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茅台回归“礼养欢”初心:把“美好生活方式”带到全球去

糖酒快讯2025.09.11

导读:唯有回归初心,才能筑牢价值根基,走出中国酒业顺应时代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唯有回归初心,才能筑牢价值根基

走出中国酒业顺应时代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文 | 郭媛

 

当下,酒业正处于从“企业文化时代”迈向“产业文化时代”的关键转型期,消费场景与价格体系面临重构。如何让中国酒文化在新形势下找回初心、焕发活力,成为行业共同议题。

 

9月10日,第十四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期间,“酒以载道 文以化人”第二届中国酒文化大会暨2025“中国酒文化月”启动仪式在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举行,酒企代表、省级行业协会、科研院所、文化学者等共300余位嘉宾共聚一堂,通过主题演讲、“赤水河酒道”专题论坛、年度演讲等多元环节,聚焦处于深度调整期、正经历消费场景与价格体系重构的中国白酒行业,探寻酒文化的初心,为中国酒文化的传承、转化、创新与发展提供新思考,为酒业转型升级提供新方向。

 

 

作为中国酒业的领军者,茅台的思考贯穿这场文化盛会的始终。其在酒博会期间的一系列举措,清晰地呈现了一家卓越企业的战略升级路径,不仅明确了茅台未来的战略方向,也为贵州白酒乃至中国酒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发展基调。

 

从“一瓶酒”走向“一种生活”

 

当全球酒业竞争日益激烈,单一的产品输出已难以形成持续竞争力。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一代,更加注重饮酒背后的文化体验、情感链接与生活方式的认同。

 

茅台敏锐捕捉这一消费趋势,提出坚持以消费者为中心,尊重消费者,凝聚“品质认同”和“价值认同”;连接消费者,深化“情感共鸣”和“价值共创”;服务消费者,创造“美满体验”和“美好生活”,不断创造美好生活方式,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变”远不止是营销语言的更新,而是整个产业逻辑的重构。因此第十四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期间,茅台携旗下子公司集中参展,通过打造与茅台酒相关的特色消费场景,让消费者在品味美酒的同时,沉浸于茅台所承载的悠久历史与独特文化,进而实现从物质消费到精神共鸣的跨越。

 

茅台集团展区分布在2号馆主展厅、4号馆供应链馆及外场销售互动区,整体以“一滴酒的生命史诗”为核心叙事,串联三大展区,生动诠释“中国茅台,香飘世界”的宏大主题。

 

主展厅聚焦“诞生”,传递“离开茅台镇就酿不出茅台酒”的地域独特性;供应链展厅体现“成长”,展现现代科技对传统工艺的赋能;外场销售互动区则诠释“绽放”,喻示茅台从“卖酒到卖生活方式”的升华。整个展厅融汇“传承的根脉、文化的气韵、包容的胸怀、多彩的活力”,根植“顺天敬人、明理厚德”的品牌哲学,构建出一个贯穿天地、联结世界的文化表达空间。

 

 

茅台酒销售公司、酱香酒公司、保健酒业公司、葡萄酒公司、生态农业公司、文旅公司、赖茅酒公司等公司产品集中亮相,以丰富的产品矩阵,为消费者开启一场精彩体验之旅,吸引了大量消费者驻足体验。

 

现场还举办了贵州茅台酒(精品)的焕新升级仪式。通过敬麦、酬粱、承水“三礼”,让消费者深入感受产品背后的文化底蕴与情感价值,强化对品牌的认同与归属。这不仅丰富了消费者的体验,更让“酒”成为连接自然、文化与情感的媒介。

 

 

