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以“粮”为媒
向土地、向农人、向匠心致以最高敬意的深情回响。
文 | 甘雅婷
盛夏风暖,穗子低垂,汇成的万亩高粱田,悄然染上褐红,在风中摇曳如海。这抹红,是大地最慷慨的馈赠,也是茅台酒品质最坚实的起点。
8月3日至5日,茅台乙巳年(2025)红缨子高粱丰收季系列活动即将在仁怀市长岗镇茅坡村大坪高粱基地及中国酒文化城等地开启,沿袭去年,活动以“丰收敬粮农 质量承千秋”为主题,又一次将“质量”二字镌刻于丰收的荣光之上。
以“粮”为媒
揭开赤水河畔的丰收序章
长岗镇茅坡村大坪高粱基地,被茅台人视为“第一生产车间”的土地,将再次成为这场丰收盛宴的主角。
这里,每一寸土壤都浸润着茅台对“好酒是种出来”的品质信仰。2000余名参与者将在此共襄盛举,其中,750名来自仁怀、金沙、习水、播州、汇川等核心基地的粮农代表,无疑是这场庆典的焦点,也是茅台品质最原始的注脚。
从流程看,活动是“顺天敬人”核心价值观的具象演绎,每一个环节都浸透着茅台对源头品质的敬畏与对粮农辛勤的感恩。
当天,参与者们将踏上“神秘茅台之旅”,深入中国酒文化城、制酒车间、包装车间等,直观见证一粒粒基地红缨子高粱,如何经过岁月沉淀与匠心,蜕变为杯中琼浆。这条旅程,是茅台对“好酒是种出来的”这一铁律的生动注解。
在孕育红缨子的沃土——长岗镇茅坡高粱基地,备受瞩目的归仓仪式无疑是活动的精神高地。从“鼓乐敬天”的开场,到“赤水涤尘”的洗礼,再到“三敬:顺天应人”的祈愿,以及诵《茅台红缨子高粱赋》的文化传承,直至“步步丰登”的归仓盛景和“永续传承”的封仓誓言——每一个环节既是对丰收季的珍视,更是茅台对“质量承千秋”这一生命线最庄重、最富仪式感的承诺。
关于丰收的喜悦,还将在长岗镇茅坡基地精心打造的互动空间中被重新诠释。
这里不仅呈现着“最美粮农”故事、高粱文化与茅台精神,更将化身为一个充满活力的文化大舞台: 省级非遗项目与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表演,让文化在丰收的土壤上焕发新生;高粱主题书画创作及主题打卡点及农特产品展销,让参与者沉浸式感受丰收的喜悦与乡村的脉动。
2024茅台红缨子高粱丰收季
而丰收晚会上的粮农颁奖典礼,将是整场活动最温暖人心的高光时刻,让那些默默耕耘、守护茅台品质根基的双手,接受最崇高的礼赞。
在这里,茅台与土地、与农人之间那份情谊再次具象化,我们看到茅台以“粮”为媒,向土地、向农人、向匠心致以最高敬意的深情回响。
反哺大山:
深耕产业,托举国之栋梁
茅台的丰收季,远不止于一场庆典。它是茅台以“工业反哺农业”为主线,全面提升农户的荣誉感、幸福感和获得感,引领推动“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变”的生动实践。
红缨子高粱产业,是茅台反哺农业、振兴乡村的核心引擎。通过“订单种植、保护价收购”的惠农模式,茅台为种植户提供了“旱涝保收”的坚实保障。数据显示,该模式已有效带动合作农户户均年收入实现显著增长,众多农户的生活由此得以根本性改善。这背后,是茅台“顺天敬人”核心价值观的切实践行——免费提供优质种子与有机肥料,持续投入建设高标准农田,将工业发展的果实源源不断地回馈给农业,构建起“种得好、收得稳、卖得值”的良性循环,为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磐石之基。
2024红缨子高粱丰收季
与此同时,茅台“中国茅台·国之栋梁”这一深具影响力的公益IP,与丰收季形成了深度的价值协同。当红高粱产业在广袤乡村夯实物质根基,“国之栋梁”则致力于为这片土地培育面向未来的英才。
从田间地头到高等学府,从当下的丰饶到未来的希望,茅台以全链条的责任担当,诠释着一个民族企业“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的赤子情怀。当丰收喜悦与助学希望在此刻交响,共同奏起茅台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时代强音,也构成茅台“反哺农业+教育兴国”的责任双翼。
仁怀的山峦叠嶂,赤水河的奔腾不息,见证着茅台与土地、与农人之间那份厚重如山的契约。对茅台而言,长岗镇茅坡基地的每一株红缨子高粱,都承载着远超其物理重量的责任——那是对自然的敬畏,对粮农的感恩,更是对大地母亲深沉的回应。
2024红缨子高粱丰收季
而 “顺天敬人”的信仰与坚守,也早已融入茅台的血脉。这种敬畏,体现在对一粒种子从萌芽到归仓的全程呵护,体现在将工业利润转化为反哺农业的切实行动。茅台身体力行地证明了,真正的卓越品质,根植于最源头的田间管理,源于与农人命运与共的紧密联结。这份敬畏与回响,也是茅台质量大厦最坚不可摧的基石。
在这个八月,在茅台乙巳年红缨子高粱丰收季,让我们共赴赤水河畔的丰收之约,聆听一粒高粱与一个品牌、一片乡土共谱的幸福交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