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餐酒融合进入深水区

糖酒快讯2025.07.29

导读:餐酒融合,正从营销概念跃升为产业转型的关键力量。

文 | 周丽梅

 

餐酒融合,正从营销概念跃升为产业转型的关键力量,引领行业穿越周期、寻求破局。

 

当1919 重启共管模式,签约刘仪伟,当茅台、五粮液、珍酒、牛栏山等酒企争相涌入餐酒赛道,一场超越渠道拓展的深层变革已然开启。

 

这是酒企的顺势而为,主动求变,以拓展传统酒水的边界,更是争夺未来生存空间的关键布局。

 

现象透视:

“餐+酒+平台”重构消费场景

 

步入成都环球中心的1919 酒饮体验馆,一个充满张力的消费新场景跃然眼前。日间这里是酒类展销中心与高端餐厅,入夜则无缝衔接为微醺社交场域。

 

同一空间,三重身份折叠,1919通过“买酒送餐、买餐送酒”“超市价玩酒馆”等创新模式,将单一零售场景拓展为“酒饮+餐饮+社交”的复合空间,折射出白酒行业在转型深水区破浪前行的探索姿态。

 

千里之外,上海的浦江荟·五粮液酒家,正演绎着另一种突破。作为五粮液深度跨界餐饮、探索“餐酒一体”的战略落子,这里的厨师以“川菜二十四味型”为根基,巧妙融合五粮液的醇香,研发出“糟香五粮液醉虾”“酒香文火牛肉”等系列菜品,为食客带来不一样的美食感受。

 

这场变革还渗透到最传统的烟酒店。杭州于先生加盟了久加久酒博汇品牌连锁店,一改传统烟酒店的模式,楼上承载圈层品鉴与商务密谈,楼下则借力即时零售无缝对接社区即饮需求,有效盘活了流量,增强了用户粘性。

 

从酒企自建场景到渠道终端改造,这些创新的实践,从单纯的“功能满足”升维至深度的“情感共鸣”,彰显着白酒企业对消费场景的主动重构。

 

餐酒融合“热”背后,表明这种以高端社交为纽带,融合品质餐饮与酒文化体验的跨界资源整合模式,正成为白酒企业突破增长瓶颈的关键落点。它不仅是提振终端销量、提高开瓶率的利器,更是拓展增量市场的重要推手。

 

内核跃升:

餐酒1+1>2的根本变革

 

餐酒搭配在酒界并非一个新话题,但其内涵正经历深刻进化。行业观察者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1.0版本的渠道进驻、2.0版本的主题联动,以及当前初现雏形的3.0版本,构建跨产业价值共生体。

 

如今,通过场景再造,酒与餐不再是渠道割裂的独立商品,酒成为餐饮的“增值项”,餐饮则成为酒的“体验场”。这种深度融合,正悄然重塑消费者的酒饮认知图谱。

 

尽管茅台、五粮液、珍酒、牛栏山等企业已率先探路,但当前多数探索仍未在消费端形成燎原之势,核心症结往往在于体验深度的缺失。换言之,餐酒融合,是要让酒懂菜、菜懂酒,形成1+1>2的化学反应。那么,如何突破这一瓶颈,深化体验?

 

首先是体验破壁,通过打造融合美酒、美食、环境、文化的“第六味”感官盛宴,突破传统品鉴的单一维度,让白酒消费变得可感知、可沉浸、可分享。比如全兴“兴宴”创新制作全兴秘香燃熏鸽、熔焰芝士御焗龙、紫苏金巢酥雪牛三大创意菜品,让全兴酒香与高级食材完美融合,升级“兴宴”的餐酒感官体验。

 

其次是场景造血,自建或合作的餐酒空间,成为品牌文化传播的高地、消费者深度互动的入口及私域流量沉淀的池。比如,1912珍酒美食研究所凭借“食材第一、简单料理、全国选材和科学健康”,已成为长沙美食爱好者争相打卡的文化地标。

 

最后是渠道激活,将餐饮终端转化为品牌沉浸式体验的前沿阵地,通过政策支持、场景改造与数据赋能,让传统销售网点蜕变为集销售、体验、文化传播于一体的超级触点。1919与刘仪伟合作的餐饮排行榜、牛栏山联合阿里系推出“金标牛烟火气餐厅榜”,在促进餐饮终端消费的同时,也给品牌带来更多向外发展的可能。

 

餐酒融合的浪潮,正在冲刷酒水消费的固有边界。对于白酒品牌而言,抓住“餐+酒”的融合机遇,既是链接消费者与终端的关键纽带,更是开辟业绩新增量、塑造高端品牌形象的战略支点。

 

它打破的,是酒与餐割裂的传统边界、渠道固化的增长困局;它建立的,是场景共生的新逻辑、文化赋能的新生态。最终,在美食与美酒交织的烟火气里,中国白酒正开辟出一片辽阔的新天地。

 

阅读 64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