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河左岸,是复制右岸还是坚定做自己?

1个月前
政府搭台,古蔺产区价值升维

文 / 刘晓娟

 

“白酒香型品牌时代即将过去,产地产区品牌时代已经到来。”

 

今年糖酒会期间,在2022首届中国白酒产区数字化大会暨企业微信行业大会上,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李后强如此说道。

 

以“产区升温”为关键词的白酒行业发展趋势,在近期的活动上亦得到呈现——泸州古蔺产区、成都邛崃产区、贵州仁怀酱香酒产区等纷纷以产区形式组团亮相。其中泸州古蔺产区作为赤水河左岸厚积薄发的呈现载体,在政府推动与产区释能的综合作用下,以高速发展势头进入大众视野。

 

政府搭台

古蔺产区价值升维

 

近年来,由于白酒行业向优势产区集中明显,加之白酒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使政府与白酒行业都越来越重视产区的打造。

 

2022年11月9日,“赤水河左岸 中国酱酒之乡”2022古蔺酒业发展高峰论坛在成都举行,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杨健在致辞中指出:“古蔺作为四川省唯一优质酱酒主产区,承载着川酒振兴的未来,孕育着千亿产业的希望,实现‘千亿产业、百亿税收’目标指日可待。”

 

以“千亿产业、百亿税收”为目标,古蔺产区一直在政府的推动下,立足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以及水源、气候等自然条件,释放出强劲的成长能力。

 

2019年,四川、贵州两省政府签署“1+8”合作协议;

 

2020年,古蔺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打造酱酒产业发展集群”;

 

2021年,四川省发布《推动四川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明确提出,川酒要发挥全国唯一“浓酱双优”的优势,古蔺打造酱酒产业发展集群的目标更加明确;

同年,古蔺被中国酒业协会授予“世界美酒特色产区——中国酱酒之乡”称号,“酱酒之乡”成为其向世界展示的另一张名片;

 

2022年7月,《古蔺县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终期成果评审会提出,到“十四五”末,全面建成国家级开发区、千亿产业园区、中国酱香酒谷核心区、世界级优质酱酒产业集群;

 

2022年9月,《关于加强支持四川古蔺赤水河优质酱酒产区发展助力川酒振兴的建议》答复函中强调,要与贵州白酒产业主管部门的联系和沟通,细化共建世界酱香白酒产业集群共识,支持重点产区、重点企业共同打造赤水河酱香酒谷。

 

得益于政府的积极推动,古蔺县委副书记、县长赵源华在2022古蔺酒业发展高峰论坛上介绍道:“古蔺酒业已形成‘以郎酒为引领,川酒酱酒、仙潭酒业、金美酒业等骨干企业为支撑’的‘一超多强’酒企方阵。”

 

作为古蔺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酒企在接纳产区赋能的同时,亦在以持续输出的内在动力,助推产区概念的深化与产区势能的快速发展。

 

2017年,郎酒凭借“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接壤的赤水河畔,诞生了中国两大酱香酒,其中一个是青花郎。青花郎,中国两大酱香白酒之一”的广告,广泛进入消费者视线;2021年,青花郎进行了全新的定位升级——“赤水河左岸,庄园酱酒,青花郎”。

 

从赤水河畔到赤水河左岸,郎酒对于产区范围的精确圈定,一方面使其赤水河左岸的产区属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强化;另一方面则得以在强化传播广度与宽度的基础上,让更多消费者接收到赤水河左岸古蔺产区的产区价值。

 

除了持续发挥引领作用的郎酒,在品质提升、产量增加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潭酒,以及古蔺项目落地的川酒集团,都在政府搭建的舞台上,以品牌力量助力古蔺产区的价值升维。

 

除此之外,今年11月4日澳门百力集团合龙湾酱酒项目作为泸州市唯一一家全外资酒类企业落户古蔺,以“内外合奏”的方式,为古蔺打造“千亿产业”、奋进“两个百强”、带动区域发展贡献更大力量,共同开创古蔺发展进步、酒业振兴跨越的“新黄金时代”。

 

