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连续五年庆贺丰收,“金沙红了”铸就品质坚守、产业融合和产区振兴三重价值标签

糖酒快讯2025.09.22

导读:五年坚守与传承,“金沙红了”正成为一种价值范式。

五年坚守与传承

“金沙红了”正成为一种价值范式。

 

文 | 邓贤辉

 

在2021年初秋丰收之际,金沙酒业在“第一车间”的高粱种植基地举办了首届“金沙红了”红高粱节,围绕红缨子糯高粱这一美酒酿造的品质源头,用创新性的品质溯源体验与文化传承演绎,深度诠释了中国白酒的品质表达,并为金沙匠人的传承精神,赋予了“金沙红了”独特的魅力以及持续的生命力。

 

此后每一年丰收时节,金沙酒业都如期开启这一以红高粱为名的“红粱之约”,礼赞丰收、敬畏时节、感恩自然。如今,历经一次次的升级与更迭,“金沙红了”不仅被塑造成为了一个经典的行业IP和独具特色的品牌符号,并迎来了它的第五次精彩绽放。

 

9月19日,金沙酒业举办了以“回上游·见金沙”为主题的第五届“金沙红了”红高粱节暨赤水河上游金沙县产区科学价值论坛,不仅通过祭粮封藏大典、启幕回厂游等重磅内容,传递着金沙酒业对品质主义的长期坚守、对产业融合的生动实践,以及对产区振兴的赤诚之心,也借《赤水河上游金沙县产区科学考察报告》的发布,让更多人感受到了赤水河上游的金沙力量。

 

 

五年坚守

“金沙红了”品质初心如一

 

“金沙红了”是一场与自然时节、古法传承的跨时空对话,以匠心为基,以高粱为媒,蕴含着金沙酒业对自然馈赠的感恩和对品质本源的坚守,也是当代金沙匠人以敬畏与热爱守候时光流转的具体实践。

 

这一饱含着对红缨子糯高粱崇高敬意的丰收节日,在2021年首次亮相之际便凭借着创新的思维,代表着中国白酒在品质表达与文化升维等维度的引领方向,被行业视为中国白酒讲好品质故事的标志性案例。

 

 

5年来,“金沙红了”随着时间流逝、市场变化、行业更迭,不断地丰富并呈现出新的内涵,但金沙酒业对极致品质的坚守却始终不变,这也是历届“金沙红了”共同的内核。

 

中共金沙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张铭致辞表示,金沙酒业坚守匠心传承、优化酿造工艺、心系社会民生,不仅守住了作为酿酒人“为美好生活酿造”的初心,更以先行者的姿态引领着金沙县产区不断前行与跨越。

 

 

对于金沙酒业来说,品质是企业发展的永恒基石,是获得消费者认可与市场认同的最坚实保障。从“第一车间”开始,金沙酒业就把品质坚守刻进了品牌基因中。

 

华润啤酒副总裁、金沙酒业董事长范世凯指出:“红缨子糯高粱是金沙酒业品质的源头,是我们坚守初心、酿造好酒的底气。借‘金沙红了’红高粱节敬拜粮谷、封存佳酿,不仅是分享丰收的喜悦,更是对酱酒品质本源的致敬。”

 

 

在品牌成长之路上,金沙酒业始终秉持“以粮为基”的初心为企业发展筑基,并构建了万亩红缨子糯高粱示范基地,从选种、种植到采收,在全流程标准化体系下,确保了每一粒高粱都符合酱酒酿造的优级标准。这也让金沙酒业能够以更优的品质和体验,传递赤水河上游的醇柔魅力。

 

连续五年的“金沙红了”红高粱节,代表着金沙酒业的品质宣言,诠释着金沙酒业从“第一车间”起便坚守的匠心精神,这种对原粮的精益求精、对古法与时节的敬畏之心以及对品质的清晰把控,正是当下中国白酒所需要的。

 

从祭粮到酒旅

开辟产业融合新通路

 

回顾金沙酒业过去几年的成长历程,在规模增长、市场布局与深度拓展等维度之外,“金沙红了”的IP建设,无疑是金沙酒业最具亮点的一项重要内容。

 

如今,历经五年时间的持续打磨与进化,“金沙红了”早已不再局限于品质坚守的维度,而是从最初庆祝丰收的祭粮仪式,演变为融合品质建设、文化塑造、酒旅融合发展于一体的多元盛会。同时,“金沙红了”的壮阔进化篇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预示着金沙酒业已探索出了一条劲能十足、个性鲜明的产业融合之路。

 

 

