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类酿造是传统手工业与现代工业的结合体,技艺传承与绿色发展的协同推进,既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命题,也是时代赋予酒业的新使命。当前酒业正经历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从资源消耗向生态酿造的范式转变。未来竞争将不仅是风味品质的比拼,更是绿色价值链的构建能力。通过技艺传承与智能酿造技术深度融合,有望实现“千年技艺”与“绿色发展”的共生共荣。
华北作为中国酒业的重要板块,五省市区地理相连,文脉相亲,具备协同发展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为总结交流技艺传承与绿色发展的智慧经验,同时深化区域合作、促进区域携手共进,继北京、天津、河北、山西之后,“第六届中国酒业华北五省市区高峰论坛暨技艺传承与绿色发展大会”于9月17日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成功召开。
本次论坛由内蒙古自治区酒业协会、北京酿酒协会、天津市酿酒工业协会、河北省白酒葡萄酒工业协会、山西省酿酒工业协会联合主办,内蒙古鄂尔多斯酒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二锅头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北沙城老窖酒业有限公司共同协办,酒通社、《中国酒业》杂志、中国酿酒网承办。北京酿酒协会理事长常明,山西省酿酒工业协会会长杨建峰,内蒙古自治区酒业协会会长高建忠,北京酿酒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傅长龙,河北省白酒葡萄酒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吴会常,北京酿酒协会秘书长朱砚如,天津市酿酒工业协会秘书长李跃华,河北省白酒葡萄酒工业协会秘书长侯翼飞,内蒙古自治区酒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姜文云,天津市酿酒工业协会名誉会长韩晓东,内蒙古大学教授李鹏,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满都拉,酒通社、中国酒业杂志、中国酿酒网总编丁易初,万正投资集团副总裁高宇程,鄂尔多斯酒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建军,北京二锅头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程学昌,河北沙城老窖酒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建军,内蒙古蒙古王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白国义,内蒙古太仆寺旗草原酿酒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明月章及华北五省市企业代表共同参与了活动。
守住技艺的“根”与“魂”
走好绿色的“路”与“桥”
本次论坛以“千年技艺?绿色发展”为主题,既是对过往经验的总结,更是对未来方向的明确。
作为长期关注华北酒业发展的媒体平台,酒通社、《中国酒业》杂志、中国酿酒网始终见证着华北酒业的成长与蝶变。酒通社、《中国酒业》杂志、中国酿酒网总编丁易初在开场辞中讲到:“过去五年,华北五省市区酒业在协同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而如今,随着时代发展,酒业正面临经济形势、政策向导、市场变化等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干扰。但我们始终认为,高质量发展是前提,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从资源消耗向生态酿造转型,如何将技艺传承与绿色发展有机结合,是我们需要共同探讨的问题”。
如今,越来越多企业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让千年古法在精准数据中焕发新生,“绿色酿造”在成为行业共识,从节水减排的生产工艺,到可循环利用的包装材料,再到低碳环保的电气系统,华北酒业正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丁易初认为:“唯有守住技艺的‘根’与‘魂’,走好绿色的‘路’与‘桥’,华北酒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赢得长远未来”。未来,酒通社、《中国酒业》杂志、中国酿酒网将继续发挥桥梁与窗口作用,丁易初表示:“一方面,我们将持续挖掘华北酒业的技艺传承故事,用文字与镜头记录匠人匠心,让更多人了解华北酒文化的深厚底蕴;另一方面,我们也将聚焦绿色发展的创新实践,及时传播先进技术、优秀案例,为企业搭建交流互鉴的平台,助力华北五省市区酒业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共赢的发展新格局”。
把“匠心守艺”刻在骨子里
把“绿色发展”融入实践中
内蒙古酿酒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殷商时期就出现了酿制发酵酒的工艺,唐代时期中原农耕与游牧文化交汇,酿酒工艺吸收北方草原的发酵技术与中原的蒸馏技术,形成了“套酿”的雏形。明清时期,晋商“走西口”带来了山西酿酒技艺,与内蒙本地传统工艺结合,推动了固态发酵等技术的完善,出现了以高粱、小麦、豌豆为原料的复合酿酒方法,随着技艺的传承与不断地创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喜欢上了具有内蒙特色的美酒。近年来,内蒙古白酒行业在绿色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生产设备进行了智能化、电气化;水资源进行高效利用;打造绿色生态工厂,配置了先进的污水处理系统等等。
