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晚间||富时罗素首批纳入19只酒类A股;贵州茅台调整股东大会召开地点;国窖1573经典装重庆区域停货;潭酒:泸州、广西、河南暂停潭标产品开发;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下达“最严禁酒令”......
2019年5月27日,农历四月廿三,星期一。糖酒快讯为您播报今日新闻要点。
1. 深度||青花郎迈向百亿之路,涨价只是开始!
随着出厂价每瓶上涨79元的文件出炉,以挺价之名,青花郎百亿冲刺的序曲已经奏响。
无疑的是,当前的酒业市场竞争已经进入了以品牌、品质为核心的名酒争霸时代,而当青花郎意气风发地在高端酒市场肆意驰骋时,行业很难不回忆起那段“群狼战术”交相辉映给郎酒带来的鎏金岁月。另一方面,作为高端白酒市场的后起之秀,青花郎的大胆涨价,也标志着在角逐高端酒市场的棋盘上,郎酒开始向“下先手棋、打主动仗”进行积极转变。
2. 铁犁盘酒||本轮繁荣与你无关!
原本是销售的淡季,但圈子里最近却好不热闹。接踵而至的无货、上新、提价、停货、督查等,让高端酒市场显得格外疯狂。而高端酒市场的“马蹄声乱”能否带动全行业的暖流呢?
正所谓“昨日之日不可留,今日之日多烦忧。”在绝大多数中小白酒企业正在望眼欲穿的等待本轮白酒产业繁荣传递到自己身上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这一轮繁荣正在与他们擦肩而过。
3. 贵州茅台调整股东大会召开地点
5月26日,贵州茅台发布公告称,因登记参会人数超过预期,公司决定将本次股东大会现场会议召开的地点调整为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公司多功能会议中心,大会召开时间为5月29日09点30分。
4. 富时罗素首批纳入19只酒类A股
北京时间5月25日凌晨,富时罗素公布了其全球股票指数系列(即富时GEIS)2019年6月的季度变动,其中包括了纳入其全球股票指数系列的A股名单,共有1097只A股入选。变动将于2019年6月21日收盘后正式生效。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变动后,酒类板块共有19只A股股票入选,包括白酒股12只、啤酒股3只、葡萄酒及其他酒种共2只,名单如下(依照股票代码从低到高排序):
白酒:贵州茅台、五粮液、洋河股份、泸州老窖、古井贡酒、山西汾酒、顺鑫农业、酒鬼酒、伊力特、老白干酒、沱牌舍得、水井坊、今世缘、口子窖;
啤酒:燕京啤酒、珠江啤酒、青岛啤酒;
葡萄酒及其他上市酒企:张裕A、百润股份。
5. 国窖1573经典装重庆区域停货
5月26日,国窖公司西南大区于当日下发通知称,为切实推进“终端配额制”,有效保障重庆区域广大核心经销商和终端的利益,决定:即日起,暂停重庆区域国窖1573经典装订单接收及货物发运;调整52度国窖1573酒终端配送价至860元/瓶,建议终端客户团购价为919元/瓶。
另据此前国窖公司通知,5月10日、25日,国窖公司华北大区、华中大区已分别对山东、湖南区域国窖1573经典装采取停货措施, 52度国窖1573酒终端配送价均调整至860元/瓶。
6. 潭酒:泸州、广西、河南暂停潭标产品开发
日前,四川仙潭酒业销售有限公司下发通知称,为规范潭酒开发产品市场秩序,维护潭酒中高档酱酒品牌形象,稳定发展酱酒事业,决定针对开发产品做如下政策性调整,即日起:
一、不再新增大潭标产品开发,允许开发小潭标产品;
二、泸州、广西、河南区域暂停潭标产品开发(包含大潭标和小潭标);
三、新开发的小潭标产品不得进入泸州、广西、河南市场销售。
7. 古井贡酒进入“上合时间”
5月24日,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青岛论坛暨上海合作组织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在青岛开幕。古井贡酒作为唯一应邀参展的中国白酒品牌。
据了解,此次古井贡酒携三大核心品牌参展,核心大单品“古井贡酒年份原浆”系列备受青睐,中国香古7、古8、古20等高端产品悉数展出,古井小罍子赢得了各国青年群体的好感和认同,健康型白酒古井贡酒37℃亳菊酒也吸引不少客商驻足观赏。
8. 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下达“最严禁酒令”
据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消息,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党委日前制定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公安机关严禁违规饮酒规定》。
《规定》指出,重大外事活动确需饮酒的,须按一事一审批原则,由承办单位列明事由、时间、地点、参加范围等按级呈报各地公安机关主要领导审批。未经审批,不得上酒。对违反规定饮酒的,一律先予停止执行职务;对酗酒滋事的,一律先予以禁闭;对因教育管理不到位违规饮酒造成严重后果的直接领导,一律先予以免职。
9. 美国啤酒业:特朗普关税举措引发震动
美国啤酒行业将就业不振归咎于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据两家贸易组织的一份报告显示,随着金属关税导致铝罐成本上升,业内投资下降,美国啤酒行业的就业人数自2016年以来减少了4万人。美国啤酒协会和全美啤酒批发商协会两年一度的研究发现,2018年直接、间接和联动工作岗位从2016年的223万减少到219万。“铝材关税增加了酿酒企业的成本,使得一个生机勃勃的行业停滞不前,”啤酒协会驻华盛顿首席执行官Jim McGreevy在电邮声明中说。“每家酿酒企业都要自行决定如何消化这些成本,是提高价格、裁减员工还是推迟创新和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