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眼下酒企和商贸公司老板最头疼的事情的问题,恐怕就是产品在终端的动销问题了。
“再好的产品卖不出去,再多的套路,没有实际动销,就是扯淡”某位酒厂老板的语录。
那么眼下有没有,比较实战,效果比较好的动销案例,可以让企业直接能借鉴的,今天我们就分享一个,所服务企业用过的动销案例,看看他们是怎么三个月火爆全城,终端动销月过百万的,(由于本文主要写动销部分,前期的产品创意和渠道设计、品鉴和后期的活动不在本文讨论范围)期望能对商贸公司的同仁们,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对您的企业动销有参考、启发意义:
案例情景回顾:
下午4-5点,对于热爱交际的X总来说,今晚去哪吃、跟谁、喝啥,这是潜意识中存在的情景,陪客户、领导、老朋友聚会还是其他的,这也是日常场景了。
于是他习惯性的打开手机,想看看朋友圈有没有啥新鲜事。
这个时候,朋友圈弹出一条朋友发的图片:“今晚和谁一起拼”,X总情不自禁的在精美的画面上点了一下。
出现了两个选项:
拼事业:
场景:客户、领导、、
酒配餐:纯粮酒4瓶
某某店送商务宴套餐停车位和代驾服务
纯粮酒2瓶
某某店送火锅锅底加几个配菜和专用停车位
拼交情:
场景:朋友、同事、、
餐配酒:
纯粮酒3瓶
某某店送火锅锅底加几个配菜和停车位、、、、
当时X总没有太在意,顺手就翻了过去。
第二天同样的时间段,他又翻到了这个消息,就又点了一下,发现今天的在拼事业和拼交情的选项下,内容出现了组合的变化、、、
第三天,同样的事情又发生了,他就忍不住尝试了一下,发现感觉很好,酒好加上每次可选的饭店也多,还有其他增值服务等等,花样多、每天都有不同的组合玩法。
后来连续尝试了几次以后,从此X总和经他推介的朋友就经常使用这个小玩法,并且朋友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喜欢、、、
这个案例是2018年,帮一家新品牌酒做的推广+动销一体化的活动,是运用消费心理学和消费行为学的上瘾模型,结合新酒厂+新品牌+新产品+新市场=新玩法的营销实践,重在活学活用,而不是套公式。
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操作关键点:
1、触发诱因:爱看才是好推广
酒类的销售和消费场景,只有在酒类消费者身上才会触发,因为有需求,才会感兴趣,而且各行各业是通用的。
比如,如果你有购买新车的计划,只要有关于新车的新闻和文章、广告,你都会留心,如果内容好、制作精美的话,会忍不住打开来看一下。
2、简单易行:看的舒坦才是好内容
触发之后就是行动,看到后,打开的看的动作非常简单,最早使用的是朋友圈图片转发,消费要看到活动内容,需要点击图片放大。
后续做了小程序后,体验感就好多了。
3、多变的“彩蛋”:走心才能走进消费者的内心
每周甚至每天变化不同的组合玩法,调动着参与者的多巴胺分泌量,让体验者在使用后,随着奖励和变化,以及不时送出的积分奖励、分享奖励、周日奖励、节日奖励、家人庆贺奖励等等,几十种玩法组合,确定+随机的组合。保持了消费者关注热度和参与性。
4、有温度的留存:小领袖带火动销的小氛围
当一个人在某件事上,投入了时间、金钱和社会交往成本,不一定会马上提升消费额度、频率,但是能借此提升后续的体验,接受酒的口感、分享饮酒的场景、引导更多人参与等等。
当这些行为发生的次数多了,这位参与者,就隐隐成了自己圈子里“意见领袖”。
综上所述:之所以把这个案例整理出来,是对于没品牌、缺资源的中小酒企和 商贸公司的新品推广动销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在行业竞争已经严重同质化的时候,跳出行业看行业,跳出企业看企业,反而更容易找到新出路,而对于有借鉴意义的新的玩法,有时候不妨参考一下。
就像是摸着石头过河,看着是在别人走过的、有石头标记的路上更安全,但你也脱离不了,大企业给你设定的路径依赖,怎么才能摆脱现状,走出适合自己的风格的路径,值得中小酒企业和商贸公司去探索。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