一水之隔

赤水河左岸的追赶

 

提到酱酒产区,便绕不开美酒河——赤水河。

 

《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贵州省将打造世界级酱香型白酒产业集群,以赤水河流域仁怀、习水、金沙等地为核心,打造世界级酱香型白酒产业基地核心区。

 

以此为指引,位于赤水河右岸上游的金沙产区、中游的仁怀产区以及下游的习水产区,共同构成了贵州酱酒的金三角,从上游至下游分别诞生了茅台镇、二郎镇、习水县习酒镇及土城镇等酱酒优势产区。

 

而今,在赤水河左岸奏响强音的古蔺产区,将以于2022古蔺酒业发展高峰论坛发布的《古蔺宣言》为立足点,奉行赤水河产区“发展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的意识,全力打造“赤水河左岸、中国酱酒之乡”品牌集群,构筑起贵州酱酒金三角之外的另一个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

 

赤水河两岸的两个世界级产业集群,右岸走在前面,左岸将如何看齐?

 

如果说要复制,复制什么?

 

赤水河左岸与右岸仅一河之隔,拥有相同的地理风土。显然,这也是赤水河左岸可复制的先天优势。

 

如果说要创造,创造什么?

 

对于处在快速发展阶段的赤水河左岸来说,已形成集群价值的赤水河右岸显然是一个范本级的存在,但除了相同的地理风土,两者的发展路径却并不一致。

 

赤水河右岸的价值释放,是以茅台为引领,形成的“复刻”之路。换句话说,茅台的崛起,促成了赤水河右岸的崛起。正是看到了这样的强大影响力,同处赤水河右岸的酱酒企业开始“向茅台看齐”。

 

这种“看齐”,在一定程度上收获了增长,但换来的却是个性的缺失。而这条以“复刻”为主的发展之路,近几年在习酒、珍酒等酒企的助推下,已然也有了个性化的发展趋势。

 

与右岸对望的赤水河左岸,无论在企业本身上,还是在产区发展水平上,都与前者存在一定的差距。

 

具体而言,赤水河右岸的发展路径是从集中开始,再走向个性化。这对赤水河左岸来说,缺乏复制的条件,更没有复制的必然性。所以赤水河左岸或许只有坚持从一开始便形成的分散的个性化发展趋势。

 

以右岸为鉴,充分发挥企业创造性的百花齐放趋势,是赤水河左岸的过去,亦将是赤水河左岸的将来。

 

跳出赤水河左右岸之争,从行政区域来看,古蔺产区位于中国白酒的重要发源地四川。在四川悠久的酿酒历史和独特的酿酒优势下,孕育了泸州老窖、五粮液、郎酒等一批世界和国内知名白酒品牌,从品类来看,浓香一直是四川最显著的标签。

 

而古蔺凭借二郎镇、太平镇、茅溪镇等核心赤水河谷区域,以及它们拥有的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气候条件、河水资源、土壤环境和微生物群,成为了四川省唯一的优质酱酒主产区,亦让泸州成为优质浓香型白酒和优质酱香型白酒最佳原产地叠合区。从长远目标来看,古蔺产区承载着川酒振兴的未来、“浓酱双优”战略的实现,更孕育着千亿产业的希望。

 

无论是品类还是区域,古蔺产区以更宽广的舞台,在持续奏响强大声量,这也是顺应白酒产区化发展大势的最佳注脚。从百花齐发的产区发展路径,到产区释能再到到产区引领,古蔺产区在不断增强其竞争力;亦在此过程中,从泸州的古蔺成长为四川的古蔺、世界的古蔺。

 

站在赤水河左岸,古蔺产区正在坚定个性化发展路径的同时,创写区域合作和品牌建设的全新篇章,持续为推动川酒振兴、“浓酱双优”和推动中国白酒走向世界输送动力。这,或许也是赤水河左岸看得见的远方。


来源 | 糖酒快讯(ID:tjkx99)

本文为【糖酒快讯】原创文章,欢迎转发、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或改编,如需转载请后台申请。

 

版权作品,未经糖酒快讯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作者:糖酒快讯
17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