内蒙古自治区酒业协会会长高建忠在致辞中讲道:“白酒技艺的传承与绿色发展首先是工艺的创新和发展”。近年来,华北五省市区各白酒企业不断创新酿造工艺,并结合各自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微生物种群等特点对原酿造工艺进行创新。不同的生产工艺决定了产品的不同风格。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绿色、健康的酿酒产品将更受市场欢迎。下一步,内蒙古酒业协会将积极构建白酒产业生态文明体系,向绿色生态发展全面转型,建设酒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的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强化绿色生态酿造理念,推动白酒产业与自然环境的深度融合。技艺的传承是白酒产业的根脉,绿色发展是行业未来的底色。“今天我们在这里达成的共识、沉淀的思路,既是对千年酿酒文化的传承坚守,更是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庄严承诺,愿我们以此次大会为起点,把‘匠心守艺’的初心刻在骨子里,让古法技艺在创新中焕发新生;把‘绿色发展’的理念融入实践中,让每一滴佳酿都承载生态责任,共同推动白酒行业在传承中突破、在绿色中前行。”高建忠表示。
“绿色”是酒业
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华北五省市区,在酒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北京作为全国酒业信息与消费的高地,以其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强大的消费引领力,为酒业发展指明方向;天津凭借得天独厚的港口优势与深厚的学术资源,在酒业国际贸易与技术引进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助力中国酒业与世界接轨;河北依托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多元包容的市场,为酒类消费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是众多酒企拓展市场的重要阵地;山西作为清香文化的核心发祥地,承载着千年的酿酒智慧与技艺传承,是传统酿造技艺的珍贵宝库;内蒙古以其独特的民族特色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在酒业发展中独树一帜,为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元素。
万正投资集团副总裁高宇程致欢迎辞时表示:“此次大会落地内蒙古鄂尔多斯酒业集团有限公司,这是五省市区轮值主办、深化合作的又一重要实践,也是我们向兄弟企业学习请教难得的机会”。当前,中国白酒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面对严峻的行业形势,鄂尔多斯酒业也在积极探索应对之策。高宇程介绍道:“在产品策略上,鄂尔多斯酒业深入挖掘光瓶口粮酒潜力,重点布局30—300元五个核心价位段,通过升级老产品、补充新产品抢占市场份额,契合消费理性回归与产业价值重构趋势,应对行业变局。同时积极布局电商平台,强化新媒体传播与销售转化,全员参与内容分发、挂载销售链接,培育新的核心单品”。高宇程认为:“传承千年的酿酒技艺,是我们酒业人最为宝贵的财富。它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与心血,是每一滴美酒的灵魂所在。我们要深入挖掘、系统整理传统酿造技艺,将其完整地传承下去。同时,要积极探索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利用数字化技术提升酿造过程的精准度和稳定性,创新酿造工艺,为传统技艺注入新的活力”。“绿色发展,是酒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将生态保护贯穿于白酒生产的全过程。”高宇程呼吁:“以本次大会为新的起点,在技艺传承的道路上携手共进,在绿色发展的征程中勇毅前行。共同探索‘千年技艺’与‘绿色发展’的共生之道,为华北酒业乃至全国酒业的繁荣发展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华北酒业发展
是协同共进的集体答卷
独行快,众行远,华北酒业的发展,从来不是某一个省份、某一家企业的单打独斗,而是五省市区同心同向、协同共进的集体答卷。
内蒙古自治区酒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姜文云为论坛的交流分享环节做开场辞,姜文云表示:“华北五省市区地缘相近、文脉相亲,在酒业发展上各有优势:北京的品牌创新思路、天津的科研优势、河北的市场精细化管理模式、山西的千年清香技艺,还有内蒙古在生态酿造、民族文化融合上的探索,每一份实践都藏着推动行业进步的关键密码”。
内蒙古大学李鹏教授,为与会代表带来《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的专题演讲。
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满都拉就《驱动风味的关键微生物研究》做了主题分享。
河北沙城老窖酒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建军和与会代表分享沙城老窖传承与创新经验。
振东五和养生酒有限公司总经理郭瑞杰介绍振东在养生酒领域的探索与坚守。
泰山恒信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杨宝荣介绍了恒信在智能酿造方面的最新成果。
天津市宝钜净化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守印从设备支撑角度,分享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助力酒业绿色生产。
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委员会酒类贸易委员会秘书长张如帆就白酒国际化相关问题做了主题分享。
值得关注的是,为进一步提升蒙酒的文化内涵与市场竞争力,让蒙酒这颗草原明珠在全国乃至世界的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蒙酒文化研究院”也在大会期间成立。“蒙酒文化研究院”的成立,将为蒙酒企业提供文化支撑,帮助企业将蒙酒文化融入品牌建设中,赋予蒙酒更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使蒙酒从单纯的商品转变为文化载体,提升蒙酒的品牌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助力蒙酒企业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转自中国酒业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