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黄雪梅
“酱酒(山东)到处都在抛货。”一位经销商说,“现在酒厂为了控价,不压货了,想造成货源紧缺的感觉,其实一点都不紧缺。”
在山东,酱酒基本在渠道间流通,而终端没有消费,“就是卖不动货,山东的酱酒泡沫至少是四成以上,量太大了。”
山东,淄博、聊城等几个地市,是特例。在依旧爱喝浓香、清香的山东市场,酱酒在这几个城市崛起。
“淄博当地老百姓几乎不喝浓香,只喝酱香。”一位山东的经销商这样告诉糖酒快讯。
当然,这只是极少数。以淄博为例,当地老百姓之所以爱喝酱酒,在于当地有云门酱酒厂,且大商新星也在力推,“做了很多的品鉴活动,培育市场,所以有喝酱酒的基础。”
山东的酱酒市场没有河南疯狂,但酱酒在山东,地位还是有些尴尬。之前的酱酒热,更多是在渠道流通,终端开瓶率并不高。更让经销商们不满的是,随着酒厂的不断加价,他们的利润空间也在不断被挤压。
终端开瓶率低
除了淄博、聊城等地,酱酒在山东的终端销量并不高。“消费者还是喝浓香的多,酱酒只能说是有所抬头。”超越酒水的张继鹏是泰安的一位经销商,他早在2013年左右就涉足酱酒,最早做金沙的产品。
邹城是济宁地区的一个县级市,赵政是当地的经销商,主要做浓香川酒。在2018年的时候,代理了一些知名酱酒产品,“山东的饮酒习惯还是以浓香为主,酱酒开瓶率不高。”
为了推酱酒,他一年做了300多场品鉴会,几乎是一天一场,回购率却只有5-10%。用他的话说,是“推不动”。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酱酒中茅系酒在山东市场接受度较高,“消费者还是认品牌。”据了解,茅台王子正试图在曲阜打造一个样板市场,“给你做门头,提供店面的货架,但要压货,每个店都是三十万元的货,交易价是200-300元,库存量很大。这只是烟酒店,代理商更不止。”
张继鹏说,他目前已屯了几万箱的货,而曲阜经销商贾自伦也同样屯着几万箱酱酒。
“一个河南朋友天天打电话诉苦,说卖不动货,十几万箱全是酱酒,但这在河南市场还不算多。”张继鹏说,“山东市场也有屯十几万货的经销商,但没河南那么多,河南比较疯狂。”
不止库存积压,酱酒的品种也多了起来。张继鹏发现,泰安往年的酱酒品种并不多,今年一下子就多了,“产品多,消费者可选择性就多,反而不挣钱。”他的手上,就有二十来个产品销售。
对做全国市场的经销商而言,他们有分销渠道、团购客户等核心客户群体,“市场好的时候,几万箱很好出货,但现在卖不动,开瓶率低,终端销不动,市场很疲软。”
对他们而言,屯几万箱的酒,尽管资金沉淀量大,但也是常见现象。“做生意都这样,能赚钱还怕本金沉淀量大吗?”
他们看重长远利益,只要能保证现金流,完全可以屯货以等待增值。
济宁大商夕阳红公司的负责人贾涛也表示,在清香市场不好的时候,也曾经屯着几万箱的汾酒。这个创建于2017年的企业,年销售额近2亿元,在济宁的区县有20多家子门店,他们的2万多家客户,仅烟酒店资源就有一万多家,能保证快速出货。
对他们而言,真正的问题,是酱酒不赚钱了。“做了这么多年酒,也认识很多卖酒的朋友,能通过关系卖酒,屯几万箱也没有压力,真正的压力是不赚钱。货能出,最终还是在利润上。”张继鹏这样说,“做直播的也多了,更没有秘密可言。”
被挤压的利润空间
大约在2012年的时候,张继鹏在贵州偶然喝了一个酱酒,发现“酒质很好”。更重要的是,与名酒、地产酒相比,酱酒的价格不高,也不透明,这给了他们很大的利润空间。
这几年,当资本和热钱进入酱酒品类,引发一轮酱香热潮,酒厂也趁此机会不断提价,挤压着经销商们的利润。
“老百姓喝得起的一款酱酒,以前终端卖80块也有利润,但现在吊牌价都是80。还有一款老酱酒,以前多便宜,50多块一瓶,终端就卖60多,一瓶能赚十来块,现在炒到八九十,甚至百来块一瓶,还能走量吗?价格涨起来把以前的都干死了。”
张继鹏面向的客户群体主要是大众消费市场,只有物美价廉的产品才能打动这个群体。酱酒不断涨价,甚至有的一个月涨三次,张继鹏已不打算再做代理,“短时间有效果,但长期不利发展,有的产品再做半年就不卖了”。
