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的渑池,生机盎然,酒香氤氲。这座位于北纬35°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世界美酒特色产区,因《史记》中“秦赵会盟”的典故酒会和苏轼途经时“鸿爪雪泥”的人生喟叹而光耀史册;并以仰韶文化的发现和穿越了7000时空的酒香,为中国乃至世界文明,增添了独特而鲜明的浓彩。
7月23日,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迎来重要行程。来自柬埔寨、蒙古、印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亚美尼亚、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白俄罗斯、土耳其等10个国家的19位外宾,齐聚河南渑池,走进河南仰韶酒业有限公司参观。河南仰韶酒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侯建光,河南仰韶酒业集团党委副书记、营销公司总经理郝惠锋陪同。
在仰韶酒庄的“仙门山洞藏园”与“生态酿酒园”,外宾们通过沉浸式体验,触摸华夏文明的古老根脉与中国酒文化的悠长气韵,感受新时代下豫酒龙头、中国白酒骨干企业——仰韶酒业的蓬勃活力与品牌风采。
溯源陶香
七千年酒脉的文明对话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对人类文明贡献卓著。陶瓷技艺的辉煌成就,更令“China”之名享誉寰宇。而中华陶源,根在仰韶。
1921年,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的首次发掘,让沉睡7000年的彩陶重见天日,仰韶文化由此命名。2021年,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的重大发现震动学界——出土的8个小口尖底瓶内的谷物发酵酒残留,确凿证实:早在7000年前,渑池的仰韶先民已掌握了酿酒技艺。
行走在仰韶酒庄,无论是仙门山景区“陶香洞天”里排布十里的储酒陶坛,还是生态酿酒园内的世界酒史馆与万吨洞藏酒窖,抑或是园区的道路旁、建筑上、楼宇间,俯仰满目的彩陶元素,无不以无声的语言,诉说着华夏文明与仰韶酒文化的源远流长的厚重底蕴。外宾们惊叹于仰韶酒厂对古老酒文化的深度挖掘与现代表达,纷纷举起手机拍照留念,并表示:
“中国了不起,仰韶酒厂了不起。这里蕴藏着如此古老而丰富的世界酒文化知识,令人大开眼界!”
“我有一个很特别、很有趣的发现:数千年前,不同文明的先民,竟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陶器酿酒,这既是世界文明多样性的体现,更是人类早期智慧共通的有力证明!”
“将中国的深厚文化,与酿酒技艺和品牌进行如此完美的融合,这种生产经营方式,独特且极具魅力!”
纵使国度有别、语言各异,泥土与火焰淬炼而成的陶器,正是人类早期酒文化共通的实物载体与智慧结晶。7000年后,这一缕穿越时空的陶香,在河南渑池,在仰韶酒业,再次成为连接中外、沟通心灵的醇厚媒介。
和而不同
一杯美酒中的上合精神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国人的待客之道,离不开酒。仙门山麓,非晚楼内,一场跨越山海的舌尖交响欣然奏鸣。
远道而来的贵宾通过“观色、闻香、品味、鉴格”,在深度领略了仰韶陶香型白酒“饱满圆润、诸味协调、回味悠长”的独特风味密码后,竖起了大拇指赞叹道:“每一滴仰韶酒,除了香气和香味,还蕴含着中国人对‘和’的至高追求,这是现代工业难以复制的美妙体验。”
随后,一场颇具创意的味觉碰撞精彩上演。调酒大师以仰韶陶香美酒为基,大胆融汇伏特加的凛冽纯净、朗姆的热情奔放与红酒的优雅浪漫,创作出名为“和而不同”的妙品。四味交融,非但无冲突之感,反在碰撞中激发出层次丰富、和谐共生的全新味觉体验。杯中流转的,不仅是美酒,更是对上海合作组织“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精神的完美演绎。
如同7000年前的彩陶之路连接了东西方文明,今天的仰韶美酒,正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连接历史与未来的纽带。目前,仰韶美酒已漂洋过海,在全球的17个国家落地生根,从东亚、东南亚的繁华都市,延伸至欧美的广阔市场。
文明如美酒,各蕴其香,各美其美。正如河南仰韶酒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侯建光在三门峡推介会上所言:美酒无界,文化相通。仰韶文化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当它们被置入“时间”与“交流”的陶坛中,彼此尊重,相互启迪,便能打破疆域和国界的藩篱,在交融互鉴中酝酿出历久弥新的醉人乐章!(刘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