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以来,在国台的专用高粱基地里,一簇簇高粱红晕满天边,农户们言笑晏晏抢抓晴好天气收割鲜穗。国台在贵州本地的专用高粱基地全面开启了收粱工作。
红穗满山、高粱满仓,在成熟的季节收获来自土地的孕育,2022年的秋国台又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以粮为本:朝最优解作答
升级建设20万亩红粮基地
先有好高粱,才有好白酒。高粱,关乎白酒质量的物质基础。近两年,名优企业竞相加强高粱基地的建设,瞄准酿酒专用粮,从根源处保证品质。在“吨位决定地位”的酱酒行业,国台对上游产业的布局,对酿酒原粮的源头把控不落其后。
2009年,国台便开始推动酿酒专用高粱基地建设,围绕核心产区推进实施“公司+基地+农户“的三级管理模式。2011年建成国台酒红高粱种植示范基地5个。2021年底,基地已经扩展至遵义、安顺、黔西南等8个市县,种植面积达16.3万亩,合作农户4万5千余家。今年,种植面积又升级建设至20万亩。
长期以来,国台始终坚守品质,始终践行“用粮不畏其精、用工不厌其繁、用时不计其长”的品质承诺和企业责任。在原粮基地的建设上,国台通过四个优选来保证产量和品质稳定,遵循原料正宗的品质理念。
其一、基地优选
国台以仁怀及毗邻仁怀的地区,与其海拔、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接近的地块为范围,辗转千里,实地考察择址,联合权威种植专家、国台技术研究中心采集测土数据、进行酿酒试验、持续不断的试种、试验,分析论证,最终在贵州省内遵义市桐梓县、遵义市红花岗区、遵义市凤冈县、遵义市绥阳县、安顺市、黔西南州安龙县等完成了基地布局。
这些地方气候适宜,阳光雨露充足,土壤渗水性好,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经遵义市(仁怀市)酒业协会、红缨子高粱协会等专家联合考察认定,是继仁怀之后具备红缨子生产潜质的优势产区。
其二、品种优选
2009年,国台就开始对高粱品种进行酿酒试验,确定了红缨子酿造高品质酱酒的唯一性。而后参考种植基地地块条件,筛选出红缨子系列下品质更好、产量更好的“台糯9号”为国台酒的专用酿酒高粱。
“台糯9号“ 属红缨子家族,在抗性、质量、株高和丰产性等方面更加优化,其粒小皮厚,耐蒸煮、耐翻糙,完全满足酱酒 “12987”的生产工艺。糯性好,支链淀粉占总淀粉比例高,平均在94%以上,糊化后结构松散,吸水力强,促进发酵;蛋白质含量适中,均值为8.82% ;单宁含量高,平均为1.49%。适宜的蛋白质和单宁含量,不仅能在酿造过程中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提高出酒率、减少杂味,还会产生丁香酸和丁香醛及其他香味物质,丰富白酒的口感。
其三、管护优选
国台创新升级了“耕种管收存”的源头质量控制体系,对各基地推行“七统一”的管理模式,即统一地块、统一供种、统一种植、统一供肥、统一防控、统一管理、统一收购,全程跟进高粱130多天的成长周期,确保基地高粱达到平均株高2.4米,平均穗长37厘米,平均2800粒穗粒的标准长势。
今年,国台更是利用自身的智能酿造优势,正在自有粮食基地建设“智慧农业系统”,实现对气象信息、种植管理、收储管理、溯源管理的数字化管控。通过智慧农业系统精准判断当年粮食基地的收成,保障公司原料供应优质足量,为管理层做出收储决策提供重要数据。
其四、质检优选
优生优育出来的高粱,也不是每一颗都能被送进酿酒车间。国台实行农户来料、验收入库、验收入厂三级验收的方式,设置了严格的感官理化质检关,包括感官验收-理化检测-感官复评-蒸煮试验-送样检测,来筑牢酿酒原粮品质关。
在感官验收上,要经过色泽、气味、杂质含量、霉变率、容重、不完善粒、带壳粒、千粒重等指标考核,达到才算合格。在理化验收上,要经过水分、淀粉、杂质、带壳率、霉变率、容重、热损伤粒等数10项指标的核验才算通过。
得天独厚的优势产区、酿酒特性优良的红缨子、保姆式养护的管理、严苛的质检标准,层层筛选,优中选优,这是国台升级20万亩红粮基地的建设答卷。
这份答卷让我们看到,国台进一步确保高品质的原粮供应和从源头上为白酒品质保驾护航的决心和实力,持续强化“视质量为生命”的信仰和行动。
以粮带农:
增产增收 助力乡村振兴
2021年,国台成功取得了含税销售额过百亿的亮眼成绩,同时也提出了未来30年将实施“两步走战略”:先后用十年、二十年时间,分别把国台酒打造成为中国新名酒、中国名酒。在打造新名酒的道路上,国台不遗余力地从原料端、市场端,深化与种植基地的战略合作,积极反哺和联动地方产业链,为上游客户和各类的配套产业创造发展的机遇,助力乡村振兴,为产业升级贡献力量。
以高粱基地为例,国台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来运作,通过订单式种植,带动农户走向市场,使得农产品收购、加工及销售、粮食增值利用有机结合。
在高粱种植过程中,国台将科学和专业知识带到了田间地头,为农户免费提供种植、病虫害防治、灌溉施肥、采收等技术培训和指导,执行标准细化到种植株行距、施肥方法和剂量、治害周期安排等,切实解决了产量被限制的技术难题,提升了农户种植积极性。
多位种植户反馈:“曾经依靠传统种植方法,2000亩有机高粱从育苗到移栽需要3个多月的时间,现在有了国台提供的先进技术,只需要一个多月就可以全部完成,有效促进高粱增产增收。
截至2021年底,国台酒业通过高粱种植,直接带动4万5千余种植户致富增收,户均增收7680元,其中包括7800户贫困户。
贵州省黔西南州安龙县五福街道坡云村的郭基华透露:“在种植高粱前,我的孩子上学都会有困难,光靠种玉米和水稻得到的收入并不足以支撑家庭开支,甚至每年都要借两三万块钱。”如今,他已经摆脱过去还了旧账又添新账的生活。
经历这种生活转变的,还有安龙县春潭社区平寨村的王应才一家。王应才的妻子说,自己家里尝试过种植很多农作物,除了贵州农村最常见的玉米以外,还有烟草,丈夫还需要外出打工补贴家用。家庭的重担,让她迫切需要一种既能够提升收入、还便于照顾家庭的农作物。高粱的出现,恰好能够解决这样的困难,王应才家现在种植了10亩高粱。
这两家人的高粱地,都是国台酒业“酿酒原粮基地”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
国台的高粱基地不仅解决了大批农民的增收需求,并通过配套的搬运装卸、运输服务等,解决了大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需求。随着国台酒红高粱种植示范基地规模的不断升级和扩大,国台助力乡村振兴也将取得新的成效。
这场发生在国台“第一车间”的丰收盛典,再一次向经销商和消费者传达了专属于国台的特色品质表达,也印证了国台打造新名酒的时代担当。
不忘初心,知行合一,懂得感恩,反哺社会,这样的国台必将行稳致远,引领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