早在2018的时候,他就在茅台镇开发品牌,“鸭溪窖、碧春,都是贵州老名酒,价格合适,还能比代理名酒的利润高一些。”
贾自伦在曲阜代理金沙摘要和玻汾。他很少分销给烟酒店,而是以团购为主。他的客户群体与张继鹏不同,对市场的感受也不同,但同样认为利润空间被大大挤压。
“酱酒涨价的幅度太高,也太快。如果是两三年时间,涨一倍多没有问题,但短短半年时间,就涨了一倍多。”
另一位曲阜经销商表示,仅仅半年时间,有一款知名品牌的系列酱酒从120元涨到230元左右,“最高是260元,已经触及到了天花板。普通产品涨不了了,厂家就推出珍品款或者生肖款等等,但价格更贵,最低都是370元左右。”
他还告诉糖酒快讯,该系列的另一款产品在之前市场好的时候,每瓶卖65元左右,现在冲击到150元。几十元的价位段,是山东的主流市场,“大家都知道它的价格是60多,涨价之后老百姓对它的印象还是只值60多元。如果用两三年的时间去慢慢涨价,市场是能接受的,现在就觉得不划算。”
在经销商们看来,“出厂价提得太高,但酒厂没有品牌运作。如果把时间拉长,战线拉长,酱酒还能再火几年,也能很好地存活几年,但涨得太快,触及到了天花板,又没有市场基础,市场就冷了。”
一位经销商说,“汾20卖400多,但它是一个成熟品牌,在山东供不应求,很多酱酒也卖400多,但价格与品牌不符,也没有市场基础,推动就比较困难。”
对大商而言,屯货大多没有压力,毕竟能通过自有渠道分销出去,转嫁风险。“他们把货分销出去,自己没有多大压力,货都在下面的烟酒店压着。”一位业内人士这样说。
当然,他们同样面临利润的问题,“如果价格倒挂,屯得越多,亏损越大。”
大商可以通过促销活动或优惠政策,分销屯积白酒,而在终端销不动的时候,烟酒店之所以愿意做“接盘侠”,一则在于优惠,二则在于香烟有利润,可以平衡收支。
贾自伦说,香烟的利润已高于10%,“这两年酒不好卖,烟好卖,一般的烟酒店所需费用,烟草能贡献一半。酒的销售下滑很厉害,没有烟,估计能关一半。”
没想到,白酒的压力,却是香烟承担了很有。
回归理性,看好酱酒
对于涨价的问题,贾自伦认为,“从明年后年就不会再跟风涨价了,肯定要稳一段时间。”一位济南的行业人士则认为,“仁怀扩产酒企的产能,会在明年开始释放,到今年年底,估计就不会再涨价了,因为销不动。”
也有经销商认为,此次酱酒遇冷,淘汰的只是没有品牌的产品,或开发产品,“品牌产品在未来会活得很好。”
在贾自伦看来,酱酒会慢慢回归理性,而这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会慢慢淘汰没有品牌力的产品,“被淘汰的只能去做基酒,因为市场接受不了那么多的品牌。只有做出了品牌的,后续不会有太大问题,三四线产品,就很危险了。”
“酱酒虽然开瓶率不高,但氛围起来了。”赵政说。他们依旧看好酱酒,“酱酒是趋势,只是价格会越来越理性。”
张继鹏做全国市场,有自己的分销渠道,他也正在酱酒中寻找有利润空间的产品做开发。长远地看,他同样看好酱酒。
济宁的心心酒厂,在浓香之外已涉足酱酒,他们在仁怀购买了一个酱酒厂。做高端商务酱香型酒,既是完善其产品矩阵,也成为其一个发展方向。“我们会对既定产品重点扶植、重点培养,而且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给企业带来了相当的利润。”心心酒厂的营销总经理齐道勇说。
荷泽经销商于卫国以前主要做泸州老窖的产品,但他正全力转向酱酒,“我从17年底,就开始做酱香。”
荷泽的白酒消费是以浓香、清香为主,于卫国是当地经销商中的特例。因在当地做酱香酒的时长较长,有着一批稳定的团购客户群体,“上门的客户都是买酱香的多。”
来源 | 糖酒快讯(ID:tjkx99)
本文为【糖酒快讯】原创文章,欢迎转发、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或改编,如需转载请后台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