱团,成为今年酒业版图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寻找生存空间
兼香走上竞合之路
今年2月8日,郎酒集团董事长汪俊林发布“兼香战略”,将兼香作为发展的第二极,并定下2-3年内百亿的营销目标;一个月后郎酒集团总裁刘毅率队赴白云边、口子窖交流学习,共同落实了做强、做长、做大兼香事业的决心。
于是,做大兼香市场蛋糕、撑起兼香品类的成长空间的概念流行开来。在全国范围内,兼香型品类动作不断,口子窖发布兼10、兼20和兼30高端战略新品,白云边高频次、全覆盖的全年终端动销动作剑指百亿市场规模,玉泉酒业发布“大国兼香,玉泉领航”战略新品加码次高端赛道。
11月份的兼香聚首,将兼香战略的影响力扩散到新的广度。首届中国兼香型与创新香型白酒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安徽召开,在安徽、湖北、黑龙江、河南、江苏、山东等食品行业协会的号召下,包括今世缘、仰韶酒业、劲牌酒业、黑龙江玉泉酒业等40余家全国知名兼香型白酒品牌代表到场,回应这次以香型为名义的聚首。
根据公开数据,郎酒集团兼香型白酒营收预计在60亿+,口子窖规模在50亿+,白云边预计规模在65亿+,这三家企业的兼香型白酒营收均在50亿至70亿之间,构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三大品类头部的“聚首”在业内掀起不小的波澜,让兼香品类的价值空间被重新审视,成为兼香白酒集体掀起新一轮发力浪潮的一个导火索事件。
根据相关测算数据,目前兼香市场规模约为200-300亿元,仅占白酒市场整体容量的5%-7%,与浓酱清三大香型相比仍属小众。在终端动销放缓与高质量发展诉求的双重背景下,兼香型白酒以“团结”的方式,向规模化迈进一步。
兼香型白酒从确立到发展成熟,经历了近40年的发展历程,全国知名品牌的抱团发声,被业内人士誉为“大兼香元年”开启的标志,也成为兼香型白酒发展道路上一次里程碑式事件。
行业人士认为,兼香型白酒想要做大市场份额,需要行业龙头的引领,而郎酒所具备的全国化影响力,让兼香型看到更多希望。从龙头的引领,到全国品牌的连锁反应,兼香型品类向上发展的决心公之于世,兼香品类的崛起,将为白酒行业在原有的“浓酱清”版图之外带来新的可能性。
兼香起势的契机
将此次兼香型发展的集体发声看做一个节点,行业人士认为,此次兼香势力的抱团是受到白酒行业调整期的催化,也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长期发展来看,“浓酱清”之外的潜在市场容量仍存在可观空间,在对消费者需求的尊重下,行业将迎来多种香型的繁荣。
在2009年,《糖酒快讯》曾发表相关论述,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各个酒厂可能会有多种香型的白酒基地,香型的权利会在行业整合中逐渐被弱化,“去香型”浪潮终将到来。而白酒应该顺应消费需求,跳出只依靠香型划定白酒类型的范畴,挖掘消费者真正喜好的口感、流派、风格、饮用方法与饮用文化。
从消费者偏好的角度看,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大,各地饮食习惯不同,影响品牌偏好。兼香型由单一香型的融合而生,虽然有着统一的质量标准,但因环境和工艺操作上的不同而具备风味与风格的差异特征,具备不同的口感特征,也将不同的风俗文化特征写进品牌故事。
在上个世纪的湖北、湖南、东北三省及苏皖地区,兼香型白酒率先被终端接受并流行。而经过多年发展,具备品质与工艺的品牌已经跑在行业前列,被更多消费者所接受。例如郎酒已经拥有小郎酒、顺品郎、郎牌特曲等全国化运作的产品,而白云边依靠次高端大单品白云边陈酿带领鄂酒市场增长,已经实现泛全国市场战略布局。
随着时代发展,各地技艺交流、工艺进步必然导致各种香型白酒的不断模仿、借鉴。随着消费者需求被进一步重视,各种新流派、品类将开辟出更大的市场。从品类价值的角度来说,兼香型正站在这一契机上,也需要在这一过程中,讲好品牌故事,坚守产品工艺,获得消费者认可,才是在市场中保持竞争力的法则。
区隔于传统三大香型,是兼香型从技术层面迈出的重要一步,品类抱团发展,完善丰富文化体系和市场推广体系,是兼香型顺应消费者市场需求的另一步。从突破传统定义,到突破消费者认知,兼香型白酒的兴起,实际上是一个突破“束缚”的过程,是在市场需求变化下,适应市场消费的变化的探索与尝试。
“大兼香时代”的到来,实际上是白酒多种香型发展、品类繁荣的剪影,在白酒香型品类更加丰富的未来,高质量发展是永恒主题,唯有在酿造技艺上的不断追求和创新,方能赢得消费者的追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