焕新升级后的贵州茅台酒(精品)在完整保留经典酱色陶瓷瓶体、篆刻印章等核心元素及包装风格的基础上,迎来了三大升级。一是工艺技术,全面采用陶瓷瓶烤花工艺替代现有纸质贴标方式,提高了防潮性及耐磨度,强化品牌标志的视觉呈现与产品包装质感;二是消费体验,将原有卡盒包装升级为高强度复合材质硬盒,并结合现代印刷工艺提升包装整体质感,优化结构设计以增强运输防护性能,显著提高包装实用性与美观度;三是品饮配套完善,增加彩盒高度并内置两个品饮小酒杯,强化消费者对精品茅台的情感联结,显著提升产品的鉴赏维度,赋予产品更深邃的品饮表达,将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更立体、更有“仪式感”的服务与价值。

 

这种从产品交易到情感链接的转变,不仅提升了茅台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更为茅台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无论是从原料育种到出厂的全生命周期质量管控,还是通过《茅台玖章》所传递的企业价值观,茅台正在构建一种超越产品本身的价值认同。茅台给消费者传递的不仅是一瓶酒,更是一个文化符号、一种美好生活方式。这不仅是形成消费者对品牌忠诚度的坚实基础,更是茅台在全球市场中屹立不倒的强大底气。

 

回归“初心”

让“美好生活方式”扬帆全球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表示,当下行业面对的一切问题,都是文化问题。思考一切重要问题,都需要从文化的视角;解决一切重要问题,都需要选择从文化入手。文化的本质,不仅在于知,更在于行。文化要知行合一,文化是一种管理实践。

 

 

茅台集团深刻践行这一理念,走出了一条中国酒文化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路。

 

在茅台集团多次重要会议上,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德芹多次谈到白酒初心,并解答了何为白酒初心:以之成礼,以之养老,以之成欢。

 

酒文化大会上,张德芹再次提及这个“初心”:“唯有回归初心,才能筑牢价值根基,走出中国酒业顺应时代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放在时代大背景下,茅台在行业深度调整期提出“回归初心”,这是对白酒行业价值本质的清醒重估,深刻呼应了当前行业亟须的三大转向:价值理性回归、消费场景重构与可持续发展路径的确立。这背后折射的是整个白酒产业在政策环境、消费代际变迁与市场周期叠加下的战略觉醒。

 

张德芹表示:“我们既要从‘初心’中赓续文化根脉、弘扬文化精髓,让中国酒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更要从中萃取时代价值,深入挖掘新时代、新形势下酒文化的‘人文价值、商业价值、社会价值’,推动中国酒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凝聚中国白酒跨越时代的强劲动力。”

 

对回归“初心”的强调,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希望通过回归酒文化初心,来应对当前酒行业面临的挑战。这是茅台集团对当下消费环节的主动适应,从而转向更广阔的商务消费、大众消费和文化消费。此外,也体现了茅台集团希望通过回归初心,带领白酒行业回归其承载的文化、情感和实用价值本源,这是其重塑行业价值导向的决心。

 

借政策之“势”、行业价值重塑之“实”,茅台将外部约束转化为内部转型的强大驱动力,茅台旗帜鲜明地引领白酒消费场景转向更广阔、更健康的民间礼赠、家庭孝养与社交欢聚市场。

 

 

这既是对政策最积极的响应与最彻底的执行,也是茅台作为行业龙头,在调整期率先垂范,引领行业走出新路的关键举措。这样的初心正在通过体验馆等实体空间,转化为消费者可感知、可参与的体验。

 

茅台回归“礼养欢”初心,跳出了传统酒企局限于产品与价格竞争的战场,转而以文化为舟、以体验为桨,驶向“卖生活方式”的广阔蓝海。这场转型,既是对中国酒文化初心的深刻呼应,也是对全球酒业竞争新格局的有力回应。

 

茅台书写的不只是一瓶酒的故事,更是一种源于东方的生活哲学与文明对话。它用“成礼、养老、成欢”的朴素智慧,连通传统与现代、个人与家国、中国与世界,让酒的文化属性超越商品逻辑,成为构建人类美好生活的共同语言。

 

阅读 20831