从建设万亩红缨子糯高粱示范基地,到大手笔推进并完成厂区的整体“焕新”;从打造酱酒文化博物馆、金沙酒业展览馆,到规划建设酿造研学、低碳酿造体验区……金沙酒业正通过“白酒+农业+文化+旅游”的多元化产业生态,带动农民增收、助力地方经济增长,走上了一条“以酒兴产、以产促旅”的发展之路。

 

在此次“金沙红了”红高粱节上,金沙酒业也对这一条融合之路做出了明确定调,并正式发布了全新的“回厂游战略”。

 

金沙酒业副总经理、营销中心总经理王维龙表示,金沙酒业将以“八杯酒”为线索开启品质探索之旅,沿着“种子、土壤、水源、窖池、蒸煮、发酵、蒸馏、陈藏”的酿造时序,串联起高梁种植基地、生产车间、酱酒文化博物馆、酒库等不同场景,为每一位亲历的嘉宾带来可看、可品、可玩、可传播的五感沉浸式互动体验。

 

 

这一整套将品质、文化、产区风貌与切实体验深度融合的发展蓝图,是金沙酒业重新定义自己并不断拓展品牌边界的体现,它将带领更多的经销商、消费者和社会各界人士,走进一个更加具体的上游世界,进而在酒旅融合的引领下迈向新的成长通路,助力金沙酒业乃至金沙县产区发展成为中国酱酒的酒旅新标杆。

 

酒旅融合是消费者“读懂产区、认同价值”的核心路径。此次,在酱酒文化博物馆、金沙酒业展览馆的实地探访中,与会嘉宾亲历漫长历史长河的精彩故事,用眼耳鼻舌身来感知时间流转的震撼与厚重,越来越多的人都在感慨:金沙酒业不仅仅是在酿酒,更是在打造一种生活方式、传递一种美好的酿造哲学。

 

 

科学赋能

与产区融合共振

 

“金沙红了”是金沙酒业的一件“家事”,更是金沙酒业作为产区龙头企业联结酒旅融合、乡村振兴、地方发展的“分内事”,因此,金沙酒业也始终把“企业发展”与“产区振兴”绑定在一起进行谋篇布局。

 

在此次“金沙红了”红高粱节中,金沙酒业还举行了“上游金沙           天生醇柔”赤水河上游金沙县产区科学价值论坛,以科学的视角、系统的思考、成果的展示,为金沙县产区的独特优势与酿酒品质个性给出了权威定义。

 

 

赤水河的滋养与馈赠、河谷生态塑造的风土条件、继承酿造传统却又保持鲜明个性……在论坛中,来自各个领域的专家从水系、地理、工艺、科学等多重维度系统解读金沙县产区的的自然禀赋、工艺传承与文化价值,揭开了“上游好酒”的奥秘,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立体的上游产区。

 

同时,凝结着专家智慧和心血的《赤水河上游金沙县产区科学考察报告》重磅发布,不仅意味着金沙酒业科研工作取得重要进展,更标志着赤水河上游酱酒产区研究从传统经验走向系统科学,推动着金沙县产区迈向高质量发展里程碑。

 

 

具体来看,报告蕴含了三大共识性研究成果,暨金沙县产区的土壤、微生物、水系与气候构成天然酿酒基因库,为高品质酱香酒提供无可替代的科学依据;上游生态纯净性直接决定酒体醇柔度与稳定性,筑牢“源头好水、源头好酒”根基;金沙县实现了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范例。

 

科学考察团队深入实地勘探,凝练形成了 4.2万字的翔实报告,填补了赤水河上游金沙县产区自然与文化价值系统研究的空白,它囊括了金沙县产区的风土灵韵、地域人文、技艺传承与历史文化,编织了一幅由自然绘就、由科学与匠心守护的美好图景,为金沙县产区构建独具上游特色的内容资产、塑造独一无二的上游产区表达指明了方向。

 

借由第五届“金沙红了”红高粱节,通过“庆丰收”、“回厂游”、“科学价值论坛”等内容,行业不仅看到了产业变革周期下金沙酒业坚定的品质初心,加速推进产业融合的崭新征程,更了解到了金沙县产区超越地理范畴,融汇品质、文化、生态等宏大画卷后的巨大潜力。

 

 

未来,金沙酒业将继续以“争上游”的精神破局前行,以红高粱节为纽带,以酒旅融合提升动能,以产区建设为锚点,不仅要在产业调整周期中实现质与量综合提升,还将以力争上游的时代表达,为乡村共兴、产区共振、行业共荣书写更动人的精彩篇章。

 

阅读 13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