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多数区域酒企来讲,发展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产品品质和营销能力的强弱。在大多时候,营销的作用更大一些,而营销策略的有效性,则主要取决于突破方向的选择上。
一、存量市场突破法则=价格占位
快消品行业有“定价定天下”的说法,同样也适用于酒行业。因为从实践来说,定价就是定位,企业的核心产品一旦成为某一价格段的代表时,就意味着你的企业是本区域内,比较成功的酒企了。
企业对于价格段站位的三种玩法:
1、发现机会:
也就是当本区域的主流价格段还没有形成领先品牌垄断的局面时,你可以参与进来,集中力量做到前两名。
2、巩固排位:
如果布局较早,已经实现前两名,就要进一步巩固、提升自己的优势。市场领先者的关键指标:40%的市场占有率,5个以内的活跃品牌,95%的渠道覆盖率。
能达到这个指标,企业就会获得该区域市场的领先地位,自然日子也很舒服。
3、布局未来:
随着消费的升级,酒的销售价格也在持续上升。所以如果企业已经占住主流价格段的领先位置,千万不要忘了布局未来的主流价格段,因为当下是存量博弈,未来是增量布局。
如果你的企业现在不是主流价格段的领先者,更要提前布局未来的主流价格段。培育未来跟做好当下存量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一些。
二、增量市场突破法则=只做增量产品
如果想实现更大的突破,更长远的良性增长,就要跳出区域价格段占领的玩法了,因为你不是全国性品牌,品牌力不支撑你在所有区域都能使用该策略,区域品牌价格段玩法适合“小区域、高占有”,边界比较明显。
这个时候,走差异化的竞争路径,是很多企业要面临的必然选择。但差异化的方向有很多,怎么选才对,才能少走弯路。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怎么做不如怎么选,既然是为了突破现状,为了业绩持续增长,才选择的差异化道路,那么围绕增长性的新市场去努力,方向上就不会错。
选准赛道,是中小企业最快方式崛起的方式之一,也是做强做大的必经之路。
选赛道考验的是洞察力,朝着风口的方向走,才最有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变成风口的受益者。
比较明显的风口有:
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得年轻人者得天下,那么什么酒会受到年轻消费者的追捧?
未来20年是女性经济支配权和消费话语权,快速提升的时代,那么什么样的酒会受到女性消费者的喜爱?
未来老龄化社会是确定性的机会,这么一个庞大又有消费能力的群体,那么什么样的酒会受到这个群体的欢迎?
在相对空白的增量市场,市场增长空间大、容错率高、成长性好,那怕你的产品和模式很粗糙,只要能满足目标消费者需求中痛点、爽点、痒点,任何一个点,都有机会创出一片蓝海,离风口近的领域,往往也是财富聚集区。
这个时期,企业选赛道的洞察力和执行力非常关键,洞察力方面适合请个认知水平高、实战能力强的商业顾问或者咨询公司给企业做专业指导。执行力方面适合雷厉风行的企业,看好就干,边干边完善,搭配一个善于抓执行的负责人非常的关键。
差异化竞争,一定要选准增量市场,存量市场是靠规模化取胜,新的增量市场才是区域酒企的“蓝海”市场。
三、价值市场突破法则=痛点既方向
酒行业的价值创新有两个方向,一个香型创新,另外一个是围绕用户未被满足的消费痛点做创新。
1、香型突破
香型创新是行业的主流玩法,但这个玩法是行内人的玩法,对于消费者来讲,有巨大的认知盲区。
对于新香型酒企来讲,市场培育周期和消费者教育的成本都非常的高,非是强实力和有耐心的企业谨慎一些好,是比较适合省酒龙头和全国性品牌的玩法。
2、场景突破
就是围绕特定的消费场景做创新,在特定消费场景中深耕。除了已经做的比较好的喜宴、寿宴、升学宴等消费场景,还有很多的消费场景有待挖掘。
例如,随着国家的强大,我们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就会成为,其他后发国家学习和追逐的流行潮。怎么把传统节日搞得更有仪式感,更受欢迎,就像唐宋时期影响了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的年酒(屠苏酒),端午的雄黄酒等,都存在着值得探索和实践的新机会。
3、痛点突破
就是围绕着现在消费者未被满足的需求做创新实践:
白酒痛点:口感辛辣、伤胃、差异化不明显等。
啤酒痛点:痛风、撑肚子、容易发胖等。
红酒痛点:包装风格辨识度低、消费场景和国人饮食不匹配,假酒超多等。
果酒:品牌辨识度低、口感不好、因香精色素的勾兑问题,产生的信任危机等。
黄酒:后劲大、甲醇、杂质处理的不好、包装审美度低等。
保健酒:市场比较小众、消费者信任度培养较难、重复消费难等。
这些让消费者担心的问题,未被满足的需求,给了区域酒企非常多的创新机会,也是新的增长机会,有消费痛点支撑+能解决问题的方案=新的市场机会。
结语:有位哲人曾说过,人最大的问题,就是自己。你关注的是问题,看哪都是问题。你关注的是机会,看啥都有提升、创新的地方。
做企业也是这样,只有我们自己愿意改变,那么选准突破方向,围绕突破这个抓手去做创新实践,去做新的增长布局,未来一定是可期待的。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