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邓波 波波圈主理人
眼见着下半年到明年,名酒与区域名酒在光瓶酒会有一场较量,我提前表态:我更看好区域品牌。
光瓶酒这个市场,以前并没有得到名酒大佬们真正的重视,名酒企业虽然有产品,却都称不上真正下场。但今年不同,下半年名酒企业一定会全力进入这个市场,并且要拿到销量业绩。我前两天的视频,就透露了一家名酒释放一款战略储备的低端产品的信息,但因为涉及人家的商业机密,没敢多讲。但是大家都看得出来,洋河光瓶酒亮相以后,名酒企业们加快了进军这个市场的脚步。一场硬碰硬的战争,将不可避免。
从竞争的角度看,我认为光瓶酒的战争,我更看好区域品牌。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从产品来看,全国名酒的釀艺精湛,品质肯定是水准线之上的,但区域名酒更懂得消费者偏好。全国名酒出光瓶酒,自然是要在全国市场取最大公约数,但这个全国的最大公约数,往往不是区域市场的偏好。低端市场的产品,品质很难拉开差距,这样一来,口感偏好对购买决策的影响权重自然就会变大。
顺便说一句,以名酒大佬们的酿酒和调酒的功力,光瓶酒产品有可能在今明年定版。什么意思呢?百元以内的光瓶酒,什么样的酒质,应该卖多少钱,以前各个品牌各做各的,没有一个定论。经过今年和明年的光瓶酒大战,厂家、商家、消费者逐渐达成共识,并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影响行业。
第二,从市场运营来看,以前在名酒体系里,光瓶酒基本上是搭着走的。然而大树底下不长草,没有人专门运作,新品起不来。现在既然重视了,大概率是分开来独立团队运作。
问题就来了,在面对区域市场的经销商的时候,独立团队手上只有光瓶酒的资源,而区域名酒业务员,手上可是从高到低的产品,满满当当的资源。两相比较,区域品牌优势是不是很明显?但这还不是重要的。
第三,光瓶酒的市场运作,更接近快消品,讲究的是快速反应执行到位。全国名酒偏偏要考虑全国市场,或者至少是大区域市场的平衡,否则价盘就控制不住。但这样对于一线终端的需求变化就不可能快速响应。更不用说全国名酒那种层层汇报层层审批的管理流程,很多时候,明明一个非常好的战机,也会因为这些问题,销售经理干脆视而不见。
区域名酒没那么复杂,他们大多只考虑本地市场,能够立即做出反应,即使有外埠市场,审批流程也没那么长。
除了反应速度,还有策略精准性也是如此。以我的了解,全国性名酒中,能做到一地一策大概只有洋河,可能还有古井。说的极端点,如果区域名酒与全国名酒正面冲突,区域名酒也许只需要两三个月的超额投入,就能获胜。因为面对全国众多市场,名酒的市场投入比例只能一刀切,无法应对超限作战。这种时刻,区域名酒可以死磕这一家,而全国名酒可能要面对十几家的死磕。
当然,有人会说,名酒的品牌辐射力超级强,区域名酒不能比。但我认为在低端价位市场,这个逻辑不成立。不然的话,早些年为什么是牛栏山、老村长活跃全国,连续增长?即使近年来,玻汾、绿瓶西凤快速增长,但你也要看到,完全没有背景的光良、一担粮,也在悄悄迈向全国的呢?所以,在这个价位段市场上,现在品牌的影响力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
总结一下我的观点,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会有一场光瓶酒狭路相逢的大战,我更看好区域品牌的机会。
关注波波圈,让生意好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